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第2/2页)

宏煜没搭理,随他去,等睡了一觉醒来,偏房竟已人去楼空。

宏敬宗留了张字条,说临时有急,务必要走,改日再来看他。

宏煜笑得前俯后仰:“三叔诶,好歹让侄儿送一送啊!”

倒跑得比兔子还快。

——

宏敬宗溜之大吉,留下一个烂摊子还未收拾。

衙门众人闻得宋敏身世,有的作壁上观,有的退避三舍,纷纷疏远,不与她来往。宋敏心无杂念,照常在典史厅办公,照常与同僚们说话,人家不理她,或给白眼,她自己笑笑,也不在意。

这日下午她正往县丞廨去,穿过大堂后院,瞧见两个书吏正在相互推搡,一个说:“上回便是我替你去的,这回该你替我了。”

另一个说:“大人上次分明叫的就是你,何故推脱给我?反正我不去!”

“你跟宋先生来往最多,我又不熟!”

“呸,什么来往?你不要乱说!”

宋敏心下了然,正欲开口,这时看见梁玦从后面缓缓走近,盯着那两个书吏,冷声问:“你们很闲是吧?”

“梁先生……”

他目色阴沉:“脚上穿金鞋了,还是大人叫不动你们了,不如二位歇着,我去传话如何?”

“不敢不敢……”

宋敏心里静静的,提步上前,那二人见了,忙说她来得巧,宏知县正找她谈事。

宋敏点头应下,转而望着梁玦,开口打了声招呼:“梁先生。”

话音刚落,他转头走了。

——

曹克恭拿着六房主事的呈文来找宏煜。

“大伙儿对近日的流言十分困扰,已经影响日常公务,因而想请大人拿个主意。”

“搁这儿吧。”宏煜看也没看:“等我有空再说。”

曹克恭迟疑片刻,不便多言,放下呈文离开。

又过一日,县里的乡绅们相约来到衙门,也因此事要找知县施压。

“请各位老爷在小花厅稍等,”宏煜吩咐童旺:“我这里有事,忙完便过去,你且好生招待着,上最好的茶。”

“是。”

说着搁下笔,又吩咐书吏去把赵意儿、曹克恭、六房主事和幕官们都叫来。

小花厅就在签押房隔壁,这边的窗户开着,幽凉凉,风吹得纸张作响。他把昨日的呈文粗粗看过一遍,与心中所想无异,于是笑了笑,这时众人到了,乌压压地立在厅内。

宏煜起身绕过案桌,目光扫下去,点头说:“你们的意思我都知道了,要让宋先生离开衙门,我也不是不同意。”

他回身拿起一叠案牍,是衙门里誊抄留存的过往公文。

“只是她走了,你们需得推出一个人来,能及得上宋先生十之六七即可。”宏煜说着,将文书拍在六房主事的胸前:“好好看看,谁有这个本事,此刻便站出来。”

厅内静静的,半晌才有人开口:“回大人,我们并非质疑宋先生的能力。”

宏煜道:“在衙门里做事,我只看能力,不论其他。”

“宋先生出身风尘,如今人尽皆知,我等公门中人岂能与青楼女子朝夕共事?传出去起不荒谬?衙门威严何在,百姓如何信服?”

“她已经为朝廷效力了十年,过去十年还不够让人信服吗?”宏煜眉头拧起:“青楼出身,至刑幕大席,如此传奇,满天下官署也找不出第二个来,我捧着供着还唯恐不及呢!”

“大人,我们也是为了衙门的声誉……”

“你前日抱着妓.女吃酒时怎么没想过衙门的声誉?”

“……”

宏煜从他们身边一个个走过,左臂伤着,端在腹前,目光一个个掠过,脚步来来回回。

意儿呼吸滞住,心跳沉沉,听见他道:“你们诸位都是读书人,其中不乏学幕出身,何为幕?能明习律令、灼知情伪者为幕,机牙足以应变、智计足以解纷者为幕!看看你们手上的驳案文书,谁能如宋先生这般周旋于上级衙门,既坚持意见,又留下转圜余地,严丝合缝,字字老到!有谁?你?还是你?”

没人吭声,大气也不敢出。宏煜目色凌厉地瞪他们几眼,晃到窗前,扬声骂道:“我好容易得来的人才,她走了,你们上哪儿给我找一个去?!更别说人家乃赵县丞私幕,拿的是赵大人的佣金,不吃朝廷俸禄,用不着公家一个钱,要走要留与你们何干?!多管闲事!”

意儿悄悄抬眸,见宏煜叉着腰,冲那窗外滔滔不绝:“亏你们还读过圣贤书,不想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倒是成日家钻于坊间流言,盯着人家那点儿秘辛,如市井小民般目光狭隘,丢不丢人呐?这会儿还敢把手伸到我面前指指点点,究竟谁才是知县?要不我把位子让给你们得了!”

意儿目瞪口呆地望着他发脾气的背影,想到隔壁乡绅们此刻的表情,实在没忍住,“噗嗤”一笑。

宏煜骂完,回到案前吃茶,然后冷眼瞥道:“你笑什么?”

她忙绷住:“大人之言振聋发聩,下官醍醐灌顶,所以高兴。”

“这还用你说?”宏煜扫她一眼,又问众人:“还有事吗?”

“没事。”

“那就下去吧。”宏煜搁下茶盏:“方才笑了的留下。”

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