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2/2页)

这几年,京城的守卫与临近行省的军队不断地换防,锦衣卫指挥使也是换了又换。裴章谁也不信,包括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

这种情况下,安国公已死,徐器自然感觉到危险。他在朝中经营数年,在京城里比裴延有根基,行事也放得开手脚。

裴延知道裴章近来频频招翰林学士问政,是想提拔新的内阁大学士。内阁由大学士组成,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院提拔上来的饱学之士,但仅有观政和问政的职能,没有实权,皇帝也好掌控。另一种是将六部尚书或侍郎加封为内阁大学士,这些人有实权,进入内阁之后就会钳制皇帝的施政,因此裴章更青睐于前一种。

裴章是个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在水利,漕运,盐铁和民生等方面都想有建树,对外还想稳定边陲,开疆拓土。据说他每日睡不到两个时辰,天不亮就要起床处理政事,也算朝乾夕惕,殚精极虑。但国家经历过九王夺嫡之乱,朝臣替换近半,元气大损。这种情况,唯有变革才是出路。

如今的阁老有些是先帝时期便任命的,资历很深,根基极稳,施政只求稳妥,不赞同冒进。他们常对裴章的政令提出反对的意见,裴章束手束脚,想要短时间内全数换掉他们,又十分困难,只能徐徐图之。

这次裴延向徐器所求的,一是摆脱小沈氏,二是让翰林侍讲高泰,进入内阁。

他跟高泰并没什么交情,只知道对方是个清官,为人正派,也算饱读之士,当内阁大学士顺理成章。但徐器不是笨蛋,对他举荐之人必定多加留意,会以为是他留在皇城里的眼线,搞不好还会设法提防。

裴延的确想要安插自己的人进内阁,他在西北经营多年,纵然在当地能呼风唤雨,但回了京城,还是两眼一抹黑,处处被裴章掣肘。他选高泰作为明面上的棋子,暗地里落下的那颗才不会引人注目。

而且高泰是谢云朗的岳丈,有他在内阁,谢云朗也算多了份保障。裴延始终欠了谢家一份恩情,虽然谢太傅从没说过要他还。

现在就等着看,徐器如何助自己达成所愿。

这章继续发红包,三更在十点到十一点之间。等更完一起发哈~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