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4/5页)

未央在小黄门的带领下,一路来到天子寝殿。

幽冷的龙涎香闯入呼吸间,未央略有些不适,掐了掐指腹,稳了稳心绪——这可是面见天子,她不能失仪。

未央低头垂眸,余光瞧见何晏龙胆色的衣摆,心中了然,在小黄门的引路下向只看到高高软垫,但看不到天子的天子见礼。

“未央拜见天子,愿天子寿与天齐,福祚绵长。”

“平身罢。”

头顶传来苍老但不失威严的声音,未央起身,小宫人送来软垫,未央正坐在软垫上。

她刚刚坐下,又听到了天子略微迟疑的声音:“萧衡是你甚么人?”

“正是家母。”

未央回答道。

天子便笑了一下,道:“有其母必有其女,怪不得你能护住宝儿,萧衡竟然是你的母亲。”

未央哭笑不得。

母亲去世多年,天子仍能记住母亲,可想而知,母亲当年与外祖父闹得是何等热闹,竟在天子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许是母亲的缘故,她总觉得,天子的声音比刚才平和了三分,与她说了几件母亲的趣事,勾得她轻笑不已,殿内小黄门亦是笑声连连。

她看着面前须发皆白的天子,忽而觉得,世人敬畏的天子,其实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人罢了,没甚么可怕的。

这般想着,她心中与何晏解除婚约的想法越发强烈。

老黄门捧来一碗参汤,天子一饮而尽,随手从老黄门手中接过锦帕,擦了一下嘴,又问未央:“你立下大功救下宝儿,说罢,你想要什么赏赐。”

一旁的何晏,饮完了杯中茶,将茶杯放在矮桌上,茶杯与矮桌交触,发出一声轻响。

未央挑了挑眉。

事到如今,她才不怕他。

未央略整衣襟,向天子再度拜下,道:“未央别无他求,只求天子解除未央与何世子的婚事。”

一瞬间,寝殿内安静得几乎能听到绣花针落在地上的声音。

未央跪在软垫上,肩膀绷得笔直,额头贴在软垫上。

时间一寸一寸溜走,她的膝盖开始酸胀,肩膀也跟着微微颤抖——倒不是怕,而是跪得太久了。

寝殿之内,天子终于再度开口:“你不喜欢朕赐给你的婚事?”

“天子赐婚,本是光耀门楣之事,未央万万不敢推辞。然未央与何世子,在此之前并不相识,且何世子是风雅博学之人,未央却俗不可耐,生平只知钻营。未央深知自己配不上何世子,万不敢误了何世子的终身,故而大胆请求天子,解除未央与何世子的婚事。”

未央声音清越,响在寝殿。

她的声音刚落,耳旁又响起天子不辨喜怒的声音:“所以便是不喜欢朕的赐婚?”

“你难道不怕朕杀了你?”

未央笑了笑,道:“未央今日面见天子,便做了最坏的打算。”

天子听此,瞥了一眼一旁的何晏。

何晏还是旧日模样,不悲不喜,面无表情,似乎一点也不意外未央今日的言辞。

天子叹了一声,道:“你宁愿死,也不愿意与何晏在一起?”

何晏垂眸,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阴影。

无论是上一世,还是这一世,她对他的抗拒,从来是不加掩饰的。

未央轻笑,道:“天子刚才说过,未央母亲是刚烈之人。”

“过刚易折,情深不寿,你母亲是刚烈之人,也是薄命之人。”

这句话虽是天子回答未央,天子却是对着何晏说出此话,仿佛情深不寿四字,是说给何晏听的一般。

何晏淡淡饮茶,面上没有一丝表情。

天子犯了难。

这桩婚事,本是何晏求他的。

镇南侯萧伯信是大夏赫赫有名的人,其女儿萧衡,亦是不逞多让。

他颇为喜欢萧衡刚烈性格,又因萧伯信的战功赫赫,便将萧衡封做兰陵乡君,萧衡死去多年,他仍记得那个刚烈明媚的少女的模样。

以至于晋王提起顾明轩欲与萧衡唯一的女儿退婚,另娶旁人时,他心中是不悦的。

是何晏,说自己对兰陵乡君的女儿情根深种,求他成全。

那日小雪,梅园红梅深深浅浅,何晏就着腊雪红梅,细细说着未央的事情。

未央喜欢甚么,不喜欢甚么,何晏如数家珍。

他听此,这才放了心——世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最爱你的人,便是最恨你的人。

何晏是前者。

他便赐婚何晏与未央。

镇远侯与其子为大夏战死边疆,他对镇远侯的后人,终归是要眷顾几分的,以免寒了沙场宿将们的心。

何晏与未央大婚当日,他还派了宫人前去观礼,以此来表明哪怕镇远侯战死多年,其后人仍是圣眷长隆。

可哪曾想,未央对他的眷顾不屑一顾。

天子揉了揉眉心,只觉得清官难断家务事。

未央坚决与何晏退婚,难不成是还念着曾经的未婚夫顾明轩?

天子这般想着,便开口问道:“你退婚之后,有何打算?”

未央听此,心中松了一口气,道:“未央孑然一身,不敢言打算,只是觉得皇孙天真可爱,若是可以,未央想留在皇孙身边,照顾皇孙。”

天子揉眉心的手指顿了一下,放下手指,上下打量着未央,忽而想起,老黄门说的秦青羡来之前与未央说了许久的话。

秦青羡横冲直撞,并非心思缜密之人,方才他册立晋王为储君,秦青羡没有大闹寝宫,便是得了未央的指点。

想到此处,天子眉头微动,沉声道:“你可知你在说甚么?”

皇孙需要的不是照顾,而是引导与辅佐。

未央的心思,足够辅佐皇孙,而她的出身,做皇孙身边的教引姑姑绰绰有余。

可他能信任未央吗?

皇孙是他最后的骨血了。

未央道:“未央出身兰陵萧家,萧家子孙为大夏抛头颅,洒热血,未央为女子,不能沙场杀敌,继承外祖父的遗志,唯一能做的,便是替陛下照顾好皇孙。”

说完话,未央对着天子拜了又拜。

恍惚间,天子想起那年萧伯信出征前,也是这样,一身盔甲,红色披风翻飞着,对他拜了又拜,说:“伯信出身兰陵萧家,萧家世代镇守南方海域,子孙为大夏抛头颅,洒热血。而今贼寇来犯,伯信自当为国尽忠,荡平贼寇,平定海域。”

他离座,俯身将萧伯信搀起,问道:“伯信何时还朝?”

萧伯信爽朗一笑,道:“得胜之日,自当凯旋还朝。”

萧伯信是热血男儿,一诺千金重。

可惜,萧伯信这次失言了,他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往事涌上心头,天子闭了闭眼。

若秦家儿郎仍在,若萧伯信纵马凯旋,他又怎会被藩王掣肘,不得不册立晋王为储君?

当年的沙场宿将,而今凋零过半,他是时候,再为大夏增添一些新鲜血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