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上午 汤顿市,萨默塞特郡(第2/4页)

我自己几乎隐藏在茶室最里面的靠墙位置,不过即便隔着整个房间的距离,我依然能清楚地看到户外阳光朗照的街道,还能辨认得出对面人行道上的路标,上面指出了几个附近的目的地。其中一个目的地是默斯登村。您或许也会觉得“默斯登”这个地方听来耳熟,我昨天在道路交通图上第一次看到这个地方时心里也是一动。实际上,我必须承认,我甚至一度想稍稍调整一下既定的路线,绕点路前去亲眼看看那个村庄。萨默塞特郡的默斯登曾是吉芬公司的所在地,在过去,人们都是向默斯登发送订单,订购吉芬公司生产的抛光用深色蜡烛的,该产品是“切成薄片后与上光蜡粉以手工混制而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吉芬的产品绝对是市面上最好的银器上光剂,一直到战前不久,市场上出现了新式化工替代品以后,对这一优质产品的需求才开始衰落。

我记得,吉芬银器上光剂是二十年代初问世的,而且我能肯定,我并非唯一一个将这一产品的出现与我们业内心态上的转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那一转变将为银器清洁上光的工作推到了至为重要的中心位置,而且总体说来直到今天仍是如此。这一重心的转移,我认为,就像这一时期其他众多的转变一样,是一种代际间的变革;正是在那些年间,我们这一代管家已经“长大成人”,尤其是像马歇尔先生这样的人物,在使银器上光成为核心要务方面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当然这并不是说为银器清洁上光的工作——尤其是那些会摆上餐桌的银制器皿——在过去并没有得到严肃的对待。但如果说,比如家父那一代管家并没有把这项工作看得有如此重要,这应该不算是有失公允的;有如下事实可资证明:在当时,大户人家的管家极少有人亲自监管银器清洁上光的工作,大都认为交给像是副管家这样的下属去督管也就足够了,只不过时不时地检查一下而已。大家公认是马歇尔先生首度全面认识到了银器的重要意义——亦即,阖府上下再也没有其他任何物件会像餐桌上的银器那般受到外人如此深入的仔细审视,由是,银器也就起到了衡量一户人家整体水准的公共指数的作用。马歇尔先生是第一位因为将沙勒维尔府的银器抛光到前此无法想象的程度,使得来访的淑女士绅为之而心醉神迷的人物。势所必然,全国上下的管家们在各自雇主的压力之下,很快也就将全副精力集中在银器的清洁上光这一问题之上了。我记得,很快也就有好几位管家异军突起,每一位都宣称自己发现了可以超过马歇尔先生的妙方——这种妙方他们又无不装模作样地当作独得之秘概不外传,就如同那些独守祖传食谱秘方的法国名厨一般。可是我确信——在当时我就这么认为——像是杰克·内伯斯之辈所卖弄的那些煞有介事而又神秘兮兮的上光步骤对于最终的结果是极少甚至根本就不会有任何作用的。在我看来,这项工作并无任何神秘可言:只要你使用上好的上光剂,只要你加以严格的督责即可。吉芬曾是当时所有独具慧眼的管家们的共同选择,只要使用得法,你就无须担心自家的银器会比任何人家的有丝毫逊色。

我很高兴能够回忆起,达林顿府的银器有好几次都对于客人产生了可喜的影响。比如说,我记得阿斯特夫人曾经说过,语气中不无一定的苦涩,我们的银器“有可能是无与伦比的”。我还记得曾亲眼看到萧伯纳[2]先生,那位著名的剧作家,有天晚上在餐桌上极为仔细地检查他面前的那把吃甜点的小银匙,还特意把它举到灯光底下,拿它的表面跟手边的主菜盘进行细细的比照,对于周围的客人则完全视而不见。不过,如今回忆起来最让我感到得意的,应属某个夜晚一位相当显赫的人物——一位内阁大臣,不久后即出任外交大臣——对达林顿府进行的一次绝对“不宜公开”的访问。事实上,既然当时那些来访所造成的结果早已详细地记录于文献当中,我也就没有理由再遮遮掩掩了,我所说的这位访客就是哈利法克斯[3]勋爵。

结果,那次特别的来访只是哈利法克斯勋爵与时任德国驻英大使里宾特洛甫[4]先生之间整个一连串此类“非官方”会晤的开始。不过在那第一个晚上,哈利法克斯勋爵的态度却极为审慎;实际上他来到达林顿府的第一句话就是:“说实话,达林顿,我真不知道你敦促我到这儿来干什么。我知道我肯定会为此而后悔的。”

里宾特洛甫先生估计还要一个多钟头才能到,爵爷于是就建议先带客人参观一下达林顿府——这个策略曾帮助不少精神紧张的客人放松下来。不过我在继续忙我的工作的时候,多次听到哈利法克斯勋爵在府里不同的地方不断地表达着他对于当晚那次会晤的疑虑之情,达林顿勋爵对他的反复安抚也终归是徒劳。可是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听到哈利法克斯勋爵惊呼道:“我的天哪,达林顿,尊府的这些银器真是太赏心悦目了。”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赞誉自然是非常高兴,不过这个小插曲所带来的真正令人满意的结果却是两三天后才出现的,达林顿勋爵特意对我说:“顺便说一句,史蒂文斯,咱们的银器那天晚上给哈利法克斯勋爵留下了极为深刻的美好印象,使得他整个的心绪都为之而一变。”这是——我记得很清楚——爵爷的原话,所以那可绝非是我个人的想入非非:银器所保持的良好状态对于缓和那晚哈利法克斯勋爵和里宾特洛甫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的确做出了虽说微不足道却又是意义重大的贡献。

话已至此,关于里宾特洛甫先生的情况我再多说几句或许也不为过。当然,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看法是里宾特洛甫先生是个大骗子手:那些年间希特勒的计划就是尽可能长时间地欺骗英国,隐瞒其真实意图,而里宾特洛甫先生在我们国家唯一的使命即具体地实施这一骗术。如我所说,这是大家普遍持有的观点,我并不想在此提出异议。然而,令人着恼的是听到大家如今说起这件事来的那种口气,就仿佛他们从未有一时一刻上过里宾特洛甫先生的当似的——仿佛就只有达林顿勋爵一个人相信他是位高尚的绅士,只有爵爷一个人跟他建立过工作上的关系似的。事实是,在整个的三十年代,里宾特洛甫先生在所有那些最为显赫的宅第中都被视为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甚至是位光彩照人、富有魅力的人物。尤其是在一九三六和三七年间,我还记得仆役大厅里随侍主人来访的仆佣们围绕着“那位德国大使”的所有那些话题,从他们的谈话当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时本国的许多最为显赫的名媛和士绅都很为他着迷和倾倒。如前所说,听到同样这些人现在谈起当时的情况居然完全变了样,尤其是有些人说到爵爷的那些话,实在是令人着恼。只要看看他们其中几位当年的邀客名单,你立刻就会明白这些人有多么伪善;你就会看得清清楚楚,当初里宾特洛甫先生不仅仅是在同样这些人的餐桌上用过餐,而且还经常是作为贵宾被奉为上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