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2页)

晏昭和在信中写道,陛下不必为了臣一人之死而伤心,一国之君总该学着长大,哪怕没有晏家的支持也该成为万民表率。臣晏昭和为陛下尽忠多年,不说有功但求无愧,于江山社稷无益,但总算是照顾陛下成人。如今没能等到陛下及冠实属遗憾,还请陛下在臣离去后将晏家祠堂封锁,不必为臣做牌位。

洵追眼皮颤了颤,艰难地问道:“信的时间。”

“信是陛下离京时送来的,楚大统领还没来得及交给陛下。”

“呵。”洵追笑了下,转身去桌上取水喝。

他离京时,他离开时见过的最后一个人就是楚泱。

他送给晏昭和一封信,他告诉晏昭和自己死了,告诉晏昭和皇帝驾崩。他特意让自己的亲妹妹写信,就是为了让晏昭和相信自己已经驾崩,好让晏昭和快快回来主持朝政。但他千算万算没想到,晏昭和居然也和自己一样写了同样内容的书信。

“我有送信,看来是你没收到。”

脑海里缓缓浮现出在驿馆与晏昭和相遇时,他紧逼在晏昭和面前所有委屈涌上心头,晏昭和对他所说的这句话。

那时的自己根本无暇顾及男人话中的含义,只是觉得晏昭和在,什么事情都好像会迎刃而解。

他说过,以为和晏昭和分别时,不是自己死就是晏昭和完成先帝遗诏离开。

现在看来,大概还有第三种情况。

他还活着,晏昭和死。

洵追莫名想笑,眼眶湿润,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可就是没法顺着眼角流下来。

哪里不是什么要紧的信啊,分明是催命符。

后来的太多事情堆积在面前,以至于让洵追忘记晏昭和承诺解释那封没有收到的书信。可他万万没想到,竟是以这种血淋淋撕扯皮肉的方式呈现在自己面前。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话从别的人口中说出来,那便是最客观不过的。

洵追觉得自己浑身发抖,难堪与气愤止不住地劈头盖脸倾泻而来。

萧倜自然是发觉洵追的不对劲,可话还是得说下去。

“站在昭王殿下这边的朝臣们正欲崇王殿下为首的一批官员僵持,礼部侍郎原本是崇王殿下的人,不知为何这次肯为昭王殿下说话,甚至当堂以项上人头担保,陛下与昭王殿**体安康,不日便会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