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第2/5页)



  太皇太后轻轻吁了口气:“刮骨疗伤,壮士断腕。长痛不如短痛,你是咱们满洲顶天立地的男儿,更是大清的皇帝,万民的天子,更要拿得起,放得下。就让皇祖母替你了结这桩心事。”

  皇帝心下一片哀凉,手中的黄绫子攥得久了,汗濡湿了潮潮的腻在掌心,怔怔瞧着窗外的斜阳,照在廊前如锦繁花上,那些芍药开得正盛,殷红如胭脂的花瓣让那金色的余晖映着,越发如火欲燃,灼痛人的视线。耳中只听到太皇太后轻柔如水的声音:“好孩子,皇祖母知道你心里难过,赫舍里去的时候,你也是那样难过,可日子一久,不也是渐渐忘了。这六宫里,有的是花儿一样漂亮的人,再不然,三年一次的秀女大挑,满蒙汉军八旗里,什么样的美人,什么样的才女,咱们全都可以挑了来做妃子。”

  皇帝终于开了口,声音却是飘忽的,像是极远的人隔着空谷说话,隐约似在天边:“那样多的人,她不是最美,也不是最好,甚至她不曾以诚相待,甚至她算计我,可是皇祖母,孙儿没有法子,孙儿今日才明白皇阿玛当日对董鄂皇贵妃的心思,孙儿不能眼睁睁瞧着她去死。”

  太皇太后只觉太阳穴突突乱跳,额上青筋迸起老高,扬手便欲一掌掴上去。见他双眼望着自己,眼底痛楚、凄凉、无奈相织成一片绝望,心底最深处怦然一动,忽然忆起许久许久以前,久得像是在前世了。也曾有人这样眼睁睁瞧着自己,也曾有人这样对自己说:“她不是最美,也不是最好,甚至她不曾以诚相待,甚至她算计我,可是我没有法子。”那样狂热的眼神,那样灼热的痴缠,心里最最隐蔽的角落里,永远却是记得。谁也不曾知道她辜负过什么,谁也不曾知道那个人待她的种种好——可是她辜负了,这一世都辜负了。

  她的手缓而无力的垂下去,慢慢的垂下去,缓缓的抚摸着皇帝的脸庞,轻声道:“皇祖母不逼你,你自幼就知道分寸,小时候你抽烟,皇祖母只是提了一提,你就戒掉了。你得答应皇祖母,慢慢将她忘掉,忘得一干二净,忘得如同从来不曾遇上她。”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道:“孙儿答应皇祖母——竭尽全力而为。”

  —————————————————————————————————————————

  《水龙吟》

  须知名士倾城,一般易到伤心处。柯亭响绝,四弦才断,恶风吹去。万里他乡,非生非死,此身良苦。对黄沙白草,呜呜卷叶,平生恨,从头谱。

  应是瑶台伴侣,只多了、毡裘夫妇。严寒觱篥,几行乡泪,应声如雨。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尽付,痴儿骏(这个字字库里又没有,所以是别字)女。

  —————————————————————————————————————————

  一边据案大嚼,一边没良心的爬上来。

  边吃边讲,扯到哪里算哪里。见有许多看官大人问,特此来做个解释。

  太皇太后为什么突然有此举。第一,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她是刚刚知道琳琅跟纳兰的前情。以前她并不知道,前面有提过,她对苏茉尔说的:“这里面必有咱们不知道的缘故”其实这点子事在她老人家眼里并不算什么,她是蒙古族的女子,而且当时清入关未久,在这上头还没那么封建。别说琳琅跟纳兰只是谈过恋爱,就算是琳琅嫁过纳兰,那也没什么大碍,比如她姐姐,赫赫有名的宸妃海兰珠那是嫁过人的,比如她儿媳,赫赫有名的董鄂妃据说也是嫁过人的,在她老人家眼里,应该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比较要命的是皇帝的态度。皇帝这次很沉不住气,水准很失常,后果很严重。(抄冯小刚,哈哈)。所以她认为有必要出手干涉一下。大家也应该看出来了,她并不是真想要琳琅的命。她老人家若是真想,不动声色的暗中小小费点心机,小玄子哪里能知道。可是她并不想,其一,她的目的只是要警告皇帝,所以扔出那条黄绫子起到威慑作用。在此之前她刚刚处决了画珠,所以这个威慑对皇帝来讲是相当起作用的,他本能的会相信她真的会赐死琳琅。看看她跟苏茉尔做的那场好戏,咔咔,还有看官说苏茉尔毫不犹豫去拾黄绫,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其二有前车之鉴。董鄂妃那样惨痛的例子摆在那里,某玄虽然不同于顺治,可是她多少有点心有余悸吧。所以她多少会顾忌一下皇帝的感受,而且事情并没有严重要非要赐死琳琅。她的目的只是要逼某玄看清真相,下个决心。所以里的赐死只是手段,而不是她要的最终。

  其三,她现在主要还是防患于未然。某玄的一往情深实质上很令她不安,这种情深发展下去,也许结果是她相当不愿看到的。换作是福全,或是旁人,她绝对不会这样操心了,大不了还笑一声,说爱新觉罗尽出痴情种。可是某玄是皇帝,她寄予相当期望的孙子,当然断不容他去走其父的老路,耽于私情而最终伤心伤身。

  在得知纳兰与琳琅的前情后,她试探了皇帝一下,这试探的结果令她十分不满,所以直接来了后头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还是达到了她要达到的目的。皇帝允诺忘记琳琅。

  另外关于画珠事件,处理的十分简单,许多内幕没有写出来,比如扳指事件的主谋,手帕事件的详情。第一,我懒。(闪过西红柿臭鸡蛋),第二,篇幅所限,若按我原先的打算,二十万字也写不完这文,我原先打算将芸初指婚给纳兰的,哈哈,狗血吧。第三,春晚已经偏离了我最初的构想,许多人说过我不在状态,确实不在状态。从“玉壶红泪”往后,基本上都是交行货,自己都没勇气看第二遍。所以琳琅的个性越来越模糊,而其实从“嚼蕊冰弦”,是打算倒叙琳琅与纳兰的过往,后来一想写了也是费力不讨好,偷懒作罢。

  令大家最不满意的是琳琅不爱某玄,关于这个,有位krissong66网友的长评《深刻理解琳琅》写的极好,分析的十分客观。让我先斩后奏再贴一遍先……

  《深刻理解琳琅》

  春欲晚写到这里,看很多人说不喜欢琳琅了,我不能说我很喜欢她,但是我认为琳琅这么做我能够理解。昨天向别人说我的一些看法,他们都说我太偏袒琳琅,苛待康熙,但是我却要理直气壮的说:我是女人,当然要帮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