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启蒙(第2/2页)

杨老爷看着大太太的眼神里,多了几丝温情。

二娘子有些惊讶,看了看屋角的金镶八宝大自鸣钟。

她的动作略微大了些,大太太就说,“也到了各房开饭的时辰了,老爷今晚到哪房吃?”

“就在正院吧。”大老爷不大在意,“都散了吧,好好吃饭。”

众人就都起身行礼,立春抱起九哥,二娘子、五娘子、七娘子带着丫鬟鱼贯进了净房。

说来,除了正院的小姐,偏房的女儿们,谁的丫鬟都进不了堂屋。

白露站到七娘子身边时,三娘子看向七娘子的眼里,明明白白就有一分妒忌。

洗过手吃过晚饭,杨老爷和大太太进了卧房,对靠着说话,九哥就被大太太送给五娘子,“带着你弟弟玩一会。”

五娘子未免有几分好奇,“什么事儿,要特特的瞒着九哥。”

大太太还没说话,九哥就脆生生地对姐姐说,“是许家姨姨来信了吧。”

大太太笑着敲了敲九哥的头,“就你多嘴。”

大太太娘家姓秦,也是名门大户,几个姐妹都嫁得好,大太太的姐姐就嫁到了平国公许家,生下了嫡子。现在正是许家的当家主母。

杨家是江南豪门,许家是京中权贵,两家走得近些,也是自然的事。许家的信,杨老爷总是要给大太太过目的。

五娘子就不再问,拉着九哥走了出去,“九哥,我们解九连环去。”

“好。”九哥很高兴。

大太太微笑着目送他们出去了,才问大老爷,“听说前院又送了三个妙龄少女进来?”

大老爷有些尴尬,“越王上回叫了我去饮酒,随手就送了这一对三胞胎姐妹进来,我又不好不收。”

官做到了杨老爷这个地步,多的是人家想要送女人进来,杨老爷还算是比较自持,实在推却不过的,才收。越王送的,他自然是不敢不收的了。

大太太面色稍缓,拿过杨老爷手中的信细看起来。

第二日早起,纤秀坊就送了几套衣服过来,七娘子换了暗绿色绣金盏花的小袄,葱黄色百褶裙去给大太太请安,大太太看了很高兴。

“打扮得很漂亮嘛,这才是正院的女儿。”她笑眯眯地夸奖。

梁妈妈王妈妈都凑趣,“七娘子到了正院,就出落得越来越尊贵。”

任谁有了钱,自然都显得尊贵,七娘子心底冷笑,面上却有些不好意思,“妈妈们笑话我。”

九哥从内室跑出来,差些迎面撞上七娘子,两人都怔了怔。大太太指着七娘子问九哥,“七娘子和你像不像?”

“像。”九哥瓮声瓮气地说。

他们是双生姐弟,像是肯定的,这谁都没法否认。

“七娘子穿这衣裳漂亮不漂亮?”

七娘子梳着丫髻,佩戴着绢花,穿着袄裙,看起来就像是画上走下来的玉女。

“挺漂亮的。”九哥说。

“那与你也做这打扮好不好?”大太太笑眯眯地问。

大家都笑了起来,杨老爷一边系着中衣扣子,一边走了出来,立春跟在后面为他披上了家常穿的天青色外袍。“九哥,你说好不好?”他随手摸了摸七娘子的头。

七娘子垂下头退到一边,坐了下来。

九哥就不由自主地跟到了她身边,歪着头认真地打量着她。

“不好。”他摇了摇头,转身对大太太说。

大太太微露好笑,“做什么不好?”

“我是男孩子,我用不着漂亮。”九哥脆生生地回答,跑到大太太身边,“娘,你说是不是?”

众人又笑起来,二娘子与五娘子一边笑,一边从屋外进来。

“才进了院子,就听到你的声音啦。”五娘子指着九哥。九哥哼了一声,“五姐欺负我!我不理你了!”

五娘子和九哥三天两头吵架,吵完了没多久,又好得和一个人似的,五娘子也唯独就是对九哥有些耐心。

七娘子心里酸酸的,起身进了西里间用早饭。

吃完饭,姨娘与小姐们又来给大太太请安,一屋子都是人,吵得七娘子头痛死了。

大宅门的主母不好做。

大太太就和四姨娘商量到钟家赴宴的事。

“按理是该带三娘子去见见世面的,可惜钟家的孩子们,都在老家。三娘子去了只能跟在我身边,怕拘束了她。”

四姨娘的笑有点勉强,“太太自然是为三娘子着想的,我只是姨娘,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这话味道有点不大对。杨老爷就瞪了她一眼。

“三娘子年纪还小,转过年十四了,再说亲也不迟。”他满不高兴地说,“到时候,我亲自为她选一户好人家。”

七娘子就觉得大老爷这个人很有意思。

三娘子羞得起身躲到西里间去了,几个未嫁的女儿,一起进了西里间,又都竖起耳朵,听着外头的声音。

大太太有点没趣,“三娘子今年也有十三了,也不能说小——四姨娘自己掂量着办吧。”

四姨娘的声音有些焦急,“老爷,我不是这个意思……嗳,三娘子是我生的不错,可终归是大太太养的嘛,您做主就行了。”

说都是这么说的,可四姨娘是杨家的实权派,早几年大太太身体一直不大好,内宅就交给她掌管,直到九哥儿落地,大太太才有了管家的劲头。三娘子的亲事不问四姨娘的意思,大太太在杨老爷面前,肯定交代不过去。

七娘子不由得就看了三娘子一眼。

三娘子羞红着脸,往常喜气外露的眉眼,已是一片羞涩,十三四岁的年纪,身材娉娉婷婷的,就是脸圆了些,也都不失为一个动人的小少女。

在现代,正是初恋的时候。这里已经要提嫁人的事了!

七娘子摇摇头,又觉得有人看她,她偏头一瞧,九哥正坐在一张圆凳上,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好奇地望着她。

王妈妈走进西里间,“姑娘们,好去上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