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部 第85章(第3/3页)

厉昆仑见目的达到,淡淡一笑,勉力提高嗓门道:“我骁骑营历来秉德明恤,济时救弊,代代有忠烈之士,仗义优节。皇上的江山,能龙庭稳固,后顾无忧,有一多半,是有骁骑营、龙骑尉这等铁血之军护着,此等功勋,厉某人会记住,皇上也会记住。尔等出身骁骑营,自能忠肝义胆,此时不过被奸人一时所惑,做了糊涂事,瞧在以往功劳之上,朝廷怎会为难?倒是你们若一意孤行,且不说杀不杀得了皇上,便是如愿以偿,这叛乱之罪,可就坐实了,这等不光彩之事,背后主使之人如何能忍?只怕你们到时候个个都难逃一死。”

厉昆仑顿了顿,忍痛跪下,对萧宏铖道:“请皇上瞧着他们往日有功的份上,网开一面吧。”

这种情形,自然由不得萧宏铖说不。他微皱眉头,点头道:“好,瞧在厉将军面子上,朕如今便给你们一个恩典,有弃暗投明者,只需过来,朕一概前事不咎,非但如此,班师回朝之日,朕还会为你们论功行赏!”

此言一出,底下叛军纷纷有所狐疑,有人大着胆子问:“皇上,您,您此话当真?”

萧宏铖负手而立,傲然道:“天子一言九鼎,怎会儿戏!”

叛军当中,虽有见利忘义者,可多数却并不仇恨这个皇帝,相反,听适才厉昆仑一番话,并准确无误道出各人姓名琐事,对朝廷的亲近感油然而生。厉昆仑算得很清楚,这帮将士,毕竟出身骁骑营,除去大内侍卫、龙骑尉外,差不多是天启朝众多番队中最与皇帝接近的一支。忠君爱国,这等思想,平日没少灌输,不似边关将领,在外有不遵皇命的例子。这样一些人,或被威逼,或被利诱,或被形势所迫,一时鬼迷心窍,然骨子里的皇权大统,并未消弭。只要有人给指条明路,再许以厚待,没有不动心的。果然,不出片刻,便有人哐当一声扔了兵刃,下了战马,双膝下跪,既有带了头的,余下众人渐渐观望,也终于形势比人强,慢慢放下兵刃,下跪行礼,一时间纷纷口呼万岁者。

兵不血刃而解除危机,厉昆仑终于力竭而晕过去,皇帝着人好生安顿他,心中甚喜,颔首点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都平身吧,此时匪徒剿灭,反贼未揪出,仍是危急存亡之刻仍未过也。”他手指凌天盟众,冷笑道:“戴罪立功的机会便在眼前,去吧。”

“什么味道?”人群中忽而有人道。

皇帝一闻,果然一股奇特的烟味飘来,放眼一看,四周不知何时,弥漫一股粉色浓烟,正悄然围拢过来。忽听“砰砰”声连连,只见浓烟所过之处,不少将士并凌天盟众纷纷倒地,这时方有人醒悟喝道:“不好,有人放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