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2/2页)

都是多年的街坊四邻,他还能按着人家签字不成,愿意当钉子户就当呗,也没有碍着谁。

这也不是棚户区改造,是商业行为。虽然区里市里很重视,可再重视也不敢逼着人家同意。

老沈可是个能人,别看他现在无所事事,可人家真不差钱。

海市这样地段的房子,一年得多少房租,上面六套房租可不便宜,就是那最上面的两套隔热隔雨的房子也租给了外地来打工的人。

一年八套房子出租,想想想那价格,他一年靠房子可不少挣。

人家悠闲的可以养老了。

张主任只是感慨,他年轻的时候可没有老沈那样的魄力,一套接一套的买。那时候老沈家里买了房子以后,全家困难的哟。

周围不少邻居说闲话,说买那么多干嘛,最多买三套。

买那么多,还不是自己受累。现在想来还是老沈明白,这就是个摇钱树,每年摇一摇就来钱。

年轻时有的是精力下班以后悄悄的在外面做点活,一块一块的攒,全家人都死攒钱。到现在那些以前过的好的人家,谁家比老沈家里好,每一个好的。

都眼巴巴的等着拆迁,多要一套两套房,给家里的孩子们分房。

只有老沈坐拥一栋楼,这日子过得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比他们这些有单位的人过得还要好。

老沈当年上班没几年 ,单位就没了。他也下岗了,后来自己到处找活干。当时老沈是真困难,幸好他家父母还有工资,可人家现在的日子过得真是好,再过几年,老沈还有退休工资领。

想到老沈,张主任心中感慨万千。

接下来几天,沈清和翻阅一些与拆迁相关的一些东西。还去到区政府找熟人打听,有些网上找来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对的。

他想把政策弄的更明白点,自己才能不吃亏。

他倒不是为自己,是为了原主。前世就因为拆迁这事,他觉得亏了,一直憋着一口气,郁郁寡欢,比父母都还先死。

说实话,沈清和也不愿意做个亏本买卖。如果是国家有需要用地,在补偿方便差点(国家的补偿肯定不能与商业方面的比。),他倒不会太介意。

既然是商业开发,那对他来说也是一次生意一次买卖,那就不能亏的太狠。只要是拆迁,他就会亏,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同样,被拆迁户总归没有地产商精,人家不会做亏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