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亭州伯乐”(第3/3页)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陆膺幽幽地看了她一眼,放下餐盘,又短吁长叹。

岳欣然扶额:“说吧,你想做什么?”

她不相信陆膺这般作妖会没有图谋。

陆膺眼前一亮:“你旁边的厢房还空着!”

岳欣然:……

她很快将餐盘中的东西吃完,然后起身道:“都官上下可用之人能组成一支执行的队伍,但目下远远不够,我还需要能分担的左右之人。”

有了执行的队伍,也要有决策的团队才行,好比,原来是一个没有四肢的人,现在渐渐把双手组起来了,可也得有个大脑去指挥这双手才行,终不能事事要靠岳欣然自己,黄云龙与邓康各有所长,却都不是擅长处理政事的长才,而岳欣然眼前还有一桩更急迫的事,需要专业人士。

陆膺一大早虽是来撒娇的,听到正事却也端肃了身形,皱眉道:“这样的人,在亭州怕是不好寻觅。”

岳欣然点头,老实说,都官体系能拉出一支不错的底层官吏都已经让她感到松了口气,毕竟,所有的政令最后都是要到他们手中,他们才是面向所有百姓的第一线,所以岳欣然不惜耗费大量精力,一一面见、亲自筛选,就是要向他们清晰地传达一个理念:镇北都护府与原亭州府衙不同。树立起他们对于镇北都护府的信念。

花了这样大的力气准备封闭集训,既有其意义,亦有其无奈。

又一场春雨下过,一场比一场金贵,不论是赈灾,还是农时,都经不起耽误。

赈灾还好,岳欣然已经有了十分稳妥的想法,但农事之上,她必须要寻到经验丰富的臂助之人。

陆膺也是同意:“农桑上头,确实颇为复杂,只是这样的人……”亭州怕是多投奔了那些世家豪强,这急切间,上哪里去寻?

陆膺思索道:“对了,朝廷最新的消息传来,益州州牧定了,是位姓乐的大人,似乎原本是封大人的心腹幕僚,不若,请他自益州荐一妥帖之人?若是快马加鞭,没准会和家中的回信一道而来。”

此事岳欣然虽然有过揣测,毕竟,景耀帝亲自带走了封书海,显是有大用,在益州州牧的人选上,封书海必然会有一定的影响力,以保证益州的政局不会发生大的变动,但终究不如亲自听到这消息来得踏实,至少益州那头,一切都会继续如故,不论是封书海的心血,益州百姓的安宁,还是陆府扎下的根基,都有了保证。

岳欣然却摇头道:“农桑不比其他,一地有一地之情,譬如益州,风调雨顺,谷黍、稻麦、桑麻俱可种植,实是天下有数的丰饶之地;但亭州,往北是草原,往西是大漠,,有少雨之地,也亦临河之处,有狭小平原,亦有高山之地,地貌多样,气候与益州截然不同,一应农事所需的农种、农具、农时安排怕是全不相同。纵是益州那头熟知农事的人来了,一时间,怕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陆膺听得渐渐皱眉,农事上头确实是复杂,但这样一来,就必须要在亭州本地寻找一个多年从事农事之人……何其困难!

可他看到岳欣然的神色,心中一动:“你已经有了人选!”

阿岳这般聪慧,定是有了谋划。

岳欣然摇头失笑:“我来亭州才多少时日,认得几个人,哪来人选?”

陆膺就更觉得奇怪了:“那你要如何去寻这样的人?就算寻到了……要将这样的人请到镇北都护府,怕也要费神。”

岳欣然笑道:“我寻不到,却知道找谁可以帮忙寻到。”

陆膺简直好奇到了极点:“帮忙?哪一位,竟能帮上这样的大忙!”

这样的亭州伯乐,非但要好好结识,认真谢上一谢,说不得兵事上头,也可以请对方帮上一帮,比如介绍些军将?啧,阿岳还说她在亭州不认得什么人呢……

岳欣然微微一笑:“方功曹。”

陆膺刚喝了一口水,差点没呛出来:“谁?!”

岳欣然笑得悠然:“都护大人没有听错,就是方功曹,被斩首的原亭州州牧方晴的心腹,方文方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