第10章 传承(第2/3页)

“姥姥你说什么呢,这时候我还有心情上课吗?你等着,我现在就过去。”于冬冬说完后没有挂断电话,而是询问了老太太的一些情况,直到老太太说话都觉得有些累了,这才挂断电话。

电话挂断后,老太太望向詹知夏:“小姑娘啊,你是个好人……

接着,老太太又环视了一圈依旧在围观的路人,道:“其实他们也是好人,只是现在变老的坏人太多了,我都理解。”

“唉……”詹知夏也不知道说点什么好,只是叹了口气。

“我是苏州本地人,在这大运河边上生活也有六十多年了,最近几年看到过好几起类似的事件,看到那些好心人被讹,我心里面也难受得很,你说现在的坏人怎么就这么坏呢?”老太太说话的时候,胸膛略微起伏,似乎有些生气。

詹知夏见状,赶忙安抚她,让她平静下来。

突然,詹知夏的目光定在了老太太的右耳上,她看了又看,忍不住问道:“奶奶,您这是点翠的耳环吧?”

“是呀,你知道点翠?”老太太闻言,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

“知道一点儿。”詹知夏点了点头。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始于汉代,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发展的巅峰,晚清、民国时期仍然流行,直到抗战爆发后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近现代以来,由于点翠的原材料翠鸟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因此点翠工艺逐渐走向没落,留存在世的点翠首饰皆价值不菲。

“我家老头儿就是自小学点翠的手艺人,他那一脉啊,点翠手艺传男不传女,但我只给他生了个女儿。”老太太喃喃道,忆起了往事。

“那这门手艺就这样失传了吗?”詹知夏问道。

“那哪儿能啊。”老太太笑了笑,道,“我老伴儿可不封建迷信,其实他愿意教给女儿,只是女儿不愿意学,觉得太过残忍,不过老头子很早之前就把这门手艺教给我了。”

“也是,什么传男不传女呀,终究是一纸空谈,爱的传承反而更加重要。”詹知夏闻言,这样说道。

“他本想着等女儿生了外孙,再把这门手艺传下去,但没想到的是,我女儿也生了个女儿。我外孙女倒是想学,但是她妈不让,不过我这外孙女后来也没让我失望,考上了苏州大学的设计系,研究出了替代材料,用缎带和轻黏土也能做出点翠首饰,既环保又便宜,而且没什么差别,非常受欢迎,听说在网上赚了不少钱。”老太太说话间颇为自豪。看着老太太灿烂的笑容,詹知夏便知道转移注意力的目标已然达成,同时心里也十分感慨。

整个大运河沿线,乃至整个中国,有着数不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因为时代快速发展而消失,而有的则顺应时代留存了下来。

正当詹知夏思索之时,老太太忽然伸出手,将右耳的点翠耳环摘了下来,摊在掌上递给詹知夏,道:“这只耳环啊,是当年我自己做的,本来左耳也有一只,是我老伴儿做的,但两年多以前已经送出去了,这只就送给你吧。”

“这我可不能要。”詹知夏连忙拒绝。她虽然不太了解点翠,却也看得出来,这绝不是轻黏土和缎带所做的点翠首饰,价值肯定不菲。

只是好心帮人叫个救护车而已,詹知夏受不起这份厚礼。

“都是缘分,难不成你想让我戴着它一起人土吗?”老太太不收手,坚持要送给詹知夏。

“不行不行,真的不行。”詹知夏的态度也很坚决。

可老太太一直伸着手,连手掌都略微颤抖了,詹知夏见状,忍不住叹了口气:“好吧好吧,我收下。”

见詹知夏收下耳环,老太太这才笑了起来。

在詹知夏接过耳环的时候,救护车也赶来了,医护人员抬着担架下来后,没多久便将老太太抬上了车。詹知夏想了想,决定跟老太太一起坐救护车去医院,才到医院没多久,老太太的外孙女于冬冬也赶了过来。

这时老太太正在手术室急救,詹知夏接通电话后,于冬冬很快便来到手术室门口,一见面便对詹知夏道谢。詹知夏急忙掏出兜里的点翠耳环递给于冬冬,说:“这是你姥姥的东西,我代为保存,现在还给你。”

“这是姥姥送给你的吧?既然她送给你了,你就收下吧,她和我外公早商量过了,会将这对耳环送出去,我们家已经不需要点翠了。”于冬冬笑道。

“那好吧…”话说到这份儿上,詹知夏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