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2/2页)

这些成绩足够说明她的资料为什么放在了优秀这了,如果先看到这些,那位物理系教授绝对不会惊讶。

而格里菲斯也不由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这样的书面成绩他才觉得熟悉,而物理系教授道,“难怪难怪。”

又问了句,“这样的水平确实足够发论文了吧?”

最专业的格里菲斯摇了摇头,“能在这上面发表论文,至少是副教授的水平。”

“什么?”

“副教授?”

这句话简直石破天惊,这是说明这名申请的学生,已经有副教授的水平了?就算看过了这么多的申请,这仍旧是最亮眼的那一个,就是放眼整个普林斯顿申请史,这样的找不出来五个吧。

而谁都知道格里菲斯为人比较严肃,不会开玩笑,这真的让人惊讶了。

而这时物理系老师正好又看到了推荐信,最上面的一封就是丘成桐的,丘成桐是普利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终生教授,两人见过不止一次,对他笔迹比较熟悉,拿起来递给格里菲斯,“Shing ung Yau的:”

居然能让丘成桐给她推荐信,那她确实十分优秀了。

格里菲斯也没想到会在这看到同事的推荐信,干脆的把三封推荐信全都拆开,一封来自于菲尔兹奖获得者的推荐信,一封来自于金融大鳄的推荐信,最后一封同样来历不凡,李教授在国际上小有名气。

这三封推荐信都极具有重量,尤其是前面两封,丘成桐的证明她的天赋足够,获得了丘成桐的欣赏,而第二封证明她出身不凡,不然不能拿到这位金融大鳄的推荐信。

这两个人的推荐和洛叶那除了高中成绩单外都非常完美的履历,都足以让他们慎重考虑洛叶入学的可能性。

普林斯顿不会拒绝这么优秀又有天赋的学生。

可是现在在场的最有发言权的格里菲斯还没有说话,他们齐刷刷的看向了他,而格里菲斯当着他们的面掏出了手机,拨通了两本数学期刊主编的电话。

——数学界就是这么小,格里菲斯不但认识这两位主编,四大期刊的主编他都认识。

他打电话询问,“约翰,你们的期刊是不是曾经刊登了一篇群论相关的论文,名字是——”等他问清楚后,又和另一位主编通话,他本来以为他们会要查一下,没想到他们似乎对刊登的论文十分印象深刻,在他询问后,就毫不犹豫的给了肯定的答案。

“要知道,我们还是第一次刊登一位中学教师的论文,我们编辑部当时还有许多人惊讶。”

格里菲斯,“中学教师?克里斯,我很遗憾的告诉你,不是中学教师,而是一名高中生。”

作者有话要说: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