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与宁莞而言,距离上一次在水河镇元宵灯会相见,也不过过去短短十天。

触及到河溪对岸的视线,她抵着粗糙的树皮,微微半探出身子,下意识弯弯唇礼貌一笑。

裴中钰步子一顿,走到水淹没过的石桥边,飞身掠过,比那碧深深水面上的风还轻巧些,迎着过来,飘飘一落。

踩着脆薄得易碎的满地枯叶,他绕过两人尚不能合抱的老梧桐树,目之所及,再度怔了怔神。

裴中钰定定站着,黑眸凝睇,映着树边的影子。

宁莞正要问好,他突然抬起手来,指尖落在白皙透粉的脸颊上,捻了捻,用力一揪。

“……裴、师父?”宁莞惊了一下,有些茫然地往后靠了靠。

裴中钰看了看自己的手,上面残留着点点余温。

是热的,也是活的。

他低下头,声音清冷而平缓,“第一百零一次。”

宁莞不解,却也敏锐地觉得哪里不大对,便没有轻举妄动地说些什么,只试探性地又唤了一声师父。

裴中钰微拧了拧眉,“师父?”

他抬起眼帘,直视着身前多年未变的绿鬓朱颜,一时竟有些发懵。

河溪里没了天际的夕阳,层层晕染着浅橘色的波光。

伴着水声哗哗,裴中钰恍然,缓缓点头,“对,我好像是你师父……”

片刻后他又似喃喃自语,“可我为什么会收你做徒弟?”

不对,她师父是华霜序。

一向脑子清醒条理明晰的剑客,竟想不大明白里头的关窍。

看他沉思,宁莞心中咯噔,抿紧了唇。

总有种要糟的感觉。

她忙别开脸,正巧河溪对岸有了动静,当即转移话题道:“师父,又来人了。”

裴中钰转过头,徐徐道:“收尸的。”

宁莞一看,那群匆忙窜出来的灰衣大汉果真弯腰抬人,仿佛后面有千军万马,连眼神都不敢多给,忙不迭地就跑了,空余下一片溅血的泥地。

这么一打岔,裴中钰暂时倒是没再深究所谓的师徒关系。

黄昏过后即是夜幕,得先找地方落脚。

他道:“走了。”

宁莞暗舒了一口气,她发现几乎每次穿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差错,明衷皇帝二师弟和师妹七叶他们就不说了,这次这位裴大侠居然怀疑起了师徒关系,差点儿就翻车了。

她小步跟上,裴中钰每走一段就停下偏偏头,宁莞就跟着停下冲他微微笑。

裴中钰也不出声儿,就抬起手揪揪她的脸,皱眉出会儿神又继续走。

宁莞深呼吸,不计较,不计较,这是师父,要尊师重道,不能让他怀疑。

从这片古木林出去,荒草深深的小路边立着一间依山而建的客栈,两层楼,有些破烂,顶上的牌子缺了好些口子。

大开的篱笆门前有两棵大榕树,枝叶繁茂,遮天蔽日,站在下面几近看不见什么光亮。

幸得里头悬着红灯笼能照路。

客栈里只有三两人,掌柜的是个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干瘦干瘦的,面相亲善。

裴中钰放下银子,“一间房,两碗面。”

掌柜的将银子收下,扬起笑,点头道:“好嘞,您二位上面走。”说着又招来一个小二,吩咐道:“快给客官带路。”

宁莞听到一间房,表情古怪,她有心想说什么,但看了掌柜的一眼,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待上了楼掩上门,她才说道:“师父,是不是再要一间房?”

裴中钰摇头,“我晚上有事,你住。”

宁莞明了,点点头。

很快小二便端了两碗面来,深林乡野小客栈,也不特别讲究什么味道,宁莞吃了几口就停了筷子。

裴中钰看了她一眼,旋即又垂落眼睑。

用过面,他便出了门,宁莞一个人在屋里坐了会儿,眼见时间不早,叫了小二打水来。

条件有限,宁莞只简单收拾洗漱了一番,和衣侧躺在床上。

这边是夏末秋初的时候,不冷不热的,气候正好,没一会儿就叫人来了睡意。

她一觉睡得舒服,早时起来,将将下楼,裴中钰方才从外面回来,一身的晨露,鬓染冷雾,给本就冷淡澹漠的眉眼更添了几分冽然。

宁莞尚不知现在是哪一年那一月,但知道离当年的水河镇定然已经过了好些春秋。

看着进来的清俊剑客,宁莞都不觉有些恍惚,她见过这位十三四的模样,也曾在十七八的年岁里相遇,更有花灯节火树银花中二十出头的偶遇,一直到如今……

虽相处不多,竟也怪异地生出一种看着他长大的错觉。

“早饭。”

宁莞回神,接过他递来的油纸包,里面是热腾腾的包子。

光闻着味道都比昨晚吃的那碗面好。

隔着油纸,掌心温热,宁莞笑了笑,轻声道:“多谢师父。”

听到师父这个称呼,裴中钰想到昨晚特意去山上见的道人。

异者……怪也。

他垂了垂眸子,凝视着剑柄坠下轻轻曳起的雪穗,良久才又抬起眼来。

坐在方桌旁的女子一口一口咬着包子,眼帘轻轻半落着,髻边簪着素色绢花,清秀和静,与清江芙蕖别无二致。

他一顿,突然略略抿起唇角,现在是第一百零二次。

用过早饭,便不在此逗留,两人再度出门。

裴中钰双亲早逝,由祖父祖母抚养成人,两位老人在三年前便相继过世了,他孑然一身,也很少回裴家的空宅子去,多是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他见过大漠雪山,长河落日,也见过小桥飞花,曲流婉转。

如今带着宁莞,倒不好这样走哪儿算哪儿。

思虑片刻,便决定转道南江,回往裴家老宅。

走了约莫半个月,在凉风索索的时节里才抵达目的地。

两人刚走到南江城外的红枫林,便碰见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路上总有人妄图挑九州一剑下马,借以正道,而这一次是宁莞头一回看见裴中钰拔剑。

敛尽的锋芒毕露,眉眼间不再是平日精致的冷淡,而是利刃的凌厉与寒霜的冷峻,俯视睥睨着不屑一顾。

这便是站在剑者高峰,雪山之巅的男人。

九州第一剑,一剑平九州。

宁莞牵马站在远处,看着那处红枫落叶,霜衣渐染,不禁出神。

直到那边刀剑声停,她才长长呼出一口气来。

不怪名门闺秀恋慕,江湖侠女倾心,饶是她这种零零总总加起来算老人家的,也忍不住晃神,这样的剑客,杀伤力太大了。

宁莞摇摇头,平缓下心绪。

裴中钰慢步过来,接过缰绳,又是素日不疾不徐的样子。

他走了几步,不见宁莞跟上,侧了侧身子,疑惑地看向她。

宁莞一笑,立时跟上。

初到南江的第一天,成了最深刻震撼的一份记忆,之后的日子更趋近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