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梅园里的故事(第2/4页)

呸!麻雀你等着!

来到树下,孟鱼这才发现粗壮的树干后面,有一棵超大的昙花。粗壮的枝叶和周边的昙花连在一起,形成昙花的海洋。

月下,昙花开始绽放,红色的花海像鲜血。

梅老先生解释说:“这是梅家老一辈种下的昙花,后来这一片都成了昙花。在Y市,这里的昙花最出名。我小时候记得看过花开,好像是白色,大概是我记错了。”

昙花一现,记错了颜色不足为奇。只是孟鱼看到,那棵最大的昙花正在往下滴血……

孟鱼指着昙花,道:“挖吧,底下有东西。”

梅老先生招招手,身边的保镖扛着锄头开始刨地。心里虽然害怕,但是他们也真的好奇。

再说了,还有“驱邪符”在身上。

几个大男人很快把昙花刨了出来,继续往下挖,一直挖到一人多深,突然“咚”的一声。

有个保镖的锄头碰在了硬东西上,听声音是金属。

月色下,土里的东西闪着寒光。

几个人把东西上的土拨到一边,发现是一口棺材。只是棺材很特别,不是平放,而是竖着放进土里。

而且,露出来的一面上满是黑色的长钉。

梅老先生有些激动,这就是害他们梅家百年人口凋零的罪魁祸首!

“挖出来!挖出来!我要看看棺材里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祸害我们梅家!”

几个保镖更加卖力的挖,棺材被抬了出来,放在银杏树下。月光划破云层照在黑色的棺木上,显得十分渗人。

孟鱼看着棺木,并没有魂魄附着在上面。再看棺木上奇怪的画符和黑钉,孟鱼猜测里面的人是遭遇惨死,之后被埋进土里。

魂魄不是被消磨的魂飞魄散就是投胎去了。

如果是这样,就不会造出如此强大的阴气。

孟鱼指指旁边的银杏树,道:“再挖这下面,下面应该还有东西。”

一个多小时后,果真挖出了另一具棺木。同样是朝下,同样是棺木上满是黑色长钉,但是这具棺材怨气冲天。

尤其是刚刚破土而出的刹那,孟鱼看见一股浓郁的阴气冒了出来。

孟鱼:“找到了,阴气来自于这具棺木。”

梅老先生激动得浑身发抖,“打开棺木!”

孟鱼摆摆手,“先不要。”

她看到一名身着湖绿色旗装的女子在棺木里坐了起来,正冲着这群人大笑。

女子长得十分漂亮,是明艳张扬的美,远远看去跟梅兰心有几分相似。她从棺材里出来,一步一步向前走,口中吟唱着久远的曲调。随后歪头看向孟鱼,竟然鼓起了掌。

“你是有真本事的,竟然找到了这里。”

孟鱼:“你是谁,为什么要祸害梅家?”

“祸害?”

女子大笑,似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直到笑出眼泪,“一报还一报!是梅家先祸害了我,我是来报仇的。”

张权西和梅老先生虽然看不见对面有什么,可是见孟鱼神色凝重,直到一定有厉鬼在那里。

梅老先生:“孟大师,你看到了什么?”

孟鱼:“之前有什么恩怨,不如你自己说来听听。”

女鬼指着梅老先生大笑,笑的十分凄厉,直到眼角流出血泪。

月亮被乌云遮盖,众人再看向棺木时,只见一名女子坐在盖子上。

众人吓得纷纷后退,张权西护着身后的梅兰心。

“你是谁?!为什么要害人?!”

“我是梅含香。”

梅老爷子一怔,她是梅家的人?

可是族谱上没见过这个名字!

见梅老先生愕然,梅含香大笑:“说起来,我是你的姑奶奶。没在族谱上见过我是不是?一切都拜那几个畜生所赐。梅家人对不起我,他们毁了我,我做鬼也不放过他们。”

梅老先生又气又怒,可是看到那两个奇怪的棺木,也知道背后怕是真的有冤情。

梅含香笑着,抚上旁边的棺椁,好似轻触情人的脸庞,回忆起过往。

“我生在上个世纪,是梅家最小的女儿。出生那天,满园的梅花绽放,香气溢满了整个梅家,父亲为我取名梅含香。自小,我相貌不俗,身体含香。父亲请来老师,教我琴棋书画。我年少成名,那时候梅家有女名含香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上门求娶的络绎不绝,父亲最终为我选择了本地的丝绸大户郎家。郎家小公子郎余弦相貌英俊,人品贵重,才华横溢,我俩自幼相识,算得上青梅竹马。结亲那天我永远忘不了,就选在我的生辰之日,也是满园梅香的一天。”

好久不长,郎余弦的父亲在外出谈生意时,不幸遭遇海难。郎余弦那时候年纪还小,不过十岁的年纪。家中长辈对工厂虎视眈眈,提出分配股权。

郎余弦的母亲连字都不认得,又怎么懂里面的弯弯绕,最终失去了丝绸制造厂。

梅含香的父亲十分喜欢郎余弦,暗中对他们母子多方照顾,但是不敢为他们出头。因为郎家现在当家人的儿子在京城为官,梅家就是一介商贾,真的惹不起。

梅含香的大哥梅良信提出来,希望父亲能够解除两个人的婚约,免得梅家受到牵累。

梅父很犹豫,这么做了,大家会怎么看待梅家?

可是梅含香的二哥三哥和伯父们连轮番劝说,明里暗里贬低郎余弦。后来就连出嫁的两个姐姐也回来吹耳边风,说他们的夫家对梅家有意见。万一郎家当官的那小子给梅家找点茬儿,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还说梅含香这般国色天香,就算进王府也能够资格了,嫁给郎余弦岂不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梅含香哭求,不要解除婚约,她只喜欢郎余弦一个人。

郎余弦也不知道哪里听到了风声,跪在梅父前恳求,给他五年的时间,他会挣得功名来娶梅含香。

梅家不缺钱,就缺个有功名的。

没有功名,始终腰背挺不直。

在梅含香的哭求下,梅父终于答应了给他五年的时间,金榜题名时,便是他俩的成婚日。

郎余弦的父亲有一位故交好友,是当时有名的才子。郎余弦背上行囊远赴他乡,跟着这位叔伯求学。

一晃五年过去了,梅含香到了十七岁,生的是人见人爱,当得上沉鱼落雁一词。郎余弦也在学业上小有成就,只是时局动荡,考试时间不定。

可惜这一年,梅父生病故去,梅家大权掌握在了梅含香大哥梅良信手里。

这一年是多事之秋,八国联军打入京城,太后她老人家匆忙之下带人南下,正巧路过此地。

梅家与丝绸大厂郎家保持着面子上的关系,但私底下暗暗较劲。梅良信认为,梅家哪一方面都胜过郎家,唯独就差了个靠山。要是自己的儿子也在京城当官,郎家自然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