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过客匆匆(第2/3页)

来访的人员陆续下车,多数是因业务关系常常打交道的熟面孔,她微笑着行礼。等到车里最大的领导下车时安若把行礼行得更深了些,心里暗笑,这就是“说曹操曹操到”的现实版本啊,大领导就是刚才八卦姐妹团们提到的,刚从市里调到本区上任的齐绍棠,程少臣的姑父。关系虽不远,但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也算不上亲近。

安若趁低头弯腰时重新调整了一下笑容,使它显得不那么僵硬,以继续迎接后面的人。按惯例领导一定不会坐在最后,后面多半还有人。只是,待她挂着自认为很迷人的微笑挺直腰身时,却看见那个最后下车的人居然也是熟人,曾经很熟很熟的老熟人。

哦,居然是江浩洋,这个就真的没想到了。

她刚才的笑容一定僵了零点几秒,不过,应该没人会发现。

上级走访的套路一般都不变,看现场,听汇报,鼓励指示一席话,齐书记也未能免俗。待全套流程结束后已是中午,主方努力挽留,宾方坚决拒绝,最后齐书记一锤定音做了个更加亲民的决定:来访一众人都留在他们公司的食堂里就餐,顺便进一步体察“民情”。

好在正洋主办公楼的一号食堂里单独隔了一处空间,专用作外来客人与外籍工程人员的就餐处,外面人来人往,这里却相对安静,每人面前是单独的套餐,菜品虽简单,形式倒隆重。

一桌人多数都知道安若与齐绍棠的渊源,席间说话看似随便,但卖面子的意味十分明显。公司的同事刚称:“安若是我们公司最优秀的员工。”客人那边就立即背书:“是啊,在我们眼里小沈就是正洋之光。”

张总经理一边笑着说:“你们夸大其词了。”一边和齐绍棠一起乐呵呵。毕竟被夸赞的是自己的下级和晚辈,好听的话人人都爱听。

满桌唯一没对安若进行评价的可能就是江浩洋了,但是有人立即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放过他。一位比他们年纪长许多的处长突然就说:“我没记错的话,江处长跟小沈是同一所大学毕业的吧?小沈经常给我们处报材料,里面的个人信息全着呢。”

安若心跳稍快了一下,目光扫向江浩洋,希望能从他的眼神里解读出统一说辞,以免两人都尴尬。而在这之前,他们俩的目光根本没有交集。

江浩洋看了她一眼,放下筷子,微笑应答:“是啊,同院不同级,专业也不一样。”

“那你多半是不认识你的小师妹了?”

“怎么会不认识?沈师妹当年是系花级别的,全系男生都认识她。”

他的回答引来一片哄笑声,立即有人又说:“可小师妹看起来跟你生分着呢,江处。可能只是你记得人家,人家并不认识你。”大家又笑。

安若也展颜一笑,“江师兄当年是品学兼优、文武双全的校园风云人物,大名如雷贯耳,我当然也认得。”

安若一心盼着快点转移话题,可大家似乎对这个话题颇感兴趣,幸好客人们有中午不可随便饮酒的规定,否则一定要让他们互相敬酒了。酒虽免了,但有人打趣江浩洋要履行师兄职责给师妹夹菜。

安若闻言又看了江浩洋一眼。她本来就挑食,肠胃又弱,平时在食堂就餐都是自选菜品,不像今天直接上套餐,菜品里大半都是她不喜欢的,但守着领导、长辈和一众客人,不能表现得太娇气,也不能看起来太浪费,一直硬着头皮吃,吃得很不舒服,听到这番起哄,越发地胃痛起来。

江浩洋笑笑,指了指安若面前的红烧肉,“沈师妹这个菜一口都没吃,估计是不喜欢。我帮她吃了吧,免得浪费。”

这的确是她从来碰都不碰的东西,难得他还记得。安若从善如流地双手将盘子奉上,“谢谢师兄!”

大家又笑他们俩,连说“是你自己想吃吧”“师妹真贴心”,但谢天谢地这个话题到此总算结束了。

整个下午安若便一直胃痛,除了午饭吃得不消化,还有她的升职后遗症只用了半天就开始显现,原先不属于她的新工作压下来,她之前的工作却没人能马上接手,人事部给她提供的后备人选并不让人满意,而蔡一祥把自己的失意和不满表现得毫不掩饰,一会儿嫌弃丛越越打字的声音太大干扰他的思路,一会儿又嫌弃其他部门的人员讲电话的声音太响,并且在其他人照旧喊她“安若”“沈姐”“安若姐”时第一时间把称呼改成了“沈部长”。

“蔡哥,我们还是跟以前一样,称呼就不要改了。”

蔡一祥正色道:“沈部长,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乱了成何体统!您也别惯着小孩子们没规没矩的,省得别人看咱部门的笑话。还有,以后啊,您喊我‘小蔡’就行了。”

他的声音那么大,整个办公大厅都听得到。安若也只能笑笑,由他去,顺便用眼神制止住几个年轻人正在猛翻的白眼。

傍晚,这个漫长的恼人的星期一终于结束了。程少臣来电说晚上有应酬,安若也索性在外面吃了饭,又逛街买了一堆有用没用的东西。回到家时屋内仍然黑着灯。程少臣向来回家比她晚,无论她加班、有应酬还是有交际,总之,十之八九都要比她晚回家就是了。

她在黑暗里坐了一会儿,有几分怔忡。

其实她并不是很想念江浩洋,与他分手这件事,曾经惋惜过,但从未后悔。人总要向前走,不可自寻烦恼,这道理她一直都明白。只是,人并不能控制自己在回想往事时,那些止不住的怅然若失。

心里失落时,不免想起一些往事来。

初中时那个在她铅笔盒里放菜青虫,上课时用剪刀偷剪她头发的同桌坏小子,很多年后乘了十几小时的火车跑到她的大学校园对她说:“沈安若,我一直喜欢你,从第一眼见到你就喜欢。”

高中毕业时,有个男生送了她写满整整一本日记本的情书。然而在七年后的同学会上,他直到聚会结束都没记起她的名字,或是刻意为之也说不定。

大学一年级时她暗恋过一位师兄,天天在篮球场外看他打球的英姿,其实她连篮球规则都不懂;每天都要走过他偶尔会经过的那条小路,其实这要绕很远的路;去加入他任社长的社团,其实她对台球毫无兴致……

那时小心隐藏着小小情绪,在心中自悲自喜,其实只有一个单纯又傻气的念头——未来有一天若能重逢,一定要对他说:“曾经有一个人暗恋你……那个人就是我。”然后坦然一笑,将朦胧初恋真正地完美地结束。

其实去年她真的在一次培训课程上遇见了他,整整一天的时间,那么多打招呼的机会,却最终放弃,甚至故意躲避,不想被对方认出。原来一个人心中最美的暗恋也会被岁月磨蚀成污点,再不愿被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