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喜事临门(下)(第2/3页)

“感觉餐厅的菜单种类特别多啊,有没有课代表总结一下?”

……

大概是汉娜打理得当,粉丝的互动率挺高,很快就有闲着摸鱼的老粉丝过来科普了,双方交流热切,场面十分和谐。

哎,可惜了她微博上那几十万的粉丝啊,如果两个位面没有壁,餐厅的宣传难度都会降低一半,达米安也不至于把全家的账号都黑个遍。

因术业有专攻,现在的官方账号一般都交由汉娜打理,谷珊纳只偶尔上去发张新菜的图,大多数时候都用私人账号和网友们互动。

今天是汉娜特意交代,谷珊纳才每隔一个小时登陆一次,给官方账号新发的内容点个赞,毕竟她是餐厅的吉祥物嘛!

谷珊纳又刷了一会儿评论,给几个有趣的网友点了赞,就去处理其他事了。

快到截稿日期了,她如果不想收到凯特的咆哮体催稿短信,就要在下周二之前把专栏写出来。

*

晚上八点,《夕阳红野餐》第一季第三集 准点开播。

因为节目是网络和电视同步播出,恰好【超级英雄主题餐厅】刚置购了一批悬挂式电视,顾客和员工就可以在餐厅里收看。

而在家搏命赶稿的谷珊纳,则一心多用,一边在手提电脑上码字,一边偷瞄在台式电脑播出的节目,一边还要动嘴吃零食。

《夕阳红野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剧情,主角只有一堆耄耋之年的老人,大部分还连话都说不清。

但即使这样,前两期的节目播出后,收视率在同期的同类节目里也能排进前三,盖因摄影师实在会拍食物。

当初节目的投资预算刚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很好奇,这么一个专拍老人和食物的节目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

难道是借着拍节目的机会,悄悄把资金弄出来,再流向某些不可告人的脏口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所受到的限制逐渐减弱,网友们看多了魔幻的社会新闻,自然对这些涉及权和钱的黑幕越来越敏感。

因此,在节目刚开始拍摄的时候,网友就一个个严阵以待,誓要揪出潜伏在人民群众里的坏东西。

后来,第一期节目播出了,第二期节目播出了……

先前还雄心勃勃的网友对着屏幕里的诱人食物疯狂流口水,悔恨地表示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巨额预算其实都拿去请百万摄影师了!

这到底是什么神仙功力,竟然能把一小盘炸鱿鱼都拍得眉清目秀,法式红烩牛尾也是如此的美艳动人,更别提娇艳欲滴的西班牙海鲜饭,哦哟我的小心心~

第三期节目也一样,除去开头有大孙子迪克和小孙子彼得插诨打科,后面基本是老人们围在一起吃东西聊天。

聊天内容倒是很温情,画面也很温馨,但谷珊纳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完全没有爆点,并不能刺激着她继续看下去。

这时候,百万摄影师的功力再次体现了出来,就在不耐烦的观众想要换台的一刹那,忽然就来了一勺布灵布灵闪金光的炖蛋特写。

软嫩嫩、香喷喷、光滑宛如布丁、没有半个蜂窝眼的完美炖蛋,嫩黄黄的一小块,在瓷白的勺内微微颤动,还冒着热气,这比什么爆点都吸引人的注意。

镜头转来转去,将炖蛋全方位展示在观众面前,每一个镜头似乎都在呐喊:“我好看吗?来吃我呀!我超美味der!”

虽然是肉糜炖蛋,摄影师却别有心机地避开可能会给密集恐惧症造成伤害的肉糜,只拍了高颜值、光滑无比的鸡蛋,看它在勺子上软软地晃动,即使明知是食物,观众的心依旧被萌化了。

就想一口把这个小萌物嗷呜吃进肚肚里!

别说网友,谷珊纳自己都看馋了,在电脑屏幕前狂咽口水。

汉娜很会抓时机,迅速截了几张炖蛋的动图发到网上。

“炖蛋是不是就是蒸鸡蛋?为什么和我做的颜值差距那么大?!”

“天啊!这么完美的鸡蛋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太细腻了吧!”

“大概是要过筛?蒸的时候还要盖保鲜膜……吧!食堂的大厨是怎么说的,我也不确定。”

“颜色好美啊!”

“刚吃完饭的我又饿了ORZ”

“我以为这是一个触动心灵的温情家庭节目,没想到它是一个触动肠胃的美食节目。哦,钱包也被触动了,刚点了外卖,估计明天体重也要被触动了。”

“节目里面这个好像是肉糜炖蛋,我吃过,鸡蛋超级软嫩,一吸溜就喝进去了,肉糜也特别嫩,而且完全不柴!”

“十分钟了,还没有人告诉我炖蛋怎么做。”

“这个其实很简单的,先这样,然后再这样,然后再那样,嗯就可以了,大家学会了吗?”

“…………你走!”

……

不仅是炖蛋,其他的菜肴也有特写,只是它们不会在勺里duangduangduang的轻颤,所以给观众的冲击力没有这么大。

当然,热烈的讨论中也有几个颜狗出没,嗷嗷嗷叫着餐厅的工作人员好帅,有女朋友吗?结婚了吗?有孩子吗?

得知“大孙子”是老板娘的男朋友之后,妹子们只能收起失落的心情,祝他俩白头偕老,然后全体将目光转移到单身的“小孙子”彼得以及一闪而过但惊为天人的沃利身上。

节目的正片是一个小时,随后是半个小时的花絮,如果说之前炖蛋的讨论热度是小有热度,迪克和彼得轮番撒娇卖萌的镜头一出来,节目和餐厅直接上了热搜。

恰好到这个点,节目单忠实粉丝已经开始二刷抠细节了,注意力不再仅限于炖蛋有多么多么美,也不全是花痴贴,讨论的话题越来越宽泛。

谷珊纳稿子写到一半,有点累了,就刷新网页看反馈。

没想到这一刷,她竟然刷出好几篇结构严谨,用词考究的华夏美食科普文,甚至还有大佬去探究了炖蛋的起源,高度瞬间拔高到华夏民族与华夏饮食文化的层面。

而在这其中还有一股清流,在兢兢业业向网友安利智能防抖勺,这其中有相关的科研人员,也有智能防抖勺的生产厂家。

“这勺子挺贵的,一直犹豫要不要买。看节目里的老人竟然可以自己吃饭,虽然慢,但都不会洒出来,我决定不再纠结,明天就去买!”

“亲亲,这边的建议是即刻下单,可以享受八点五折的优惠哦!这个活动明天就结束啦~”

“科技小白求问哪种款型的比较啊?或者告知一下餐厅买的是哪个型号,我照着买就是了!”

“嗯,勺子的品牌名都打了马赛克,应该不是金主爸爸……吧?”

“朋友是节目组的员工,他说勺子是餐厅老板娘自己买的,只要有老人到餐厅吃饭都会配这个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