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恩怨情仇 第十七章 姐妹

靖王提出借书要求时,蒙挚正站在距离梅长苏半臂之遥的地方。虽然没有直接转头去看,但这位禁军大统领明显感觉到梅长苏的身体僵硬了一下,呼吸有瞬间凝滞。

“没关系,殿下如果喜欢,尽管拿去看好了。”刹那异样后,梅长苏旋即浮起了微笑,语调也与平时毫无差别。

靖王略略颔首表示谢意,将书笼在袖中,转身走了。梅长苏候他那边的石门关闭好,方缓慢移步退出密室,蒙挚默默跟他走了一阵,终于忍不住问道:“小殊,那本书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

他答得这么快,蒙挚倒有些意外,“可是你刚才……”

梅长苏脚步微凝,眸光幽幽闪了一下,低声道:“批注的内容和笔迹都没什么的,只是……”

蒙挚等了等,半天没等到下文,又追问道:“只是什么?”

“有两个字,我有减笔避讳。”

“避……避什么讳?哪两个字?”蒙挚有些没明白,困惑地眨眨眼睛。

梅长苏微微沉吟,并没有直接回答,“先母的闺中小名,写批注时遇到……”

“那……要紧吗?”

“应该没什么的。景琰并不知道我母亲闺名是什么,那两个字也不常用,他以前从没发觉我有避讳这两字,再说都只减了最后一笔,他甚至有可能根本注意不到。”

“喔,”蒙挚松了口气,“既然这样,那你刚才紧张什么?”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梅长苏的目光有些悠远,也有些哀伤,“大概是因为那里面毕竟带着过去的痕迹吧,莫名其妙紧张了一下,然后才意识到其实景琰是根本看不出来的……”

这时密室最外层的门已自内打开,飞流俊秀的脸闪现在门边。他虽然等了很久,但好象只瞧了梅长苏一眼,就已放下心来,随即晃到里间自己床上睡觉去了。

蒙挚躲进密道前,梅长苏说的是“出来再聊”,但现在一来时间已不早,二来两人都有些心事重重,所以一句道别后,蒙挚便直接离去。

飞流去睡觉时没有点亮里间的灯,室内唯一的光源便是外间书案上的一盏五枝银座油灯。梅长苏走到桌旁,伸手将灯台端起,目光随意一落,看到案上细毫小笔仍搁在原处,书却已不在了,不由心中有些淡淡的惘然。

已经流逝的那段过去就象粘软的藕丝,虽然被萧景琰无意中牵在了手里,但却因为太细太透明,所以永远不会被他看见。

梅长苏深吸一口气,似乎想要摆脱掉这种有些软弱的情绪,顺手拿了本其他的书,捧起灯台走向了里间。飞流已经睡熟,平稳绵长的鼻息在一片寂然中有规律地起伏着,让人安心。梅长苏遥遥看他一眼,轻手轻脚地将灯台放在床前小几上,刚解开袍扣,门外突然传来低低的声音。

“宗主安歇了吗?”

“进来吧。”梅长苏一面回应了一声,一面脱下外袍,上床斜靠在枕上。黎纲推门进来,直接进到里间,将一个铜制小圆筒双手递上。

梅长苏接过圆筒,熟练地左右各扭了几下,扭开了筒盖,朝手心里倒出一个小小的纸卷,展开来看了一遍,没什么表情,直接凑到灯前烧了。

“宗主……”

梅长苏沉吟了片刻,慢慢道:“要多留意莅阳长公主府,有什么新的动向,提早报我。”

“是。”

本来移灯携书进里间,是打算再小读片刻的,但此刻的梅长苏似乎已有些困倦,吩咐完那句话他便推枕倒下,示意自己准备安睡。

黎纲不敢再多惊扰,吹灭了灯烛,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将门掩好。

夜浓起风,外面似乎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敲窗之声越发显得室内空寂。

梅长苏翻了一个身向内,在黑暗中睁开眼睛,但是没过多久,便又重新闭上……

犀牛镇是金陵周边众多小镇中极为普通的一个,居民不过两百来户,主街只有一条,街上开着些豆腐店、小吃店、杂货店之类的铺子,除了赶集的日子还算热闹外,平时可称得上是非常冷清。

这一日的清晨,一顶双人抬的青布小轿晃悠悠进了犀牛镇。由于前夜下了微雨,轿夫的脚上都沾着黄泥,一看便是从官道那边过来的,看行色,大概是想要在小镇上找个地方歇歇脚,打个尖。

整个犀牛镇除了一间兼买干杂点心的小茶铺外,便仅有一个供应热菜、面食的小吃店,所以小轿在逛到主街的尽头后,又折了回来,在别无选择的情况落轿于小吃店前。

轿夫打起轿帘,出来的是位女客。虽是夏日,她仍然带着面纱,进了小吃店后,她站在店堂中间转头四处看了看,大约是嫌脏,不肯落座。

老板迎了过去,殷勤地将桌椅又细细擦了一遍,正陪笑着要说话,女客突然道:“四姐不在外面?”

笑容凝固在老板面团团的脸上,不过只有一瞬间,他便又恢复了自然,将手巾朝肩上一搭,答道:“在后面歇着。姑娘要进去吗?”

女客点点头,跟着老板进了后院。两个轿夫便守在小吃店门前的一张桌旁,自己倒了茶来喝。

后院与前堂只隔了一道泥砌矮墙,感觉迥异,不仅没有丝毫破烂脏污,反而格外干净舒爽。两株高大的红榴栽在正中,绿叶间已挂着沉沉的果实。老板请女客在榴树下坐了,自己进入东厢房。大约片刻后,老板没出来,却出来了另一个女子。

“四姐。”女客立即站起身,招呼道。

“你坐。”那四姐从外貌上看甚是年轻,生得皮肤细腻,眉目绰约,虽荆钗布裙,仍掩不住楚楚风致。如此一个绝色的美人,却不知为何隐居在这幽静小镇之上。

“不过几年不见,四姐竟丰腴了些。”女客取下面纱,露出雪肤花容,娇笑道。

“是啊,”四姐淡淡一笑,“几年不见,你风姿更盛。”

“如何敢与四姐相比?当年四姐艳帜最盛时,是进过琅琊美人榜前三甲的。后来突然隐居,不知有多少人在你身后叹息相思呢。”

四姐眼睫垂下,弧度小巧的下巴微微收着,虽无其他的动作,却浮现出一种直击人心的哀愁情态,“般若,当年不辞而别我很抱歉。但我真是累了……师父的教养之恩我并没有忘记,可她老人家毕竟已经不在,我们……也该过我们自己的日子了……”

秦般若秀美的双眸中闪过一丝厉芒,但随即微笑,语调仍控制得极稳,“四姐说哪里话来,复国大业未成,亡国之辱未洗,怎可轻易懈怠?”

四姐苦笑了一下,“般若,师父传衣钵于你,所以在京城时我一向听从你的指令。但有些话,我现在不得不说了。我滑族灭国,已有三十多年,所谓亡国惨痛,我们都未曾亲历,不过是听师父讲述而已。何况当时群雄林立,各自兼并,数十年间被各大国吞灭的小国就有十多个,我滑族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何必耿耿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