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1996年,清岗,刘湾(第4/13页)

“你居然让女儿做这种交易,你根本不配当她的母亲。”

于佳气得微微发抖:“是的,我不是好母亲,我没尽到当妈妈的责任。那么你呢?你是一个好父亲吗?想想这段时间你都做了些什么。你自以为光明磊落,不跟任何人做交易,不肯多为女儿着想,不顾后果把事情闹大,才把女儿逼到今天这个地步。”

这个犀利的指责让左学军的面孔扭曲,左思安挣开于佳,尖利地叫:“妈妈,别说了。”她抱住父亲紧紧握成拳头的手,仰头看着他,满面泪水地哀求着:“爸爸,别跟妈妈吵架,不怪妈妈,是我逼她这么做的。很快就能过去,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左学军看了一眼女儿,马上将头扭开,脸色发青,胸口起伏,完全说不出话来。这时楼上有些窗子打开,有人探头出来窥视着。左思安放开她父亲,断然转身:“妈妈,我们走吧。”

高翔发动车子驶离宿舍,车内气氛沉闷得可怕,坐在副驾座上的王玉姣搭讪地说:“小安,你还好吧?”

左思安茫然看看她,没有回答。

“要是肚子不舒服一定要讲出来,我当年在生小超之前还怀过一胎,不小心摔倒流产,大出血,幸好大嫂在家救了我,太受罪了……”

于佳心烦意乱地打断她:“王姐,别说了。”却还是不放心地摸女儿的额头:“小安,要不然我们先去医院检查一下。”

“不,”左思安侧头避开她的手,“我没事。”

高翔无心讲话,王玉姣除了指路,再没说什么。于佳与左思安坐在后排,都异样沉默。除了母亲问女儿要不要喝水,女儿摇一摇头外,两人全程再没有讲话。于佳满怀心事,一直呆呆出神,左思安则缩在车子左边靠窗处,扭头看着窗外,跟母亲没有任何交流亲昵。

从清岗县城出来,是一条双车道的县级公路,开了40多公里后,高翔按王玉姣的指点,从公路下来,沿着一条狭窄而坑洼不平的土路驶进刘湾,他庆幸开来的是越野车。他将车停在池塘边唯一一块平整的空地上,拎起行李,跟着她们走向刘家。沿路有三三两两看热闹的人走出来,确实如王玉姣所言,基本没有青壮年男人,大多是老弱妇孺,而且多半姓刘,相互之间有着或远或近的亲戚关系。他们与王玉姣打着招呼,眼睛瞟向高翔、于佳和左思安。

王玉姣回了村子,顿时自如了很多,与他们寒暄着。

“城里几个亲戚来了。”

“我马上还回去,清岗那边有事丢不开。”

“还是得等过年才能回来。”

“小超成绩好着呢,又考了班上第一,在全年级排在第二,他还得了省里数学比赛的一等奖。”

……

高翔只见于佳神思不属,脚步迟疑地落在最后,而左思安亦步亦趋地紧跟着王玉姣,将头垂得低低的,肩微微佝着,仿佛竭力想将自己在众人的目光下隐藏起来。他再也忍不住,放慢脚步,等于佳过来轻声对她说:“于老师,请安慰一下你女儿。”

于佳如梦方醒,看向四周,失去一向的冷静,眼中突然涌出泪光:“我不该同意把女儿丢在这里,可是我还能怎么做?”

高翔无法作答,只能说:“于老师,两个月时间很快会过去。”

“然后呢?然后大家可以重新开始?”她神情惨淡,“出门之前,我拿这话对女儿讲,她一双眼睛看着我,看得我心虚到舌头打结,连自己都哄不过。”

“我保证会照顾好她,把她送回你身边。”

梅姨已经站在了自家门口,那个时候的她只40来岁,中等个子,短发抿在耳后,衣着简朴,与村民没什么两样。不过她请他们进去,谈吐大方,举止利落,丝毫没有一般农妇的束手束脚。她对左思安的态度更是十分自然,招呼她坐下,让她挽起衣袖,给她量了血压,嘱咐她午后温度比较高,可以脱一件外套,然后端出才做好的桂花红糖米糕请他们品尝,左思安好像略微放松了下来,小声说:“好香。”

一个小女孩从梅姨身后探出头来,说:“这些桂花都是我从我家院子里那棵桂花树上采下来的。”

“叫小安姐姐。”梅姨含笑介绍着,“小安,这是我女儿晶晶,比你小三岁。”

看到差不多同龄的女孩子,左思安吃了一惊,却又似乎放下心来,低下头小口小口地吃着。吃完之后,梅姨安排她进右边厢房休息,她顺从地进去,甚至没有看于佳一眼。

于佳面前的糕点一口没动,眼里已经含满泪水,努力忍着才没有流出来。

“别让不相干的人过来打扰她,把她当怪物一样参观。”于佳恳求地看着梅姨,“她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好奇的目光。”

“放心,村子里的生活很平淡,谁家有客人来都会引起一阵议论,也就是议论而已,他们没什么恶意。而且农村早婚很普遍,我给好几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接过生,他们不会对早早生孩子这件事太好奇的。”

于佳的脸扭曲了一下,显然没法儿觉得宽慰。

“就算我弟媳妇没有郑重托付我,我也是母亲,也有女儿,能够体谅你的心。我会好好照顾她。”

于佳轻声说:“谢谢你,梅姐。小安刚刚做了检查,情况还算好。我尽量每周过来看她,有什么事,请马上给我们打电话。”

高翔补充道:“我也会经常过来,我把手机号码给你,会24小时开机。”

梅姨点头答应下来。

3 _

晶晶的学名叫刘雨晶,是一个活泼聪颖的11岁女孩子,在镇上小学读五年级。她对于佳为左思安打包带来的那些书十分有兴趣,一边翻看,一边发问,左思安机械地做着回答。

“《海底两万里》是讲什么的?”

“是一本法国人写的科幻小说。”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呢?”

“也是这个法国人写的。”

“小安姐姐,这本《爱丽丝梦游仙境》好看吗?讲什么的?”

“我还没看完,讲的是一个叫爱丽丝的女孩子,掉进了兔子洞,碰到了很多怪事……”她打住,茫然看看四周,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掉进了某个兔子洞内,所经历的一切都显得如此荒诞不经,而且恐怖。她一直不愿意再想起的那个下午突然跃上她的心头,她用力闭上眼睛,却无法阻止一个个混乱的画面从眼前掠过。

“……小安姐姐,小安姐姐。”她睁开眼睛,晶晶有些惶惑地看着她,“你怎么了?”

“没事。”

要确认自己没事,对于左思安来讲,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然而,梅姨似乎天生具备安抚恐惧、将日子整理平顺的母性。她17岁那年还是大城市的单纯的高中生,随着知青下乡大潮来到了这里,学习干各种陌生而艰苦的农活,手指与肩头很快磨出厚茧,历经多次返城希望破灭的打击,与一个老实的农民结婚,被树立成扎根农村的典型。各种荣誉并不能抵消生活的困顿,旧日同学纷纷离去,她的一儿一女相继出生,而荣誉也随着时代变迁烟消云散,她成为一名乡村医生,赢得村民的尊重,最终融入了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