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4页)

进屋后,孟怀看看儿子一眼,厉声开口:“胡言乱语。”

看着父亲杀气腾腾的眼神,孟听安忍不住打了冷颤。

姜清也指着儿子的脑袋,责备道:“就知道瞎胡说,妹妹嫁人,你也要让她不安心。”

姜清说完,孟怀踢了一下儿子:“跟我去书房,别赖在婉婉屋里。”

说完,抓着孟听安,父子俩出了房门。

姜清转身拉着女儿:“婉婉,别听哥哥乱说,安安心心待嫁,有事不要憋着,要是实在觉得想知道,成亲后寻个日子,好好问问阿景,夫妻相处之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话要好好说,知道吗?”

虽然心里有点酸酸的,孟婉瑜听了母亲的还是乖巧的点点头。

“对了,娘带了这些话本,你……你这一两日多看看。”姜清说着将用黑布包着的话本子递给女儿。

孟婉瑜好奇,准备打开看看到底是什么话本,要包得这么神秘。

刚想抬手,姜清便按住她的手腕,急声道:“先别看,等你一个人时再慢慢看。”

她所谓话本其实是,一些教女儿闺房之事的书本,还有男女之乐的图册。

在燕朝,女儿出嫁前,母亲都会给其看这类图册书本,甚至有的大户人家还会口述教她们懂闺房之事。

以免嫁到夫家,因为不会伺候人,失了宠爱。

孟婉瑜听了母亲的话,将话本子放在一旁,便没有拆开。

且现在她也没心思看什么话本,一想的都是张翠花到底是谁?

为什么景哥哥好喜欢她?

孟婉瑜决定她一定要找个机会,见一见这个张翠花。

***

七月初八,益嫁娶。

是两家一同选定的良辰吉日。

秦家破旧的农家小院里,里里外外都被布置得喜气洋洋,门窗上贴满了喜字,柱子上挂着大大的红花。

屋顶炊烟缭缭,秦婶一早就开始在灶屋忙碌,准备喜宴的菜食。

孟婉瑜是她看着长大的,虽说是主子,是小姐,她更多的也把她当女儿。

新娘出门前,吃的最后一顿未嫁饭得丰盛一些,将来嫁入夫家便温饱无忧。

这是秦婶自己出嫁前,母亲告诉她的,为此至孟婉瑜的亲事定下后,她日日都在盘算着,要亲自为瑜姑娘做一顿未嫁饭。

孟婉瑜坐在秦焕焕的屋内,上好妆后,胖胖的喜娘将她墨色的及腰长发放于肩后。

喜娘是十里八乡最有名的田八娘。

看着孟婉瑜白皙细腻的肌肤,如出生儿般嫩滑,一双杏眼,媚如丝,脖子下凹凸的美人骨更是勾人魂魄。

光是她着大红色喜服坐在那里,什么也没做,已经是让人无限遐想……

田八娘感叹,今晚的新郎当真是好福气。

她做喜娘替人梳出嫁妆几十载,因一双巧手,在喜娘圈内闻名遐迩。

且,她梳出嫁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街头百姓都是一个行情价。

经她之手出嫁的姑娘,数不胜数。

高门贵女她梳过,像这位一样的平民百姓,她也梳过,自然也见过不少姿色过人的女子。

只是都没有面前这位来得让她觉得惊艳。

“一梳梳到头,相依相守到白头。”

“二梳梳到腰,子孙满堂喜眉梢。”

“三梳梳到尾,夫妻举案又齐眉。”

田八娘嘴里振振有词的说着吉祥话,一边替孟婉瑜梳着发髻。

用过秦婶准备的未嫁饭,重新画了唇妆,直到红盖头落下,外面响起了秦家伯伯的声音“来了,来了,迎亲的队伍来了。”

孟婉瑜的心陡然跳得快了起来。

新郎进屋后,孟婉瑜仍然紧张的用手拽着自己手里的红色手帕。

还好头上盖着盖头,别人看不见她的表情。

“阿瑜,我来接你了。”

慕景进屋后看着一身喜服,盖着红盖头的人,声音温和。

这是他的妻,是他要携手一生的人。

不管爱与不爱,他都是要对阿瑜极好的。

从他知道自己和阿瑜有了肌肤之亲后,便决定娶她,只是为了不辜负她,只是因为她是个好姑娘。

只是因为她是阿瑜。

多年以后,慕景才明白,其实更是因为,他不知不觉动心了。

在自己不曾发觉的时候。

说着,慕景把红绸递到孟婉瑜手上,领着她出门。

因盖了盖头,孟婉瑜看不清前面的路,踏过门口时,便我听见了慕景温柔的声音:“前面有个坎,阿瑜小心。”

孟婉瑜一点点抬脚试探着,迈过门坎。

她紧紧拽着红绸,秦家的院子她并不熟悉,要是一会一不小心摔倒了,岂不是在景哥哥面前很丢人?

慕景发觉到她的忐忑,出声道:“别怕,跟着我走便好。”

闻言,孟婉瑜心里一暖,安心许多。

一路到了正堂,拜别了父母。

孟婉瑜由兄长背着,准备出正门上花轿时,姜清忍不住抹眼泪,哽咽着叫出声:“婉婉。”

孟婉瑜趴在孟听安背上,刚想回头,她听见母亲在唤自己,母亲……好像哭了。

就算盖着红盖头,光是听着那声饱含不舍的‘婉婉’,她就知道,母亲哭了。

姜清赶在女儿回头前,快步上前抓住她的手,阻止了她回头的动作。

“好好的,婉婉,一定要和阿景好好的,别回头,娘的乖女儿,今日千万你别回头。”

老人言,大喜之日,迎亲路,新娘子万不可回头。

回即悔,嫁娶之悔,定是因为所嫁非人。

她希望婉婉,一生无悔,嫁得良人,喜乐顺遂。

说完,姜清放开女儿的手,转头叮嘱孟听安:“送妹妹上轿时,仔细些。”

然后自己转过身,用手绢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以免女儿嫁得不安心,只是肩膀忍不住微微颤抖。

孟听安难得一本正经的点头:“娘,你放心,我知道的。”

只有孟怀,紧绷着一张脸,毫无表情。

虽然也是不舍,但他堂堂伯爷,一家之主不能像夫人一样随意掉眼泪。

心里不断自己安慰自己。

没事,女儿嫁得不远,随时可以回府。

没事,女婿虽然是个穷光蛋,但他剑眉星目,玉树临风,长得人模狗样的,还挺好看。

孟怀和姜清跟在孟听安身后,止步于大门前,看着女儿上了花轿。

寓意,此后,门内门外,再见面时。

女儿为客,双亲为主。

喜娘将一个大大的陶瓷碗里盛满了水,递到孟怀面前:“秦老爷,泼水吧!”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泼了水,还要把碗摔碎,关上门。

是寓意,嫁了就莫回头,后方是条死胡同,你没有退路。

然后,迎亲的姑爷才能让抬轿的起轿。

孟怀接过喜婆手里的碗,手指紧紧的扣住碗边缘,久久的不愿将水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