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页)

刀山火海也好,前途未卜也罢,他都愿为阿彦闯一闯。

李斯年含笑点头,道:“到底是镇远侯之子,有魄力。”

李夜城不置可否,话题一转,问道:“你为何帮我?”

他不信李斯年有这么好的心,闲来无事指点他如何收复天山牧场。

李斯年此举,必有旁的原因。

李斯年笑了笑,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遗世独立。

“你还不值得我花心思,”李斯年道:“不过是前几日惹了小翁主的不喜,如今想描补一二罢了。”

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了太久,稍微遇到一点阳光,便想拼命抓住。

他承认,他有些眷恋程彦待他的丁点好。

李夜城目光骤冷,眸中杀机顿显。

李斯年浅笑挑眉,道:“怎么?想杀我?”

“你最好歇了这种心思,我所知道的,可不止这一点。”

李夜城眼睛轻眯,片刻后,一撩衣摆,向凌虚子闭关的地方重重磕了三个头,冷声道:“此事我不谢你,只谢凌虚子培养了一个好徒弟。”

“只可惜,学了他一身本领,却没学会他的一身正气。”

磕完头,李夜城起身,拂去衣上雪花,转身大步离去。

李斯年轻笑:“愚不可及。”

身居高位者才能保持一身正气,在黑暗中挣扎求生的人,只能心术不正,满心算计。

........

李夜城回到程彦宫殿,向程彦辞行。

程彦送李夜城出城,发现李夜城骑的马是许裳送的,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李夜城便把许裳送马时说的话告诉程彦。

程彦深深地看着李夜城。

她知道她这位兄长是位钢铁大直男,但没有想到竟然能直到这种程度。

程彦道:“哥,你若在边关立下战功,莫忘了给裳姐姐去信。”

李夜城点头道:“这是自然,这匹马是她送的,我的战功也有她一份。”

程彦:“.......”

行吧,知道写信总比啥也不懂强,感情总是慢慢培养的。

裳姐姐那般好,她这位兄长总有一天会发现的。

程彦叹了口气,道:“多写几封。”

“我在清河郡的事情,裳姐姐时常跟我提起塞外风光,可惜她养在深闺,不能远行。你在信中细细描述那边的环境,也算解了她的一个心愿。”

李夜城满口应下。

程彦送走了李夜城,回到自己宫殿。

老黄门送来今日的奏折,程彦看了几本,便扔在案上。

边关战事不利,丞相杨奇文建议李泓恢复募兵制,以此增强夏军的战斗力。

程彦连骂几句老狐狸。

如今大夏的将士多是服兵役,从各个地方选拔出来的,轮流在边关驻守征战。

这种制度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能够支撑大夏军力调署运转,可十几年前谢元坑害十万将士战死边关,葬送大夏无数精英,直接导致大夏武将后继无人,世家越发权重,若是太平时期,这种事情还能慢慢处理,可现在北狄压境,战事胶着,大夏的兵力便有些捉襟见肘了。

募兵制虽能解决这种问题,可募兵制增加国政税务,且对土地破坏严重,长此以往,只会让世家豪强越发坐大,不到万不得以,绝对不能实行募兵制。

之前不是没有心怀鬼胎的世家们提过募兵制,但都被李淑驳了回去,此时杨奇文重提募兵制,便是趁着李淑征战不利,有意落井下石,为自己家族谋利了。

程彦问老黄门:“舅舅态度如何?”

老黄门斟酌道:“陛下说,长公主不允募兵制,自有长公主的道理,可现在战事吃紧,杨丞相的话也颇为在理。”

“陛下拿不定主意,这才叫老奴把折子给翁主送过来,让翁主决断。”

“此事我知道了。”

程彦道:“先将这个折子放一放,等这月母亲的军报来了,再做定夺。”

老黄门点头称是,将杨奇文的折子压在最下面。

........

时光匆匆如流水,很快又到了除夕。

临到皇子祭祀先祖时,朝臣世家们格外紧张起来——李承瑛与李承瑾随长公主李淑出战北狄,太子李承璋被李泓废去,华京城只剩下几位年龄比较小的皇子,哪位皇子能在今年元日捧玉器行礼,便是最有可能被立为太子的人选。

呼声最高的,毫无疑问是薛妃生的八皇子。

薛妃在生下八皇子没多久,便被封做了贵妃,吴皇后被废,如今是她统摄六宫。

太乐们奏响礼乐,重重帷幕后,朝臣们终于看到缓缓走来的人的身影。

竟然是安宁翁主程彦!

朝臣无不惊讶,片刻之后,又很快想通其中原因:长公主如今在关外浴血奋战,天子抬举长公主独女也是有的,只是不知程彦身后那人是谁。

这般想着,帷幕后传来轮椅转动的声音,李斯年坐在轮椅上,怀中抱着八皇子,在小道童的推着缓缓前来。

往年都是凌虚子带领皇子们祭祀行礼,如今凌虚子闭关修行,李斯年的身份虽未公开,但众人也知道他是凌虚子最为出色的徒弟,由他代替凌虚子,倒也颇为正常。

朝臣们不约而同看向御史大夫薛怀信。

天子如此,八皇子的位置便是定了一半了。

程彦不用去看下面朝臣们的脸色,也能猜到他们心中在想什么,不过她并不关心他们心中所想,她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八皇子是刚出生没几个月的奶娃娃,现在正是爱哭爱闹的时候,刚才被人簇拥着抱过来的时候,还一直哭闹不休,可一到了李斯年怀里,便渐渐安定下来,不哭不闹没有一点声音。

想想李斯年毒杀人于无形的狠辣作风,再想想李斯年与舅舅之间的恩怨,程彦颇为担忧,频频向李斯年怀中的八皇子看去。

李斯年察觉到她的目光,用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放心,我没有毒杀幼子的爱好。”

程彦在心中翻了个大白眼。

罗十三给她的资料里,李斯年幼年在三清殿被世家子弟欺辱,未出三日,那个比李斯年大不了多少的世家子弟暴毙家中。

当然,还有人看李斯年生得好,想讨回去做自己的伴读,带出去也有面子。

这些人或死或疯,原因不明。

李斯年手上沾的幼儿的血,怕是比殿里立着的侍从都要多。

程彦没搭理李斯年。

程彦按部就班完成祭祀礼,回到偏殿休息。

李斯年刚被道童推出来,便被薛妃带人围住了。

薛妃抱着八皇子左看右看,见八皇子只是睡着了,忍不住笑道:“到底是凌虚子仙长的高徒,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一样,任我们怎么哄也哄不好的皇儿,到了仙长怀里,便睡得这般香甜。”

李斯年淡淡道:“八皇子是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