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2/2页)

以往孟初晞一个人出去做事尝到了好吃的总会带一些回来给周清梧,这是两个人最甜蜜的小情趣。

孟初晞被瞪了亦是笑盈盈的,看着周清梧在那边带着他们采莼菜。

周念安到底是小孩,看着新奇也跟了过去,孟初晞就在那喝着茶,心情很好。

莼菜自古便很有名,在西晋就留下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

莼菜,鲈鱼,茭白还并称江南三大名菜,孟初晞还是很想尝一尝的。

周念安也没吃过莼菜,她本就是住在胡汉相接之地,后来又四处流浪,哪里有机会见。采上来的莼菜卷在一起像小鱼儿一样,一抓还滑溜溜的。

“这莼菜好滑呀。”到底是孩子,周念安抓着就觉得有意思。

孟初晞嗓音柔和:“莼菜茎叶中有一种胶状粘液,所以摸起来滑溜溜的。古有诗言‘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品来颇有几分趣味。说起来,莼菜和鲈鱼的美名大概是起源于西晋。听闻西晋张翰在洛阳时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从此莼鲈之思便成了思乡典故。后世许多文人骚客在诗中多化用这两种美味,意为思乡,念安以后书看的多了,便能时常见到。”

原本是出来采莼菜打牙祭,现下直接成了夫子教学生了,原本玩心初露的周念安此刻一脸认真听着孟初晞的话,时不时点头,看得周清梧抿唇轻笑,这两个人,心里却是骄傲得很,她家初晞厉害的很,什么都知道。

以往跟着孟初晞,但凡她不知晓的,孟初晞便会娓娓和她道来,引经据典不说,还能做到雅俗共赏,嗯,当然还有许多她听不懂的名词,有意思的很。

而留下的那些护卫和下人,大多都是孟家的家仆,在孟家活了十几二十年,见过的人和事也多了去了。留在江宁府这些日子,看着自己小姐和那个姑娘在一起的画面,总觉得时时都透着岁月静好。

没有主子脾气,也不使唤他们,让他们做事时客气得让他们受宠若惊,这段时间下来,他们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不得不说当真是神奇。

就好比现在,明明小姐很宠周姑娘,却也笑盈盈任由她挽起裤腿跟着他们下去采莼菜,只是时不时提醒,别扎到脚了。

周清梧其实很喜欢做这种事,自从有了桑园,这种亲自采野菜的机会少了许多,等到采的差不多了,她示意下去的人都起来。

大衍王朝男女大防并不是太苛刻,尤其是在民间。但是露胳膊露腿还是不大合适,孟初晞自然不大理会,可也得顾及周清梧,让他们男丁去一边清洗,才示意周清梧到亭子里来。

看着周清梧把两条白生生的小腿洗干净,孟初晞挥了挥手示意她:“过来。”

周清梧鞋袜还没穿,脚上湿漉漉的,乖巧过来坐着,平整的石阶上印着小巧的月牙印儿。

孟初晞弯下腰也不怕周清梧脚上水渍弄脏衣衫,将她小腿放在自己身上,在周清梧面红耳赤地要抽走时捏了捏她的脚心。

“别动,我看看有没有蚂蟥什么的。”之前没想,后来才想到,池塘里这些东西还是有的。

挽起她的裤腿检查了一下,没什么痕迹,也没被划到,孟初晞便拿帕子把她腿上脚底的水渍擦干净,再低头给她穿上罗袜和鞋子。

她动作并不显得刻意,就像是这么做了很多次一般,全程认真低着头,做的细致温柔,也没去看周清梧。

一旁的周念安托着腮看着她们,眼里透着一点点光,她们可真好呀。

而周清梧已经脸红得不成样子,心也跳得也飞快。明明她们都成亲了,什么亲密的事都做了,就刚刚孟初晞握着她的脚踝给她穿袜子,垂首敛眸温柔安静,她觉得一股酥麻从脚上窜到心里,撩拨地她心怦怦乱跳。

等到给周清梧穿好鞋袜,孟初晞才笑着抬头:“好了。”

这一抬头,直直撞入周清梧那双含羞带笑的眸子里,顿时愣了下。再看她有一丝红晕的脸颊上那一对甜甜的梨涡,孟初晞后知后觉,伸手捏了捏周清梧的手:“回家么?”

周清梧点点头,站起身扶着孟初晞,转头道:“念安,叫他们一起回去吧。”

“嗯。”周念安站起身,去叫他们准备轿子。

不过孟初晞没有坐轿子,让他们先行回去,自己则是让周清梧陪着慢慢走回家。在伤口不会撕裂前提下,多活动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所以周清梧并没有拦着她,时隔这么久两个人好好在一起像以往一般走回家,她已经想念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