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2页)

明知道这种话说出来,没人爱听,何况这样的上位者,是以几句话罢了,苏沈氏却额头上都出了汗。

她跟周宝璐说:“臣妇可以先开个方子在这里,娘娘若是肯用,先用六个月,可去寒湿,调体质,大约就能瘦下来,然后再用丸药调肾经,徐徐图之方为妥当。”

周宝璐问:“丸药吃多久?”

苏沈氏又十分慎重的想了一阵子,问周宝璐:“问一问娘娘春秋多少?”

“今年七月里已经十七了。”

苏沈氏便道:“依臣妇的愚见,娘娘竟不用心急,缓缓调养两年再生育才是好事,恕臣妇说句不恭敬的话,娘娘年纪还小,身子骨儿还没长停当,倒是趁如今调养,越发事半功倍,过的两年,娘娘身子好了,生儿育女才不伤身子,且不论哥儿姐儿,都更强些。”

大约是见周宝璐和气,苏沈氏多说些话,又说到自己拿手的事情上,就不由的认真劝两句:“臣妇夫家娘家都是世代行医,也有两三百年了,虽说与太医院的御医不能比,倒因着时日长,见到的或许倒多些,臣妇闲来无事,寻了家里医案来看,发觉豪门贵胄之家的夫人奶奶,常常成亲的早些,生育也早些,反倒不如平常人家。按理说,这些奶奶们供奉自是好十倍的,多少丫鬟奶妈子捧着,竟是这样,臣妇看的久了,才发现,生育的早了,大人亏空的厉害,孩子也不怎么好。”

周宝璐也听的很认真,且顺带着就把这苏沈氏给看明白了,或许这样有专精之人,心思用于所习,便显得纯良,这苏沈氏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惧于皇权,胆战心惊,但到得后来,说到自己的专业了,就慢慢的忘记了那些东西,还真是有一句说一句,只管替病人着想。

十分苦口婆心的劝着太子妃不要这样早生育。

周宝璐哭笑不得,太子妃的生育,哪里就单纯只是生个孩子,那是国本的一部分,两年未孕,不止是周宝璐,连萧弘澄的压力都大了。

萧弘澄已经二十一了。

周宝璐说:“两年太久了……”

话刚说到这里,里头坐着的萧弘澄已经走到了门口,截断了周宝璐的话:“两年很好,你先开了方子来我看看,若有不解的,少不得再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