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三章

接下来的日子,罗斯玛丽过得忙碌又快乐,她买来窗帘挂上、为客厅选了一盏维多利亚式的玻璃灯、在厨房墙壁挂上锅具。有一天,她发现走廊衣橱里的四块板子原来竟是架子,刚好可以横架在侧墙的夹板上。她在板子上贴了格纹包装纸,等凯一回家,让他看看摆满整齐布品的衣橱。她在第六大道找到一家超市,在五十五街找到一间清洗床单和凯衬衫的中式洗衣店。

凯也很忙,他跟其他女人的丈夫一样,每天都得出门。劳动节过后,凯的声乐教练回来了;凯每天上午都去找他练习,下午则为舞台剧或广告片试演试镜。早餐时,凯一看到报刊上的影视、戏剧版面就火大——每个人都出城去演《摩天楼》《该死!那只猫!》或《无可救药的年代》《炎热的九月》了,唯独他困坐纽约,只有止痛剂广告还在播出。但罗斯玛丽知道,凯很快便能拿到好角色,她悄悄把咖啡放到凯面前,静静阅读其他版面。

目前婴儿房暂时只是一间小屋,有刷白的墙壁和从旧公寓搬来的家具,稍后才会贴上干净清爽的黄白色壁纸。罗斯玛丽把壁纸样品,随同商场的婴儿床及办公桌广告,一起夹入《毕加索画册》里。

她写信跟二哥布莱恩分享自己的喜悦,家中其他人都不想收到她的信,大家都在生她的气——爸妈、哥哥姐姐,他们不肯原谅她有三个原因:(一)嫁给新教徒,(二)仅去公证结婚,以及(三)婆婆竟然离过两次婚,而且现在还嫁给了加拿大的犹太人。

罗斯玛丽为凯做了西红柿蘑菇炖鸡和鲔鱼白酱小牛片,烤了摩卡蛋糕和一玻璃罐奶油饼干。

未遇见米妮·卡斯特韦特之前,他们早已听闻其声了。隔着卧室墙壁,听见她用中西部式的粗哑嗓音吼道:“罗曼,快上床!都十一点二十了!”接着五分钟后,“罗曼?你过来的时候帮我拿罐汽水!”

“我都不知道现在还有人在拍《老爹老妈一家欢》呢!”凯说。罗斯玛丽心虚地笑着,她比凯小九岁,有时不太明白凯在说什么。

他们跟7F善良的古尔德老夫妇、7C带德国腔的布鲁恩夫妇,以及他们的儿子沃尔特见过面。他们在走廊上跟7G的凯勒格家、7H的斯坦因先生,以及7B的杜宾及德沃尔微笑点头(罗斯玛丽借着门铃上的名牌,和大咧咧地去看躺在门垫上的邮件,很快便记住了每个人的名字)。7D的卡普夫妇尚未见到人影,也没有邮件,显然是夏日出游未归;还有只闻其声不见其人,7A的卡斯特韦特夫妇(“罗曼!特里呢?”),他们若非深居简出,便是在异常时间出没。7A的门正对电梯,门垫上的邮件看得一清二楚。他们会收到来自各地的航空信:苏格兰霍伊克、法国朗雅克、巴西维多利亚、澳洲塞斯诺克。他们还订了《生活》和《瞭望》杂志。

罗斯玛丽和凯完全看不到像特伦奇姐妹、艾德里安·马卡托、基斯·肯尼迪和珀尔·艾姆斯之流的人物。除了杜宾及德沃尔是一对同性恋外,其他人似乎都很正常。

他们几乎每晚都能听到隔壁传来粗吼,罗斯玛丽和凯发现,隔壁公寓原本是他们家公寓的前半部。“你根本不可能百分之百确定!”女人辩称,“如果你问我,我会说我们压根儿不该告诉她。这就是我的看法!”

周末夜晚,卡斯特韦特家举办派对,来了十几个人又聊又唱。凯轻松入睡,罗斯玛丽却睁着眼睛躺到两点多,听着荒腔走板的歌声和伴奏的长笛或黑管。

罗斯玛丽唯一会想起哈奇的疑虑而感到惶惶不安的时候,就是每隔四天左右,到地下室洗衣服。大厦的运货电梯本身便令人难安,窄小、无人管控,而且还会突然颤动发出怪声。地下室的气氛更是诡谲,砌着刷白的砖块入口,可听到远处的脚步声和关门声,铁网罩的灯泡下,还有些被丢弃的冰箱面墙而立。

罗斯玛丽一到地下室,便会想起前不久被找到、用报纸包住的死婴。那是谁家的婴儿?怎么死的?是谁找到的?遗弃宝宝的人可曾被逮住判刑?她想效法哈奇,到图书馆找出旧报纸阅读这篇报道;但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真实而骇人。她不敢知道婴儿躺在哪里,不敢想去洗衣间的途中,要经过出事的地点。罗斯玛丽决定还是别知道的好,让哈奇和他的好意都去死吧!

洗衣间很适合摆放在监狱:蒸气腾绕的砖墙、罩了铁网的灯泡,以及用铁网隔开、有深凹双槽的小隔间。这里有投币式洗衣机和烘干机,而大部分加了挂锁的小隔间里,大都是私人的洗衣机。罗斯玛丽会在周末或平常下午五点之后下来洗衣服;一星期的前几天,会有一群黑人洗衣妇女过来烫衣服、聊八卦。有一次罗斯玛丽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闯进来,一群人突然噤声不语。她虽然努力挤出笑容,尽可能低调,但她们还是没再说半个字,害她糗到不行。

她和凯住进布拉德福德大厦两个多星期后,某天下午五点十五分,罗斯玛丽坐在洗衣间里读《纽约客》,一边等着添加柔顺剂时,一名与她年纪相仿的女孩走了进来。女孩有着一头黑发且面如凝脂,罗斯玛丽惊讶地发现她竟是女星安娜·玛丽亚·阿尔珀盖蒂[1]。女孩穿着白凉鞋、黑短裤和杏黄色的丝绸衬衫,手上拿着塑料制的黄色洗衣筐。女孩对罗斯玛丽礼貌性的点点头后,便不再看她,径自走过去打开一台洗衣机,将脏衣服倒了进去。

就罗斯玛丽所知,安娜·玛丽亚·阿尔珀盖蒂并没住在布拉德福德,但她很可能是来串门,顺便帮忙对方做点家务。罗斯玛丽仔细察看后,发现自己认错人了;女孩的鼻子太过尖长,且表情姿态也和安娜不同,不过两人确实十分神似。罗斯玛丽突然发现对方此时尴尬且狐疑地回望着自己,旁边的洗衣机已准备好,正在注水了。

“不好意思,”罗斯玛丽说,“我还以为你是安娜·玛丽亚·阿尔珀盖蒂,所以才一直盯着你,真是抱歉。”

女孩脸一红,笑了笑,望着旁边几米开外的地板。“我常遇到这种事,”她说,“你不必道歉,自从安娜在《喜临门》首度露脸后,我便常被人们误认成她。”她看着罗斯玛丽,虽然依旧红着脸,但收起微笑说:“我根本不觉得像,虽然都是意大利人,但差距很多。”

“有某个特征非常相像。”罗斯玛丽说。

“我猜是有一点吧,”女孩说,“每个人都这么跟我说,但我并不觉得。相信我,我还挺希望自己也能那样想。”

“你认识她吗?”罗斯玛丽问。

“不认识。”

“听你直接喊她名字,让我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