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人人都忙着结婚(第2/2页)

钟笔哑然失笑,她忘了,情人之间有他们独特的交流方式。

回去后,她向张说发表感慨,“我一直把钟箦当自己孩子,跟左学差不多,想着送他进学校再读两年书,却忘了原来他已经长成了一个男人,知道照顾别人,知道承担责任。他跟我说他想开一个店,做点儿小生意,卖一些绘画用的工具。”钟箦的画虽然不错,但还不足以支撑他养家糊口。

张说点头,“那也挺不错,我可以帮忙打听打听店面的事。”

当钟箦的小店初具规模、可以开张做生意时,天空已经飘起了零星小雪。钟笔掸落身上的雪珠,将衣服挂在架子上,回头说:“虽然下雪,外面一点儿都不冷,这天气,真是奇怪。”张说伏在餐桌上工作,近来他在钟笔这儿流连的时间越来越长,连工作也带上来做。

左学半趴在沙发上写作业,见她进来,连忙把电视关了。

钟笔也不说话,手在他耳朵上一揪,“老老实实写作业。”左学灰溜溜地躲回自己房间。

张说给她看一封电子邮件,“同学聚会?什么时候?谁办的?”他的同学聚会,跟她有什么关系?又看了一眼,叫起来,“什么,还要带家属……”

“你去不去?”

“都什么年代了,还办同学会?”话虽这么说,她总不能不给张说面子,让他一个人去。

张说慢慢悠悠地说:“袁蓝主办的。”

“什么?”钟笔的警觉性立马提到最高点。

“她要结婚了,因此办了这个同学会,算是请喜酒的意思。”

一颗心提上去又放下来。钟笔头一个反应时,“怎么又有人要结婚?”

张说看了她一眼,“人到了年纪自然就该结婚了。”

“说一说,说一说,她老公干吗的?”钟笔十分好奇,一脸八卦,顿了顿又说,“她不是对你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吗,怎么要结婚啦?”

张书重重地捏了一下她的脸,惩罚她胡说八道,“只知道是海归派,似乎是搞药物合成的,目前在中科院任职。人家比我好。”

钟笔心想:原来袁蓝也喜欢理科生,大有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聚会那天正好是圣诞节,北大校园里到处贴满了“MerryChristmas”的彩色条幅。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甚至有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叫,路旁高大雪松上面残留的白雪提醒人们现在并非春天。袁蓝大手笔,竟然向学校租借了餐厅一楼的大厅,布置得喜庆洋洋。一字排开的自助餐,饭菜下面是滚烫的热水,热气氤氲,人声鼎沸。

除了袁蓝,钟笔一个人都不认识。俩人打过招呼,不再交谈。袁蓝今天一袭华美的改良式旗袍,更衬得她身姿摇曳,意气风发,对钟笔连敷衍都不屑,显然是旧怨难消。钟笔有几分尴尬,觉得自己来错了地方。

张说跟同学聊天叙旧的时候,她就站在边上干笑,不断纠正别人“张太太”这个称呼,“不不不,我们还没有结婚,请叫我钟小姐。”

后来,张说皱着眉头瞪了她一眼。她自知理亏,端了一碟子蛋糕跑出来。张说转个身便找不到她人,打电话一路寻了过来,见她坐在未名湖畔石头上打水漂,有一下没一下的,枯黄的草地上还放着她未吃完的蛋糕。

“怎么出来了?”

“外面的空气多新鲜,天气又好,北京没有风的冬天真是难得。我昨天经过二环的时候,护城河里有人在冬泳,也不要嫌水脏。”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

张说听了有所触动,吸了口气,看着湖面,慢悠悠地说:“以前我问你怎么样才肯结婚,你说除非冬天跳未名湖。”说完,他开始脱大衣。

钟笔双眼圆睁,发出尖叫。

张说脱到只剩贴身衬衫的时候,寒气袭来,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望着眼前这个目瞪口呆的女人,“你不阻止我?”他需要一些激烈的手段逼得她不得不屈服。

钟笔双手掩唇,阻止自己引来更多围观的群众,双眸亮如星辰,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过,摇头说:“张说,你不知道,这是我少女时代最大的梦想,谁要是为我跳未名湖,我二话不说嫁给他。”顿了顿,又问,“你真要跳?不怕冷?”

张说解开腰带,任由裤子落在地上。这时已经有路过的学生看见了,到处喊:“快来看啊,快来看啊,有人要跳湖啦,有人要跳湖啦。”引起很大的轰动。

钟笔见他来真的,张开的嘴一时合不拢,“这么大年纪,还做这种事,你不怕别人笑话你?”理智上她应该阻止他,感情上却又不想阻止,心里十分纠结,矛盾。她想自己是一个虚荣的女人,愿意看到别人为她寻死觅活……

张说直骂她没心肝。

此情此景,若是普通女人,早就感动得一塌糊涂,哭着喊着说“不要跳了,不要跳了,我嫁给你”。

他吸了吸气,硬着头皮说:“不要紧,一个人一生总要做一件傻事,人生才能圆满。”他不想再等了,既然她要他跳湖才肯嫁给他,那他就跳,就当冬泳好了。反正他不是北大的学生,丢人也不要紧,更重要的是跳未名湖是死不了人的,能抱得美人归,犯傻也值。

他做了几下热身运动,犹有自我调侃的心情,“奥巴马都能当总统,我想我也可以跳未名湖。”一切皆有可能。

话一说完,扑通一声,他跳进了还未结冰的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