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奔马 第三章(第3/3页)

英国设计师把这种出人意料的嗜好应用在这里的苦心,却不为法院里的人所知晓,人们只是将这座内部落满了尘埃的砖塔一锁了事。偶尔也会有审判官为了解闷散心而来到塔顶。晴朗的日子里,从这里可以一直看到淡路岛,那种海阔天空的景致,倒也让人心旷神怡。

本多打开门锁走了进去,眼前充塞着无边无际的白色空间。在相当于正门顶棚的地方,是砖塔的基座,从那里一直到塔的顶部都是空空荡荡的。周围白色的塔壁上,落满了雨迹和尘埃的污痕。只是在塔顶的四壁上开有窗户,沿着那些窗户的内侧,建有一圈窄窄的阳台,通往那圈阳台的铁梯,宛如爬山虎一般沿着塔壁弯弯曲曲地往上攀去。

本多知道,触摸到铁梯的扶手后,自己的手指就会被堆积着的尘埃给弄脏。虽说是雨天,可从塔顶的那些窗户泻进的光线,却使得这座巨大砖塔的内部空间,充溢着恍如令人不快的拂晓一般的光亮。空空如也的高大壁面和令人称奇的铁梯,使人觉得像是有一个异样的世界故意要把这里的尺寸不自然地牵引、拉扯。每当来到这里,本多都会恍然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异样的世界。他认为,在这个空间的中央,理应有一尊看不见的巨大雕像立在那里。那是一尊面露怒容的看不见的巨人雕像。

如果不是这样,这个空间就过于空虚,过于没有意义了。假如走到近前去,塔顶上的那些窗户还是相当大的,可从这里看过去,它们却恍若火柴盒一般大小。

本多用力踏着那些下面透着空眼的铁梯一步步往上攀去。一声声的脚步声如同雷鸣在塔内回响。他也知道铁梯设计得非常坚固,没有什么危险,可每攀上一步,就像转瞬间通过脊髓传来了战栗一样,从长长铁梯的上端,往下传来了铁的眩晕和颤抖。与此同时,尘埃也随之静静地飘落在渐渐远离了的地面。

来到塔顶后,从那些窗户望及的景致,对本多来说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尽管天阴,不利于远眺,可缓缓向南流去的唐佐川与土佐堀川汇合的合流点,看得却是非常清楚。在南面,公会堂、府立图书馆、还有日本银行的青铜圆屋顶蹲伏在对岸。中之岛鳞次栉比的高楼,从这里望下去,竟显得那样矮小。西面,在近旁耸立着的会馆、大厦的背阴处,疑是哥特式建筑的回生医院的正门清晰可见。连接着法院东西两侧的裙楼上的红砖墙,被雨水濡湿得娇艳醒目。院中小草坪上的那片绿色,恰如台球桌上铺陈着的绿色绒布一般。

由于太高,没法看见地面上的人影,只能看到栉比的大楼里泄出白昼的灯光,毫无抵抗地淋在雨水中,承受着自然界那没有例外的冷冰冰的慰藉。

本多在想:

“我正站立在高处,站立在令人目眩的高处。而且,不是利用权力和金钱的力量,而是代表着国家的理性,站立在宛如钢筋铁骨的建筑物一般的理论的高处。”

来到这里后,比起坐在桃花心木的法官席上,本多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有着作为审判官所具有的鸟瞰一切的眼睛。从这里看下去,地面上的种种事象,还有已经过去了的事象,都像是一张被雨水濡湿了的地图。如果说,理性也存在着孩子气,那么,再也没有能像鸟瞰一切那样更适合于理性的游戏了。

下面正发生着各种事件:大藏大臣被枪杀;总理大臣被枪杀;赤色教员被大量拘捕;流言蜚语满天乱飞;农村危机进一步加深;政党政治面临瓦解……只有本多,却还站立在正义的高处。

当然,本多可以把如此这般的自我任意绘成种种漫画:自己站在正义的高处,用镊子挟起各式各样阴暗的激情进行估价,再用温暖的、理性的包袱皮将其包起带回家中,以作为“判决”这种拼写方式的原材料;把所有的神秘拒之于门外,终日专注于加固法律砖墙的工作……

总之,如果站立在高处,就可以从人性中清澈的上部鸟瞰底层,这的确非同寻常。比起现象来,他住在更靠近法则的地方,这也不同于一般。如同马夫沾染上了马匹的气味一样,他那38岁的年龄,也早已被这种法律的正义所熏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