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第一村(05)

二老的钱哪来的,也是二哥给的。

家里的日子过得比别人家都好。

几天以后,已经在西京陪母后大人一个月的沈宇翔,跟着老爸回到上岗村看望爷爷奶奶。

年轻小伙在得知爸妈离婚以后,仿佛一夕之间长大了。

最近他常和爸爸见面,也帮爸爸处理公司的事。知道老爸以后的主攻方向是在老家,他开始持怀疑态度,可现在他有些相信,老爸的眼光一如既往的独到。

“爸,咱的新家能住了吗?”坐在副驾驶位的沈宇翔望着车窗外的茫茫黄土 ,有些心神恍惚。

他还是高考以后回来过,之后已经两年没有回来。可老家似乎更加的荒芜,更加的没有人烟。

“还不能住,你还住以前的房间。现在家里有了自来水,又重新简单再装修过,住起来比以前还舒服。”

沈清和如今越来越会享受生活,只要条件允许,他绝不亏待自己。

每一处自己常居的地方,都收拾的舒适方便。

“爸,一路上好像更荒凉了。”

“对,是荒凉了一些,不过以后会慢慢的转好。”

开车的沈清和信心满满,他相信自己能造出来一个绿色家园。

让黄土地变成黄土高原上的小江南。

到时杨柳依依,绿水青山,又是一处新的旅游圣地。

一路黄沙飞舞,中午就抵达上岗村。

正午时分,老人们都在家里歇息。沈家四大两小等待着远归的亲人。

暑假,沈清文的小家庭所有成员也全数回到上岗村。

沈宇飞,沈宇莉兄妹俩也喜欢现在的老家。有水,家里每间房都有空调。

舒服的不得了。

“哥,大哥说给我带了礼物。”莉莉满心欢喜的等待着大哥从海州带回来的礼物。

“知道,年底我考试也考好点,一定也有礼物。”妹妹年纪第一名,大哥承诺给她买一个平板电脑。

他也想要,可成绩不达标。还有半年的时间,他好好学习,争取前进几名,也搞一个年级第一,让大哥奖励他一个。

班上也有同学有,他也想要。可是爸妈一直不给他买,好不容易大哥愿意买,可他的成绩还差点。

宇飞看不得妹妹得意的样子,有啥了不起的。他年底也会有。

兄妹俩在客厅吹着空调,急哈哈的等待着大哥回家。

外面响起汽车声,兄妹俩不顾烈日炎炎,刷的一下冲了出去。

“爷,奶,大哥回来啦。”最开心跑的最快的是莉莉。快速的跑到副驾驶门边,眼巴巴的望着。

至于开车的司机沈清和被两个孩子早就抛在一边。

沈清和打开后备箱,和老三一起搬东西,每次回来他都会带很多水果还有一些零食一些肉。

家里的饭菜差不多已经全部做好,三个孩子早就去到厨房帮忙。

翌日清早,沈清和起床就拉着儿子一起去跑步,目的地是他已经开种的两块荒坡。说是坡其实就是从上到下,本来就有路,然后一层层的绕下去,像是层层叠叠的梯田一样。

父子俩跑到已经种上小米的梯地,一层层的。

从六月承包开始,他就请来附近几个村没有搬走的老农跟在耕地机后面整地,然后播种。

“儿子,未来这些地方能产出黄金。”

指着上下,骄傲的说道。

“爸,果园你打算种什么?”

“葡萄,苹果,石榴,四季适合的在边缘种几棵,先试试,看看。

还能每年都种西瓜,这个每年都能赚一笔。”

“对,西瓜每年都能生财。”沈宇翔笑的说道。

他第一次没有急着改善周围的环境,觉得还是慢慢来的好。

在老家住了半个月,学校就要开学,他要提前两天回学校,沈宇翔走的时候万般不舍。

才短短半个月,沈宇翔第一次喜欢上了土地。离别依依,说的是俩小,他们俩确实舍不得大哥。

兄妹三虽然有年龄差,可是关系却处的极好,可能这就是血脉相连。

送走儿子,沈清和依然两地跑。

镇上有个骡马市,一早上,沈清和赶着家里的“乌云”,来到镇上。

今天是赶大集的日子,进镇就在一处寄存骡马车的地方,寄存好马车。

赶大集,城里的孩子体会不到那份趣味。

九月底的西北,天气已经转凉。穿啥衣服的都有,这时候是乱穿衣服的季节。短袖,长袖衫,薄外套都有。

走在熙熙攘攘的集市,穿插其中,人挤人,肩挨肩,这种感觉,沈清和与原主都好些年没有体验过了。

风和日丽,老人还有放假的孩子们都上街来。

走进主街到,两边林立着各种商铺,有服装店,有小吃店,也有老字铺的面食店。也有新旧各异的理发店,干货水果店,一一齐全。

宽敞的街面上还有各种木架搭起来的小摊,不少提前录好音的喇叭一直重复的播放着叫卖广告。

走过主街,有条岔路口,一条街道一分为三。正对面走过去是条新修的石桥。还有石桥不远的两旁,各自有一条岔路,一条是卖菜卖水果的街道,每次赶集时卖菜的,还有卖相关的商品都在这里。

另外一条则是竹器还有服装毛线以及一些日杂的街道。

穿过石桥,走过一条直街,向镇外走,则是沈清和要去的骡马市。

这里有骡子,马,牛,还有猪,牲口都能在这里买的到。

走进重味道的骡马市,到处都是各自散开买卖双方。

不少买卖双方在看牛羊马骡子,低声交谈着,沈清和从前面走进去,一一的打量。

他是想再买一匹马,如同乌云一样的健马。

两匹马一公一母,以后自家就不用再买马,说不定还能有小马卖出去。

老三已经表态以后住在上岗,一个星期去镇上住两晚,陪伴孩子和妻子。其余的时间都在家里帮他做事。

他请老三帮忙做事管事是最好的,老爷子还在,能帮忙也出谋划策。也能提点老三一些。

老三常年在家种地,熟悉农活,熟悉土地,也熟悉附近的农民们。

请人也能知道哪些人做事卖力,哪些人喜欢磨洋工。

下岗村有水源,有些壮年虽然也拿了镇上的优惠房,但是他们还是愿意住在下岗村。

家里地依然还打算种着,村里镇上两头跑。

“哎,老板,看看我家的牛,壮实着。”一位卖牛的老哥拉着沈清和,推荐他卖的牛。

周围的树上,拴住四头牛。这人一看就是牛贩子。

“看看。”如今养牛,政府给补贴,还蛮丰厚的。

沈清和倒不是为补贴,也不是打算大肆养牛,他就是想买头牛回去过年的时候杀来吃,牛贩子这里有两头黄牛。

一头黄牛看着不大,等到过年的时候应该能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