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再见吧,哥伦布》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菲利普。罗斯的成名作。它发表于1959年,获1960年全国图书奖,后来又摄制成电影。

小说描写犹太青年尼尔克鲁格曼如何巧遇美丽的犹太姑娘布伦达帕蒂姆金,爱上了她,最终又不免失去了她。在这部小说中,罗斯塑造了四十多个人物形象,记述了纽瓦克市几十年间的变迁,最初的爱情故事展示了犹太人的生活,并进而成为现代美国社会的一幅全景图画。

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注重真实细节和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文字简洁,人物栩栩如生,幽默、反讽手法的运用尤为故事增色。

美丽的风俗画 凄婉的恋情曲

(译本序)

《再见吧,哥伦布》是美国著名作家菲利普罗斯的成名作,是一本典型的描写社会地位与爱情性欲之间矛盾的小说。罗斯属于美国犹太作家群,与索尔·贝洛、伯纳德·马拉默德、诺曼·梅勒、艾萨克·辛格等犹太作家齐名。犹太作家群的形成并不是因为他们在作品的题材、风格、主题和人物等方面有明显的共同之处,而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中有明显的犹太文化的印痕,更准确地说,是犹太文化与英语文化交融中的种种心态和行为。

罗斯是描写风俗和矛盾的大师。他的作品以极其细腻生动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社会生活画面和人生的重重矛盾。他常常把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层次。他对社会、心理和爱情的细致入微的描写形成了他小说斑驳的色彩。不过,由于他在作品中写性爱、堕胎、手淫、婚前性生活和性变态等,他的风俗画也曾遭到非议。

风俗能够灵敏地反映出心灵深处的矛盾及这种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能量。罗斯最了解人类受挫折的渴望和因之瘫痪的希望,所以他的现代性不仅表现在对传统感情的对抗,而且表现在对性欲的渴求和压抑这一对矛盾的深入探索。罗斯通过对犹太文化与犹太文化的丧失、社会地位的上升与这种上升的受挫、富有和贫穷、家庭的凝聚力与家庭的解体等方面的对比来展示社会矛盾;他通过对现实与幻想、身体的健美与运动的粗野、局外人与局内人、理性与情感等方面的对比来表现人的心理矛盾;他通过性爱中的渴求与诱惑、完成与毁灭、性欲的冲动与压抑等方面的对比来展示性爱中的矛盾。

菲利普罗斯于1933年3月19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市,先后在鲁特哥斯大学(1950-51)、伯克尼尔大学(1951-54)、芝加哥大学(1954-55)就读并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8年他与玛格丽特·麻亭森结婚,同年开始专门从事写作,不再在大学任教。

1959年以短长篇小说《再见吧,哥伦布》的标题为书名的小说集出版,奠定了他在美国文坛上的新人地位。此后,他曾先后在爱荷华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当驻校作家。他曾荣获全国图书奖、达洛夫奖、欧亨利奖(1960),并获得过福特基金会、洛克费勒基金会和国家文学艺术院的奖金。罗斯于1970年成为美国国家文学艺术院的成员。

罗斯发表过许多部作品。《放手》(1960)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写了主人公背弃犹太教养,介入同事赫兹夫妇生活纠葛之中并同时与一个叫玛莎的女人恋爱,最后皆告失败而成为局外人。使罗斯赢得更高声誉的是他的《波特诺伊的抱怨》(1969)这部作品刻划了犹太母亲的形象,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性描写。这两点都引起了争论。但是该书的冰冷的幽默深刻地揭示了婚姻冲突的灾难性和荒诞性。罗斯花了七年时间写成的小说《我作为男人的一生》(1974)是一部寻求感情平衡的作品,表现出较大的不肯定性,意欲表现真实存在于精神分析的范围之外。作品内容真假交错,有虚构的故事,又有对文学理论的评述,并大量引用其他作家的作品、书信等。此外还有《乳房》(1972)、《我们这一帮》(1971)、《欲火中烧的教授》(1977)等。

《再见吧,哥伦布》是一部短长篇,1969年拍成电影后也大获成功。这本小说具有罗斯早期作品的特点。人物对于对话特别敏感,对有些发自内心的无意识的对话也能听出其中明显的或隐晦的含义。人物常常用无邪的、诚挚的对话表现潜在的非道德的冲动。在早期作品中,罗斯以一种深刻而强烈的真诚探索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探索定向的自我对本体的偶然性及对环境的对抗。他尖锐地描写了犹太中产阶级和大都会里的犹太人的欲望、虔诚和被压抑的歇斯底里。

罗斯的作品里充满了性和性的顾虑,表现出他的性困惑和他寻求解决这种困惑的道路与发现这种困惑的意义。性问题不仅是罗斯小说的焦点,也是其他犹太作家小说中的焦点。由于犹太教的传统教义和犹太文化的积淀决定了犹太家庭中对性讳莫如深,年青的一代便只好靠自己去体验、去发现、去冒险,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陷入麻烦、苦闷和迷惘之中。性的困惑困扰着年青的一代。与此同时,罗斯又一贯认为犹太人具有一种宽宏、关切与节制的责任感,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文明道德规范。所以他的《再见吧,哥伦布》中不无道德意味。

罗斯本人属于经历了第二次大战和犹太传统文化备受摧残而处境极为尴尬的一代犹太人。传统和根的不复存在使他们感到失落的痛苦,而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美国社会中实现文化认同又使他们感到困窘。因此,他和其他许多犹太作家一样,强调对精神和心理的分析,但又不忽视生活现实。他在《再见吧,哥伦布》中所描绘的则是更为现代的犹太人的心理和行为。这些生活在五十年代的青年人对由于种族、宗教和财富给他们带来的隔离尤感愤怒,对宗教的传统教义和传统道德十分不敬,由此而产生了种种的对抗;然而信念又不允许他们调节自身的态度以作出适应环境的让步。对五十年代美国青年的这种描写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青年人躁动不安的美国六十年代的前夜。

《再见吧,哥伦布》虽然是一个短长篇,但它却以较大的时空跨度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情节跌宕、人物众多、场景丰富的爱情故事。整个恋爱故事从开始到结束,经历了两个月的暑假。爱情的开始和结束都突然得令人眼花缭乱,给人深刻的对抗与困惑的印象。故事的展开与季节的变换形成两条平行的线。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爱情萌生了;而在秋天犹太人新年时(九月初),收获的是分离。小说中出现的人物有四十多个,其中包括犹太人、异教徒、黑人等,还有十多个提到名字但未出场的人物。婚礼一章中,罗斯描述了二十几人,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亲友和儿童。故事中大的场景就计有五处:格拉迪斯姑姑家、帕蒂姆金家、纽瓦克公共图书馆、皮埃尔旅馆舞厅、波士顿的一家旅馆和哈佛大学的雷蒙特图书馆。由此可见,罗斯所关注的绝不仅仅是两个青年人的爱情,而是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