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亭州策(第3/5页)

岳欣然向来实诚,北狄军国大事,她手中情报有限,说是“姑且”的分析,就是“姑且”的分析。

“吴先生所问之事……其实极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一场战事,可与历朝历代的北地战争做一个对比,纵观历朝,能与北方蛮族的强大政权对抗的,皆是一统华夏的大王朝,而今的天下,魏、梁、陈并治,我大魏以三分之一的地域去对抗北狄,可能还要同时对抗梁、陈,这便是最大的挑战。”

地盘少,相应的经济与人口便少,相当于以三分之一的力量去对抗一个铁了心要南下的北狄,还要防备梁陈的侵袭,所以岳欣然才说,十分艰难。

岳欣然却并没有因为这判断而有丝毫气馁之色:“只是,反过来亦看这三载战争,北狄亦未足够果决,才致战事胶着,足见其内亦有不同声音……我大魏亦全非斡旋的空间。”

换岳欣然来看,如果北狄要是力量统一、足够有魄力的话,这三年里,早已经大兵尽出,深入大魏腹地了。

封书海问道:“先前军中亦有主攻派提议,应先倾举国之兵北上踏平狄人王庭,彻底排除北患,小陆夫人以为如何?”

岳欣然:“以我来看,不如何。若是要依此计,在数年内平定北患,必要倾国之力才能办到。所谓倾国之力,就是要将大魏开国三十年来轻徭薄赋积累下来的所有家当全部投进去,加赋百姓、重兵屯戍北疆……平北之后,则国内必定哀鸿遍野民怨沸腾,届时陈或梁,不必费吹灰之力,便可踏平魏地。提此计者,实是短视之极!”

彻底消灭北狄当然是一个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的命题,可是看一看客观环境,如今的大魏,有这样的条件吗?前前朝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为彻底扫平北患,在天下归一的前提下,倾五世之积累,内用经济,外用名将,亦花费了十数年,更在诸多因素积累下,最后拖累得国内民不聊生内乱频生,天下动荡不安,晚年不下不罪己诏以平天下之怨。

现在的大魏,有那位帝王的条件吗?

不讲客观规律,只讲主观愿望,都是在耍流氓,这种人,适合写话本,不适合混朝堂。

封书海道:“那小陆夫人计将安出?”

岳欣然笑道:“封公那谏表中不是已然道明了么,亭州应新设都护府,军政合一,尽量经略一地之力,内修政事,恢复亭州本地的生机,外联诸蛮,草原上对北狄蛮横而心怀怨愤之族并不少——以一地之力,联合所有可以联合的外部力量,如此方能力拒北狄,保持对峙之势。

至于大魏其余的赋税与兵士,应当蓄而不发,纵梁、陈有变,亦可应对;在此对峙的过程当中,北狄亦难免政事动荡,一旦其有势弱之兆,便应果断倾力踏平草原,配合北地之力,彻底扫除背后大患。”

然后她的神情流露出一种勃发的豪气:“封公,此局固然是极为难解之局,可反过来看,如果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大魏还能荡北狄……”闻言,封书海不由朝她看去,岳欣然微微一笑:“那征东平南,天下归一,亦指日可待啦。”

天下归一,那是大魏、大梁、大陈数代帝王的共同梦想。

望着封书海,岳欣然微微一笑:“故而,大魏一统天下须看亭州,亭州要拒北狄要看封公。”

在岳欣然看来,封书海能够以亭州一地之利,苟住北狄,不让对方做大做强,不让对方拖累大魏的全面发展,就是在为大魏的天下一统做最大的贡献。

这就是岳欣然为封书海想到的奏对之策。

一室灯光,阖屋寂然。

封书海与吴敬苍皆是听得久久未能回神,屋外忽然传来啪啪鼓掌之声,然后一个面色白皙、眉清目秀的中年人推门而入,他笑叹道:“好一个‘大魏一统天下须看亭州,亭州要拒北狄要看封公’!”

吴敬苍看到来人,不由吃了一惊,连忙随封书海起身见礼:“吕中官。”

岳欣然心中亦微微一惊,原来此人就是此番来请封书海的那一位天子近侍了?

大魏宫闱之内,宦官自然也有不同的品阶,但立国之初就有规定,这品级对内不对外,是以时人皆称为中官而不带品阶。

对方代表景耀帝亲至,岳欣然自然不能失礼,也跟着见了一礼,说来,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一位宦官。对方看起来眉目平和,倒不似后世宣扬的那样张牙舞爪。

吕中宫客客气气回了礼后,对封书海一笑:“这位就是陆六夫人吧?果然不愧是岳太宰之女。”

岳欣然听到这个称呼不由微微一怔,老头子当初乃是罢官而去,可是,听到这位吕中官的称呼,竟似也一般恭敬,并不似世人那般称老头子为崖山先生。

封书海向吕中官点了点头,才长长吐了一口气:“以一地之力对抗北狄,小陆夫人给封某出的难题不小啊……”

此去亭州,不只关系到大魏对抗北狄的局势,更是关系到大魏一统天下的大局,封书海如何不觉得肩头沉重。

吕中官只哈哈一笑,封书海却向岳欣然点头道:“小陆夫人,你不若与我一同前往亭州吧。”

岳欣然一怔,吴敬苍也是吃了一惊。

在吴敬苍看来,这是陛下亲笔点了封大人往亭州上任,还有中官一同随行,封大人带上岳娘子,又并非亲眷,这可怎么解释?

封书海若有所指地道:“小陆夫人,你把益州清茶也一并带上。”

岳欣然不由吃惊道:“您的意思是——”

她权衡片刻,一看旁边笑吟吟的吕中官,还是摇头道:“多谢封公好意,此去亭州事关重大,不可因为陆府一家之事而横生枝节……”

封书海却笑道:“我可不是为陆府而有此提议。”然后他向吕中官拱手道:“如今中官可肯信我先前所言,益州筹谋,小陆夫人居功至伟,亭州此行,小陆夫人可为参赞。”

岳欣然听得分明,恐怕先前自己提及杜豫让报复之事,就已经让封书海生出想让自己到亭州去的心思,这不只是所谓参赞亭州之事,更是为了陆府争取更大的政治空间,在陆府如今明面上没有男丁的情况下,封书海稍带上她,已经是担上了莫大的干系,所以,他才会请这位吕中官来旁听自己方才那一番剖析——这样的恩情,真不知该如何报偿。

吕中官笑得和气:“圣上朱批只命封大人立往亭州,并未说不让封大人带上幕僚谋主,路上不耽误行程就行,封大人太过小心了。”

这一番回答亦是巧妙,“幕僚谋主”四字,便算是给了岳欣然明面上的身份,至于,回头若是出了什么岔子,这位吕中官亦可给出另外的解释为自己开解,这些宫廷斗争中生存下来的人,不知多么滑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