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被人贩子拐走的孩子(十四)

如果自己没亲哥,那么庶兄好歹也有一半相同的血脉,也是自己的哥哥。

这些好处自己用不了,给庶兄也无所谓,到头来都是为自己家里好。

可是自己有亲哥,还是两个亲哥,好东西给他们用还嫌不够呢?

孙怡佳又不是傻了,才会把好处给异母兄长,养大他们的心思。

让他们有底气,和自己的哥哥争斗,害对自己很好的亲哥。

甚至在姨娘的挑唆下,和自己的母亲争斗,好把姨娘扶正,让他们也成为嫡子,提高他们的身份。

地位高的大人物,不兴把小妾扶为正妻这种事,可是自家只是商人。

一个地位不高,不需要太顾忌面子的商人,对于这方面真没那么忌讳。

就算不会让母亲病逝,让小妾起来当正妻,只是把小妾扶成平妻,或者把管家权交给妾室。

对于孙怡佳母女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因此孙怡佳一定要,趁着爹爹心里还觉得,这个机会是女儿争取来的。

对这个为家里获得利益的女儿正满心疼爱,一心准备把名额给自己的嫡子,完全没有考虑过,两个庶子拿到这个名额的可能的时候。

让他亲口确定下来,这个名额要给自己的哪个哥哥,有娘亲做见证,肯定保证自己亲哥的利益。

将来不怕他在姨娘的枕头风下改变想法,也能让两个庶兄,还有他们两个的姨娘,不要打什么不该有的小心思。

“嗯——,”

孙父倒是没想到,女儿一个小孩子,心里竟然有这么多打算。

这个时候,刚刚得到消息的他,没有受到过别人意见的影响,心里是真的想把名额给两个嫡子的。

听到孙怡佳这么问,自然就考虑了起来,看哪个儿子得到这名额,可以利益最大化。

“给宣礼吧,你三哥的读书天赋不错,进了国子监磨炼几年,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考上举人。”

仔细想了一下,考虑到长子宣仁将来要继承家业,从小到大也是往从商方面培养。

现在就算去了国子监,估计也只是于人脉方面有用。

反倒是三儿子宣礼,虽然也是嫡子,但已经有了优秀的长子的情况下,他是没什么继承家业的希望的。

平日里在读书方面,也是下过不少功夫的,只不过正常情况下,也就是勉强有个秀才的本事。

现在把这个机会,交给三儿子,在国子监进修几年,顺便在科场磨炼上几次,说不定还有机会能考上举人。

将来就算不能继承家业,也能通过结交下来的人脉,给自己运作一个小官出来,就算想要经商,他也人脉也能对他有不少的帮助。

如此一来,两个儿子都未来可期,他的心里也能觉得安慰一点儿。

至于两个庶子,毕竟是亲生儿子,作为父亲,他倒是也不会亏待他们。

将来分家的时候,他也会多多少少会多给他们些银钱,再一人一个小铺子,只要他们认真经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还问题的。

只不过嫡女用命拼来的机会,在嫡子也适合的情况下,就不能给这两个儿子了。

妻子一向持家有道贤惠大度,在怀孕的时候,也主动为他纳了美妾。

长子稳重三子端方,小女儿也是聪明伶俐,孩子们对他这个父亲也孝顺听话。

他的家业也不大,经不起孩子们胡乱折腾。

那两个庶子,还是安安分分的生活就好,从一开始就不要有别的小心思。

“嗯,三哥很聪明的,无论去哪里都能过得好。”

对于孙父的决定,孙怡佳也很满意。

两个哥哥都是亲哥,对她的态度虽然因为性格有些不同,却是同样的疼爱。

她也是希望,两个哥哥都能过得好的。

将来分家,大哥作为长子能够继承七成家业,三哥得到这次机会,向着官场奋斗就不错。

“宣礼吗?赶快把这件事告诉他,让他收拾一下,去国子监读书吧。”

“去了那里,说不定能多结交一些人脉,将来他的婚事,也能更顺利一些。”

孙夫人也怕,时间长了丈夫的心思,被妾室的枕头风动摇了。

毕竟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单论容貌,她还是不如那两个妾室的,更不用说她的年龄,比那两个妾室大了几岁。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还是让儿子尽快收拾一下,早日去国子监就读,绝了他们的小心思。

“嗯。”

孙父嘴里含笑看了一眼妻子,看出了她的小心思。

毕竟多年夫妻生活,他对妻子还是了解的,对方为了儿子考虑也是应该。

甚至若非孙怡佳是个孩子,孙父不觉得她会想那么多,把她的话当成了单纯的好奇。

再过上几年,就算是同样的话,他也是可以听出,话语中对嫡亲兄长的偏颇的。

不过他本就属意嫡子,不愿养大了庶子的心思,闹得家宅不宁,自然不会阻止妻子对三子的关心。

因着商人位卑,家中一般嫡庶之别不是特别大,人际圈子中不乏有人庶子上位。

他那两个儿子,随着这几年年龄渐长,结交了一些庶子朋友,可是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

就连那两个妾室,也在儿子的意思下,言语间也透露了几分试探的心思来。

刚好借着这件事,警告一下他们,让他们知道一下什么叫做庶子本分。

这两个孩子,以前都是好孩子,就算因为身份问题有些不满,也能够理解。

现在有了别的心思,也是被坏朋友带坏了,才会想要败了大哥的名声,和大哥抢家产。

这心思实在是不该,不过毕竟也是亲儿子,只要警告一下他们,再好好教一下,还是两个好孩子。

或许在孙夫人还有孙怡佳眼里,这两个庶子,远远无法和两个嫡子相比。

有什么好东西好机会,肯定也更愿意给,和自己血缘更近关系更亲的那个人。

可是对于孙父来说,五个孩子都是他的骨肉,只是对嫡子更加器重一些而已。

现在看到两个庶子学坏,他也心里多多少少也有些落寞,孩子们也都长大了,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为了能让四个儿子,接下来能够互帮互助的活下去,他可不能纵容两个庶子的歪心思。

否则,就算老大和老三一开始能够包容,时间长了迟早会看他们不顺眼,到时候能有什么好的。

恰好这次有一个天大的好机会,是小女儿给家里争取回来的。

他就顺着女儿和妻子的意思,不对外通知,直接把机会让给老三,根本不给老二和老三留下丝毫动心眼的机会。

通过这件事,让老二和老四知道,想要什么自己去努力,他这个当爹也可以支持一二,别打其他不该有的心思。

老三的机会,是小五给他拼来的,给她的嫡亲兄弟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