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2/5页)

像是灾区民众在危险的时候看见解救他们的军人一样,僵尸不会说话,但他眼神疯狂暗示英叔。

快把那个不肖子孙带走。

英叔:“……”

活久了果然什么都能见到。

又看压制着老太爷的两个小僵尸,两个小孩儿的气息更好了。

兼之祝小姐会救人,会不过亲缘身份处罚作孽的僵尸,虽则看起来性子跳脱行事不按常理,但本性还是良善的。

便对祝央越发认可。

于是英叔看了祝老爷一眼,画了个符咒定住他的行动,便冷漠无情的转身没理会对方的诉求了。

祝老太爷:“……”

这时祝央却道:“爹,把扶灵队伍里的人全都叫过来。”

祝老爷奇道:“怎么了?乖女。”

“前天晚上在义庄的时候爷爷醒来还没有牙齿的,指甲也被我修了,按理说他是不可能咬伤三姨娘。”

“但您刚刚也看到三姨娘那两个血洞了,整齐尖锐,根本不是爷爷之前那口快掉光的牙齿能咬出来的。”

“没有鲜血补给,怎么可能一夜之间长出那么利的牙齿?咱们回来的一行人里,绝对有人有二心。”

祝老爷和英叔听了均是一愣,然后立马反应过来。

一开始他们看到托盘上的牙齿和指甲,只当祝老太爷吸食三姨娘的血液长出来的。

却因为事件已经解决,一下子忽略了一个环节。

那就是祝老太爷一个牙齿掉光的老年尸体,在没有吸食三姨娘血液之前,是怎么做到凭空长出牙齿的。

僵尸鬼怪的生长发育也得遵守基本法好吧?没有人为催生,光靠汲取日月精华,怎么可能这么快?

于是经祝央一提醒,两人立马就明白了这点。

英叔道:“对,那人应该就在送葬队伍里。”

“动物的血不行,这么快长出獠牙必定得是人的鲜血。”

“也不可能是随身携带,人可能闻不到血袋的腥气,但绝对瞒不过僵尸,如果随身携带的话,很可能会被僵尸群起而攻之。”

“只有第二天咱们离开之后,我已经用符纸封住了僵尸,那人才敢放心大胆的割开皮肤,以鲜血喂养祝老爷。”

至于这个时机,毕竟赶路一走就是一整天,路上修整的时间不少,周围的人吃饭的,找地方如厕的,总会走远。

有心人主要再转移剩下几个人的注意力,看似不可能,其实破绽多得很。

祝老爷闻言大怒,让管家立马将人全召集了过来。

果然在一个护院手臂上发现了一条割痕,那护院连连喊冤。

并且料定祝老爷不敢将老太爷尸变的事情张扬出去,于是跪下狡辩,并且煽动周围的人——

“老爷您家里明明现在有事,咱跟您一路回来,走一步都是风险,这会儿连三姨娘都遭了罪。”

“您不说安抚大伙儿,还单凭一个道士一句话就对我们要打要杀,您这是逼着咱们去死了。是不是咱们兄弟死光了,老太爷这事儿也就瞒下去了。”

他这么一说,周围果然有人动摇。

但祝老爷能打下这么大份家业,自然也是个人物,并且这个年代可并不是那么讲究人权的。

尤其还是在乡下这种宅门家庭。

于是祝老爷放话扶灵回家的家丁护院佣人们人人重赏,并且搜这家伙的身体和行囊。

一个活人,不可能毫无根据的干这种事,严格来说他自己本身也是会承担风险的。

并且一般人连僵尸是不是真实存在都不确定,哪儿会明白这路数?自己还得体验切肤之痛。

要么仇怨,要么求财,要么受到胁迫,只要有别的理由,便不会毫无破绽。

果然,带人去搜房的管家从这个家丁的包袱里搜出一大笔金银财宝。

那些钱财由一张像盖头一样的红布摊在祝老爷他们面前。

家丁就瘫软了下去,连忙磕头求饶命,并不用问便交代了一切——

“就是在义庄那晚,那天晚上小姐心善,自行守灵让大伙儿去休息。”

“我们守在外面烤着火打盹,半夜小的内急,便钻进树林里解决,回来的时候就碰到了鬼打墙,怎么都走不出来啊,然后一个人影出现在我前面,让我明天找机会以血喂养老太爷,不照做就要我的命,照做的话就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接着那人消失,周围的路也出来了,地上多了这么一摊金银。小人也是一时猪油蒙了心,老爷,老爷您一定开恩呐。”

祝央上前翻了翻这堆金银,做工非常精良,但成色老旧,已不复鲜亮。

当然,这并不多影响它的价值,拿到外面如果有好的出手路子,自然是一大笔财富。

再看看下面那块红布,也是几近腐烂的样子,那家丁不敢留下痕迹所以也没有扔。

祝央道:“这怎么跟坟里抠出来的陪葬品一样?”

那家丁一听,脸都吓白了,不过财帛动人心,真是陪葬品,一般人介意两下,估计还是会照拿的。

只是这话一出来,祝老爷和英叔也脸色变了,有种果然如此的巨石落地之感。

见祝央看过来,祝老爷想了想,还是什么都没说。

挥了挥手,让人将那家丁带了下去。

祝老爷道:“时间差不多了,送你爷爷入土为安吧。”

讲道理,某种意义上来说,祝老爷也是心大,这会儿老子都尸变了,他仍旧不采取别的解决方案,打算按照原定计划,把一只吸过血的僵尸活埋。

祝央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这么不知变通。

但看他对女儿的开明,也不像是那种老顽固。那便是有别的理由了。

英叔闻言点点头,对大宝二宝使了个眼色。

主持送葬之类的事师徒几个是做惯了的,轻车熟路。

祝央跟在祝老爷旁边,按照小镇这边的习俗来了套流程。

折腾了近一个多时辰,才将祝老太爷的棺材抬到了已经选好的风水宝地。

坟冢已经挖好了,不单如此,周围还在特定的方位贴了符纸,而且落棺的下方还垫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祝央不懂的巨大符文。

祝央就是不懂丧葬风俗这套,也看得出祝老太爷这便格外讲究,并且不是彰显风水和富贵的讲究。

今天镇上来参与送葬的人不少,还大都是有头有脸的乡绅富户或者小镇官员。

不过因为英叔在这里素有好名声,所以对于这场法事也没人提出异议。

只当时祝央豪阔,特意强调祖先抱有后代的风水格局而已。

吉时到,英叔做完法事,便开始落棺下葬。

一切原本头顺顺利利的,就在这时候,变故出来了。

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里面阴风阵阵,像是暴雨要降临时乌云遮天一样。

而且这还不是小范围的,给祝老太爷选的风水宝地地势较高,可以一览小镇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