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实在的太子妃(第2/2页)

“好!”

两人立刻更衣,披了大毛衣裳出门,许京华看天阴阴的,嘀咕道:“莫不是要下大雪?”

“也该下了,今冬还没怎么见着雪花。沈维上表说,今年幽州雪大得很,都要闹灾了,要是能往京城这边分点就好了。”

“闹灾?是不是又冻死牲畜了?哎,段弘英怎么样了?你怎么再没提过?”

刘琰深深后悔自己提起幽州,叹道:“我提他做甚?给自己添堵么?”

许京华斜着眼睛瞪他:“再瞎说我不理你了!”

刘琰忙握住她的手,说起段弘英近况:“父皇早就册封段弘英做段部大单于了。但段部不服他的人不少,这几个月一直内乱不断,还有些不服他的部属,干脆迁向草原深处,不想今年冬天雪大,太过寒冷,他们没办法,又回到幽州……”

段弘英拿出大单于的气度和心胸,好好安置了这些部属,对段文振一脉也没有赶尽杀绝,只杀了残杀手足的段文振次子,其余诸子随他们想往哪里迁徙,一概不管。

幽州府城因为段家这些人的迁走,倒是平静安宁下来,沈维顺势掌理政务,委派县官、宣讲新法。

“等下,那幽州都督呢?皇上只封了段弘英做大单于,幽州都督是谁?”

“自然是段翱。他们保下了段文珍的子孙,还把段弘英养大,在段部的人望远比段弘英要高,而且段翱是在战阵里长大的,幽州防务交给他,父皇也放心。”

这倒也合乎情理,许京华走了几步,又问:“段弘英成亲了吗?”

刘琰没想到她会问,但她能这样坦然地问出来,显然心中早已不再介怀,刘琰彻底放下心,点点头:“娶了他那个未婚妻,”

许京华以为他说完了,欣慰道:“挺好。”

哪想到刘琰接着说:“还有连部单于之女,和另一个大部族首领的女儿。”

许京华:“……”

“他也没办法,为了尽快稳定部属,只有多方联姻。”

许京华:“……”

刘琰捏捏她的手:“怎么了?很意外?”

许京华叹口气:“嗯。算了,不关我们的事。”

刘琰顺势转移话题:“一会儿见了父皇,你先谢恩,然后我说端王大婚,我们作为长兄长嫂,想亲自去贺,如何?”

“好。”

两人商量得挺好,可是到了庆寿宫,皇上却还没来。

太后看一眼天色,打趣道:“你们两个这时候过来,不是蹭饭来的吧?”

许京华顺杆爬:“是啊,娘娘让不让我们蹭?”

“我这儿可没什么好吃的。”

“我们不挑,娘娘吃什么,我们吃什么!”

太后笑话孙女:“看你这点儿出息,今日皇上不是特意赏了你么?怎么还要赖着我?”

“父皇赏的是物件,又不能吃。”许京华说到这儿,突然想起来,“不过里面有几块好玉,等我下次拿来给您挑。”

太后失笑:“我要来做甚?你自己留着戴吧。”

“娘娘也能戴啊!过些日子不是又要娶新妇了吗?”

祖孙两个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刘琰便只坐在旁边含笑听着,直到外面来报,说皇上来了,才起身迎驾。

皇上进来,看见太子太子妃在,太后满脸是笑,便道:“我远远听着庆寿宫里有笑声,就猜是太子妃在,果然。”

许京华笑着给皇上行了一礼,道:“这宫里只有儿臣话多,娘娘总嫌着儿臣呢。”又说,“还没谢过父皇赏赐,儿臣瞧着也太多了些,正说给娘娘拿来挑挑。”

“给你的就是给你的,娘娘这里不用你惦记。”皇上一指身后,“我给娘娘带来了。”

徐若诚果然叫人抬着个箱子进来,太后道:“我用不着……”

皇上说了和许京华差不多的话,“怎么用不着?过几日端王妃进宫,您不得给赏赐?再过两个月新年,您多了两个孙媳妇,还有两个小皇孙给您磕头,哪个不得赏?”

上了年纪的人最喜欢子孙满堂,太后听了这话,心中欢喜,便笑纳了。

许京华则和刘琰对了个眼神,刘琰顺势提出要去端王府喝喜酒。

皇上虽然对刘瑜恨铁不成钢,但太子愿意友爱兄弟,他还是高兴的,便当场答允。

许京华紧接着说:“我们顺道还想去看看小琨儿,叔父说他会叫娘了!”

“去吧去吧,难得出宫一回,多转转再回来。”皇上答应得很爽快。

于是许京华在嫁进宫三个月后,终于第一次迈出了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