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鲸类学(第2/4页)

根据上述有关鲸鱼的定义,我绝没有将见多识广的楠塔基特人迄今视为鲸鱼同类的任何海洋生物排除在大海兽的亲族之外;另一方面,也绝没有在将鲸鱼和任何迄今被权威人士认为异类的鱼类联系在一起注6。因此,所有体型较小、会喷水的、有水平尾巴的鱼,都应囊括在这个鲸类学的平面图之中。然后,再对整个鲸鱼族群做出大的划分。

首先,根据体量大小,我把鲸鱼分成三卷(下分为章),这样就囊括了所有的鲸鱼,不分大小。

(一)对开型鲸;(二)八开型鲸;(三)十二开型鲸。

我以抹香鲸代表对开型,逆戟鲸代表八开型,海豚代表十二开型。

对开型。包括下列各章:1.抹香鲸;2.露脊鲸;3.脊鳍鲸;4.座头鲸;5.剃刀鲸;6.黄腹鲸。

第一卷(对开型)第一章(抹香鲸)。这种鲸鱼,古代英格兰人略有所知,称之为喇叭鲸、抹香鲸属鲸和砧头鲸,现代法国人称之为“卡夏洛”,德国人称之为“波茨鱼”,还有一个词形很长的学名“巨头鲸”。毫无疑问,它是地球居民中体格最大的,所有鲸鱼中数它最难对付,也是外观最为威严的,最后一点,它也是最具商业价值的鲸鱼。它是唯一可以从其取得鲸脑这一贵重物质的生物。它的一切特质我会在其他场合加以详细的描绘,现在我主要谈谈它的名字。从语言学上考虑,这是荒谬的。几个世纪之前,抹香鲸的固有个性几乎完全不为人知,而它的鲸油只是偶尔能从搁浅的鲸鱼身上获取,那时,人们普遍以为,鲸脑是从与英国人称作格陵兰鲸或露脊鲸的生物身上提取的。当时还有一种想法,认为这种格陵兰鲸的鲸脑能够促使人的心情愉快,这一点从这个单词(spermaceti)的第一个音节上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在那个时候,鲸脑也是极其稀缺之物,不是用来点灯,只是用作软膏和药剂。只能从药剂师那里才能得到,就像你今天买一盎司大黄那样。正如我设想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鲸脑的真正性质逐渐为人所知,商人们却仍然沿用着它原始的名字;这个名字奇特地凸显出它的稀缺,因而无疑会提高它的身价。于是,这个称呼最终应授予真正提供了鲸脑的那种鲸。

第一卷(对开型)第二章(露脊鲸)。在某一个方面讲,这是大海兽中最德高望重的,因为它是最早被人类经常猎取的鲸鱼。它出产的东西就是众所周知的鲸须;它的油被专门称为“鲸油”,是一种低档商品。在渔民中间,它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冠以如下名称:鲸、格陵兰鲸、黑鲸、大鲸、真鲸、露脊鲸。这个名字众多的鲸族,身份却晦暗不明。那么,我列入对开型的第二类鲸到底是些什么样的鲸呢?它是英国博物学家所称的北极露脊鲸,英国捕鲸者所称的格陵兰鲸,法国捕鲸者所称的普通的长须鲸,瑞典人所称的格陵兰鲸。它是过去两个多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人在北极海上所猎捕的那种鲸,也是美国渔民在印度洋、巴西沿海、西北沿海,以及他们称作“露脊鲸巡游场”的世界其他各处长期追猎的那种鲸。

有人假称发现了英国人所说的格陵兰鲸和美国人所说的露脊鲸之间的区别。但是,在两者的所有重要特征上,他们的意见恰恰完全一致,尚未提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决定性的事实,以此作为两者具有根本区别的基础。正是根据最无定论的区别所做的无止尽的划分,才把博物学史的某些部分弄得如此复杂,让人生厌。以后在阐述抹香鲸时,我们再以一定的篇幅来讨论露脊鲸。

第一卷(对开型)第三章(脊鳍鲸)。我料想,归于这一名目之下的怪兽有脊鳍鲸、高喷鲸和长约翰鲸等不同名称,在各个大洋都可见到,旅客们乘坐纽约邮船穿越大西洋时,经常很远就能看见喷水的鲸鱼,通常就是这一种。脊鳍鲸成年时的身长和鲸须类似于露脊鲸,但是腰围没有那么粗壮,颜色也更浅些,接近于橄榄色。它巨大的嘴唇上有一道道互相绞扭的、歪斜的皱纹,模样就和锚链一般。它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极为显眼的鳍,并由此得名。这鳍大约有三四英尺长,垂直生长在脊背靠后的部分,形如角状,顶端非常尖锐。即便这个生灵的其他部分根本看不见,单单是这个鳍,有时就能清楚地看见突出在水面之上。当海面相对平静,只略微点缀着环状涟漪,这晷针般的鳍矗立着,在微波荡漾的海面投下阴影,它周围的大圆圈便非常像晷盘,有指针,有刻在水上的时刻线。在那个亚哈斯注7的日晷上,阴影经常往后退。脊鳍鲸不喜群居。它似乎仇恨同类,正如有些人不喜欢人类一样。它非常害羞,总是孤身独处,出人意外地在最遥远、最阴沉的海域浮出水面。它喷出的水柱又高又直,像是插在荒原上的一根愤世嫉俗的鱼枪。它天生具有惊人的力量和速度,足以藐视所有人类的追逐。这大海兽似乎是鲸族中遭到放逐的不可征服的该隐,它背上的那根指针就是标记。因为嘴上带有长须,脊鳍鲸有时和露脊鲸一道,理论上被归为所谓须鲸类,即有须的鲸类。这些所谓的须鲸,看来有好几个品种,但大多鲜为人知。阔鼻鲸、钩鼻鲸、矛头鲸、肿头鲸、低颚鲸和突嘴鲸,是捕鲸者对其中少数几种的称呼。

有关“须鲸”这一通称,极有必要提醒一下,无论这一名称如何便于指称某几种鲸鱼,但要根据鲸须、鲸峰、鲸鳍和鲸牙来进行清晰的分类,依然还是徒劳;虽然这些明显的部位或是特征,与它同类其他单独的体貌特征相比,似乎更适合于作为正规鲸类学体系的基础。怎么会这样?鲸须、鲸峰、鲸鳍和牙齿,这些东西所代表的特征无差别地散见于所有鲸种,在其他更为本质的结构特征中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抹香鲸和座头鲸都各有一座背峰,然而其相似之处仅此而已。同样,座头鲸和格陵兰鲸都有鲸须,其相似之处也同样仅此而已。上述其他部位的情况也是这样。在各种鲸类中,它们形成不规则的组合;或者,把其中一种单列出来,其独立存在也毫无规律可言;在这种基础上绝对无法形成一般的系统化分类。在这块礁石上,每个鲸类学者都会船毁舟沉。

但是,也许可以设想一下,在鲸鱼的内部器官上,在它的解剖学特征上,至少我们能够实现正确的分类。不能,例如,你能从格陵兰鲸身上解剖出什么东西,比它的鲸须更引人注目呢?我们已经见到,凭借鲸须是无法对格陵兰鲸进行正确分类的。如果你深入各种大海兽的内部,你就会发现,可供系统化学者所用的特征,恐怕还不及已列举的外部特征的五十分之一。那么,还剩下什么呢?除了把鲸鱼整个庞大的身体作为考量,予以大胆的分类,别无他途。这里采用的就是这种目录学体系的方法,它是唯一可望成功的方法,因为只有它是切实可行的。且继续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