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3页)

“可谁能想到季欣药业最终没能挺过这个风波呢?”容盛自嘲地笑笑,“季叔叔确实决策失败摊子铺太大导致现金流紧张是事实,但如果这几个高管没有发难找事,事情也不会进行到这一步,而且后来的事你知道吗?他们做的这么狠这么下作,原来是因为早就有了二心,季欣药业刚一出了事,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之时,这几个高管就站出来指责,号称季欣药业此前获批过审的药物其实在临床试验结果上造假了,其实这些药物不仅没有作用,长期使用甚至是负效果,他们作为高管,实在是看不下去季欣这种欺骗病人的做法,才最终站出来揭露,并且号称将离开季欣药业,团队出走,在外面自立门户。”

“你的意思是……”白端端这下终于全明白了,“这五个高管其实本来就想自立门户,并且一直在薅季欣的羊毛,用二手设备套现,最终还要落井下石,把季欣药业打入谷底的时候还要站在企业的残骸上滋养自己?”

“季欣药业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赚足了多大的注意力?这几个高管这时候还想着吃人血馒头,以这种攻击性的方式造了季欣药业的谣,反正当时季欣药业那个水深火热的情况,季叔叔根本分不出时间和精力来起诉他们的诽谤,而他们呢,却顺带以这个方式还给自己的新公司做了一波宣传,果不其然,他们在这波‘义正言辞’的指责后获得了一小笔风投,创业倒是小上正轨,可季叔叔却因为他们的恶意和暗中操作,被一步步推进了深渊。”

容盛看了白端端一眼:“他们五个高管,对季欣药业内部的情况非常了解,外人不清楚实情,很容易就相信这些高管所谓的‘内幕信息’,他们一站出来指责季欣药业,又是这种内外交困的时候,季叔叔根本百口莫辩。”

……

不论从逻辑还是细节的完整性来说,都是容盛的版本更可信一点,更何况他并非这件事中任何一方的利益相关方,不存在需要粉饰和造假的目的,理智告诉白端端,他说的都是真的,然而感情上,对于这件事里林晖的角色,她还是很难接受,何况有些细节,她还是难以理解。

“但林晖是一个律师,他毕竟不像这几个高管一样是最终的受益人,他不可能冒风险直接告诉对方去销毁书面合同,再去趁机制造混乱骚动销毁二手设备的证据,甚至出谋划策煽动员工闹事,他一直对职业风险把控的很严,不太可能做这种事。”

“是,他确实没做,但他一直很清楚自己的当事人在做什么,虽然没有明确告诉那几个高管该如何处理,但他在了解对方要干什么的时候,还是明确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一步步指点他们怎么做,而据季临后来调查所知,煽动员工闹事,激发员工的不安传播惶恐,最终导致那一千多个员工一起集体维权的,正是林晖。”

容盛笑笑:“何况他怎么没有相关利益?一千个员工的集体维权,他做的,你算算这个标的额,而除了钱以外,这个案子,可是林晖一战成名的分水岭啊,以前林晖是谁,在律政圈里,可是真的名不见经传,可季欣这个案子后,林晖才成了后期新秀,才二十多,年少有为。”容盛嘲讽道,“这案子多出名啊,高管想着分一杯羹顺势宣传一下自己的新公司,我们林大律师也想着靠这案子的影响力打响自己职场生涯的第一炮呢。”

白端端确实知道林晖在二十多岁就办过一个大案,并且当时就扬名了,然而林晖对这个案子却三缄其口,从没说过,白端端本来对他的过去就没多大兴趣,在他的刻意回避下,久而久之,也一直没去弄清楚过,也是这一刻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个让林晖一战成名在律政圈里拥有姓名,改变了林晖命运的案子,也改变了季临的命运,用完全不同的方式。

容盛生怕白端端不相信:“当初季临都找人调查过,另外,有几个员工吧,就季叔叔自杀后,觉得良心难安,当初因为群情激愤,又被不理智的群体意识带动,没去理智思考就随波逐流一起讨伐公司,事后内心羞愧,才给季临讲了事情原委,还有人则是偷偷写了匿名忏悔信给了季临,这些季临可都保存着呢。”

“而且你知道季临当初有多惨吗?”容盛并不知道季临和白端端的关系,此刻仍旧觉得白端端和林晖曾经有过一段,他生怕白端端还是感情上偏袒林晖,于是索性决定再接再厉给季临卖惨,“季叔叔是个一路顺风顺水的人,因为这一点,他太乐观导致了投资失利,又太过有人情味,导致针对这几个高管失去了先机,过刚易折,他太骄傲了,季欣药业因为内忧外患资金链彻底断链,即便卖房也补救缓解不了,外界舆论又对他误解辱骂,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也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失败。因为太骄傲了,所以无法面对自己,无法面对家人,才选择了死。”

“你或许知道媒体报道里,他的尸体是第二天家人才发现的,但你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发现的人是才十三岁的季临,他像往常一样去喊爸爸起床,结果摸到季叔叔的时候,他整个人已经凉了,僵硬了,彻彻底底死了。”

白端端这时候心里才渐渐泛起后知后觉的钝痛,原来十三岁的季临经历了这些,但他根本不应该经历的……

“季欣药业这个事,几乎像是家喻户晓的连续剧,对这类夺人眼球的新闻,除了财经专版外,还有很多小道报刊为了发行量而拼命报道,甚至不惜挖掘死者家属最悲恸的细节和瞬间。于是有不良媒体伪装成学生家长,冲到学校来,把话筒差点怼到季临的脸上,争着抢着问他是怎么发现自己爸爸死的,发现自己爸爸死的那一刻是什么心情……”

到这一刻,白端端终于忍不住了,她甚至能想象出小小的季临是如何忍着悲恸故作坚强和冷静,然后面无表情地妄图拨开人群,然而他太小了,他才十三岁,面对光怪陆离的成人社会,他什么都抵抗不了,他既推不开那些围着他的记者,也无法用痛哭来诉说自己的创伤。

“季临以前长得好看,学习又好,家里还有钱,性格其实当初他也挺好的,虽然不太热情,但很温和,很讲礼貌,是那种一看就很标准很有修养的富家子弟,很多小女孩喜欢他,但也因为这样,出了事情后,就有些嫉妒的小男孩排挤他,叫他诈骗犯的儿子,说他爸爸是为了钱研究假药的杀人犯,骂他爸死的该,早死了才好……”

很多时候,小孩子并没有成年人那样泾渭分明的三观,也不懂得什么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小孩子很天真,但很多时候也很残忍,他们觉得你曾经让自己不快乐,那逮着机会,就要让你也不快乐,就要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很多时候,校园霸凌和排挤是一种跟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