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3/4页)

“您是?”你问,但你已经明白了,他就是那位教授,不可能是别人。

这位瘦小的老人并不开大门缝。“您找谁?”

“对不起,请问……我们打电话给您……柳德米拉小姐……柳德米拉小姐在这里吗?”

“这里没有叫柳德米拉的小姐……”教授说。他退后一步,指着溅满灰浆的书架上密密麻麻摆放着的图书扉页或书脊上的名称与作者姓名,问道:“您为什么上我这里来找她?”

你想起伊尔内里奥告诉你的话,说这里是柳德米拉藏身的地方,而乌齐-图齐手指这弹丸之地却仿佛告诉你说:“您自己找吧,如果您认为她在这里的话。”他好像在为自己辩解,以解除你对他窝藏柳德米拉之惑疑。

“我们本来应该一起来的。”你解释说。

“那么您为什么没同她一起来呢?”乌齐-图齐说。他这句话虽然合乎逻辑,但他的语气却表明他存有戒心。

“她一会就……”你向他保证说,但你的语气却像发问,仿佛你要乌齐-图齐向你证实柳德米拉常常上这里来,仿佛你对她一无所知,而他对她却十分了解。“教授,您认识柳德米拉,对吗?”

“认识……您为什么要问我……您想知道什么……”他不耐烦地说。“您对辛梅里亚文学感兴趣,还是……”他好像想说:“还是对柳德米拉感兴趣?”但未说出口。你如果诚实的话,应该回答他说,你现在也搞不清楚是对辛梅里亚小说感兴趣呢,还是对本书的女读者感兴趣。这位教授听到柳德米拉的名字如此反感,加上伊尔内里奥讲的那些话,这一切都给女读者的身上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使你对她产生了难以抑制的好奇心,犹如你阅读这本小说时对茨维达·奥茨卡特产生的好奇心(现在你正在探索她的下文),以及你第一天阅读另一本小说(后来你及时丢下了那本小说)时对马尔内夫人产生的好奇心。现在你既要追求现实生活中的这个幻影,又要追求小说中虚构的那两个幻影。

“我想……我们想请教您,有没有一位辛梅里亚作家写过……”

“请坐。”教授说。他突然平静下来,或者更确切地说,他终于摆脱了这些偶然的、短暂的烦恼,重新回到了他那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中。

这个房间很窄小,墙边都摆满了书架,还有个书架无处摆放,放在房间当中,把这斗室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间。教授的写字台放在一个小间里,请你坐的那把椅子放在另一个小间里,中间隔着这么一个“屏风”,你们如想看见对方就得伸长脖颈。

“我们被安排在这间狭窄的楼梯间里……大学在扩建,我们却在压缩……我们是那些活语言的‘灰姑娘’……假若辛梅里亚语还能算作活语言的话……不过,它的价值就在于此!”他感叹说道,语气坚定。但他的语气很快又蔫了。“它既是一种现代语言,又是死的语言……它地位特殊,可谁也没意识到这一点……”

“您的学生不多?”你问。

“您让谁来学呀?您让谁来怀恋这些辛梅里亚人呀?被排斥的语言中有些更有吸引力,像……巴斯克语③……布列塔尼语④……吉卜赛语⑤……大家都报名学这些专业……不是学习语言,谁也不想学习他们的语言……而是想寻找可供辩论的题目,探索一般原理,可与其他一般原理联系起来的一般原理。我的同事们也因势取巧,把他们的课程美其名日‘威尔士社会学’⑥、‘奥克语心理语言学’⑦……改用辛梅里亚这个词就不行了。”

“为什么呢?”

“辛梅里亚人已经不存在了,好像地球把他们吞咽下去了。”他摇晃着头说,仿佛他要把耐心都集中到头脑里,然后再重复他那句百说不厌的话。

“这是个死亡语言的死亡文学的已死亡的研究室。人们今天学习辛梅里亚语干什么呢?我第一个明白了这个道理,第一个这么说:你们如果不想来就别来,就我个人来说这个研究室完全可以关闭。但是,如果来这里是为了……不,这太过分了。”

“为了干什么?”

“什么都干。给我碰见了。一连几个星期地谁也不上这里来,待到有人来时,却是为了干那些……你们可以走得远远的,我对他们说,这些用死人语言写的书能让你们有什么兴趣呢?可他们故意要上这里来,上波迪尼亚-乌格拉语研究室去,他们说,上乌齐-图齐那里去,就这样把我夹在当间,迫使我看着他们,甚至使我与他们共同……”

“共同干什么?”你追问道,心里却想着柳德米拉。她上这里来,躲到这里来,也许是与伊尔内里奥一起躲到这里来,也许是与其他男人……

“什么都干……也许这里有某种东西吸引着他们,也许就是这种不死不活的状态吸引着他们。他们感觉到了这种状态,但不能理解它。他们上这里来为所欲为,却不报名学习这个专业,也不来上课,大家对辛梅里亚文学没有兴趣。辛梅里亚文学已被埋进这些书架上的图书中了,犹如埋进坟墓中去了……”

“我却有兴趣……我是来请教您,是否有本辛梅里亚小说,开头是这样的……不,最好还是立刻告诉您,小说的人物名叫格里茨维,茨维达,蓬科和布里格德;故事发生在库吉瓦,哦,也许这只是个农庄的名称,后来好像移到了泊特克沃和阿格德岸边。”

“哦,有了!”教授高兴得大叫起来,脸上的疑云一扫而光,顿时放出了异彩。“毫无疑问,这是《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是本世纪初叶辛梅里亚最有希望的年轻诗人之一乌科·阿蒂留给我们的惟一一部小说……喏,就是这本!”他一个鲤鱼跳龙门的动作,准确地跳到某个书架某一点附近,像老鹰扑小鸡一样抓出一本普普通通的绿皮书,然后拍拍上面的尘土。“这本小说从来没有被翻译成别的语言。要翻它困难太多了,没人敢于问津。您听这句:‘我正使信念指向……’不,听这句:‘我渐渐使自己相信这个传递行为……’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两句话中动词都表示反复的动作……”

你立即发现,这本小说与你已经开始阅读的那本小说完全是两回事,只是一些人名地名相同。这事非常奇怪,但你并不去深究,因为乌齐-图齐缓慢的即席翻译渐渐勾画出了那个故事的梗概,他对动词时态详尽的解释则使那个故事广泛展开。

①作者在这一章中提到的辛梅里亚,完全是虚构的一个国家,因此与之有关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化等都是虚构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辛梅里安人,公元前八世纪以前居住在高加索和亚速海以北地区,后来在斯基泰人驱赶下进入安纳托利亚。公元前七世纪在民族征服战争中被吕底亚国王阿利亚德击溃,这个民族就不复存在了。可见古代辛梅里安人与作者虚构的国家辛梅里亚毫无关系。荷马在他的诗歌中亦曾提到过辛梅里亚人,是否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辛梅里安人,无法考证。但荷马使用过的“辛梅里亚人”、“辛梅里亚的”这些词却被当做“奥秘”、“神秘”的同义词至今使用着。因此,作者虚构的这个国家,可能与这个意义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