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兴(第2/2页)

“大伯,垃圾桶得多买几个了。”刚吃过午饭,杜善薇撑着伞在人群中穿梭,手中提着保温杯来到他们自己设立的“咨询台”,见伞下的杜积明正在喝水,就低声说了一句,说完还看向地面,只见地面上有着零零碎碎的垃圾,而竖立在路边的两个垃圾桶早已积满。

今天来的游客出乎他们的意料,还是比较多的,差不多有两三百人,她还见到部分熟客。

“是得多买几个,现在先用几个竹筐应付,薇薇,你回村委用电脑打印几张写着‘垃圾筐’的白纸出来,我这里先叫人去把垃圾给倒了。”杜积明很快就安排好。

从去年开始,全省就开展轰轰烈烈的“美丽乡村”工程,各村都能有一笔经费,用于购买垃圾桶、建造焚烧炉、聘请保洁员等,南山村也不例外,以前的垃圾是各家自己处理,不是烧了就是自己掩埋掉,现在每人每月上交两元的垃圾费,垃圾就统一有专人处理。

杜善薇应了一声,她倒是不用去村委办公室,直接在家里打印就行,前不久为了方便,她买回一台彩色打印机。

忙完垃圾的事,他们村干部还不能闲着,因为时常会有小状况发生,不是村民听不懂普通话,就是游客一个劲地朝他们抱怨山上的路太难走。

“不是我说,你们这里的杜鹃花是好看,就是山路太难走了!你看你看,我还摔了一跤,手臂的皮都破了,这个算谁的?你们这是什么旅游景点,什么基础设施都没有!”这位中年阿姨眉梢吊得高高的,杜善薇他们尚未反应过来,她一连串的话语就率先冒出来了。

杜善薇眨眨眼,和妇女主任黄秀珍对视一眼。

黄秀珍立马回道:“靓女,我们这里本来就不是旅游景点,我们还纳闷呢,就发了个朋友圈,结果来的人那么多!”一副茫然的模样。

“不是旅游景点?怎么回事啊,难怪我总觉得怪怪的。”中年阿姨挑眉,又看了下周围的人群,特别是大榕树底下正在赤脚泡水的人,大声道,“你们要去找投资啊,一定要把基础设施搞好,要不然人家来了一次就不想来第二次了。”

大概是这位阿姨本来就没有胡搅蛮缠的打算,所以和黄秀珍说了几个来回就罢手,走之前,杜善薇特意观察了下,发现她临走之前在村里的一户家里买了两只杀好的土鸡,又分别到不同的摊位买了十几斤耐放的干菇、两瓶蜂蜜和部分新鲜的青菜,也不知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三天过去,除了第三天,前面两天来的游客不少,村委收集到的意见都是快点做好旅游的基础设施,说这里风景美东西好吃,就是山上的路不好走。当然,还有部分游客觉得这才是原汁原昧的生态美景,要趁着没有被开发之前多来几趟。

事后,杜善薇他们去村民家里问了下情况,回来一统计,发现家家户户多多少少卖出了一些东西,收入少的有几十元,多的上千元,比如大伯家,他们家和村里两户做饭手艺好的人家一起搭棚卖快餐,竟然是收入最高的。还有,村里的蜂蜜和山茶油都卖脱销了。

此外,第一、第二天真的有人在村民家里留宿,他们觉得一天看不完南山村的风景,特别是杜鹃花,就想着再拍多点照片。这部分人几乎都是摄影爱好者。

杜善薇还记得有人要留宿时,杜积章找到自己结结巴巴地问,“三妹,那我应该收他多少钱啊?他就住一晚,想在我家吃早饭。”完全没想到会有人留宿啊。

“我也不大懂行情,镇上没有旅馆,县里和市里的酒店住一晚的一般是一百元多一点。”杜善薇努力回忆,这几天事情太多,她都快晕了。

“那就收五十,包他三餐。”杜积章不管了,说完后就急匆匆走了。

之后,杜善薇听说有人留宿的家庭大都是收这个数。

村民们喜气洋洋,杜善薇同样高兴,她家也卖了近千元的东西,杜奶奶高兴得眼睛都在冒光。

看来,是时候写份报告上交了,看能不能引来政府或土豪的投资。与此同时,她种下的百香果苗生长迅速,又要开始施肥。至于去年在自家院子种下的两棵,因为当初留着主蔓,现在已经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