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作为暴君之子的我作威作福21(第2/2页)

宫人们都不忍看下去了,替他端走了盆子,然后那泪没有了载物,直接顺着脸颊,流进了脖颈,打湿了衣裳。

再看旁边怒目圆睁的六皇子,朝臣们面上缄默,只能转过头,好言安慰少年不要过于悲伤,哭坏了身子可不好。

看着嘤泣的少年,幕僚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想到了乱世的某位国主,明明是一个大老爷们,却靠哭,哭来了军师武将,哭来了江山,哭来了百姓拥戴。古语虽有云:“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何尝不是一种笼络人心的手段。

幕僚暗地揪了一下六皇子的衣袖,六皇子也察觉出不对,连忙上前一步道:“他刚刚没哭的,你们来了他才哭的!此人纯属虚情假意,众卿家可别轻信一个做戏的小人!”

真的悲伤,那眼泪怎么会收放自如,想什么时候哭就什么时候哭,只在凤帝和朝臣面前流呢,还一副要哭得背过去的样子。这盛宝筝看着呆,其实心思贼伶俐,惯会骗取人心!

——就算此人是做戏,六皇子你连做戏也不会啊。一个行事皆由本心、连面子工程都无法做到的人如何做储君。朝臣们无奈地心说。在宫人的指引下,他们散去后,才纷纷交流看法。

“小世子虽年龄尚幼,然天人之姿,加之性格纯善聪颖,帝岂有不爱之?”他们这话说得委婉含蓄,半点没提六皇子,实则侧面就说了,除非凤帝同他们这些臣子一般老眼昏花了,不然一个愚笨暴烈,一个聪慧温和,傻子都知道要选谁。

此事已毫无悬念。

倒是有人听到这句“年龄尚幼”,下意识地算了算盛世子的年岁,和自家女儿的年岁是否匹配。只可惜若帝逝去,盛世子必然要守孝,这妙龄女子可不是谁都能经得起三年的等待和蹉跎,他们只得遗憾作罢。

这才是官场,悲痛固然悲痛,但永远会为未来的子孙后代考虑。

盛宝筝在宫内待了一个月,他感觉凤帝也许真的是他的亲人,否则他怎么会如此悲伤,时常一边饮食,一边哭泣。到了后来,他战战兢兢地害怕自己真的把眼睛哭坏了,偏偏又忍不住。

“你过来。”今日陛下又召他了。

他连忙小碎步走过去,才发现龙床周围簇拥着好多人,他不明所以地上前,然后他的手就被帝王抓住了,柔软的掌心被塞了一个硬硬四方、质地冰冷的东西。

“你天资聪颖,孤把位子授予你,孤很欢喜。望你百年之后,不要辜负孤的期待。”龙床上的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声音不再柔和。

原来少年手里这一四四方方的东西原来是一块玉玺,分量很重,重得要把他的手腕给压折了。

他心里是茫然的。

这时候四周的人突然都跪了下来,大声高喊:“恭喜陛下立下储君,保社稷之绵延。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盛宝筝这下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古今中外那么多人都会为了一个位子抢得头破血流,原剧情内国公府为何会被阖府受累,因为当整个宫殿内的人,乃至全天下都在为他俯首称臣时,那滋味是独一无二的。

权势二字何其醉人。

盛宝筝没有什么野心,他只感觉到了惶恐,甚至回望龙床上那帝王更加衰败的面容,他眼泪下意识就流了下来。

赶紧也跪了下来,眼泪流成大海。

他不知道,这是某个人给的最后考验,他接住了。

六皇子也在宫内,包括盛宝筝在内,所有人都跪下了,他偏不,他不肯承认大势已去,哪怕幕僚如何拉他,他也站在原地岿然不动。

他拱手道:“父皇三思啊,盛世子未生在宫闱,而是长在民间,身上没有宗人府的卷宗记录,有盛国公意图谋反、混淆皇室血脉的可能,请父皇三思!”

此话一出,所有人哪能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呢。

“既然如此,那便滴血验亲吧,是否皇室血脉,便一目了然了。”凤帝闭了闭眼,沉疴的身躯缩在床榻内,下达了最后一个命令。

在众目睽睽之下,既然六皇子都如此说了,少年就算继位,关于出身这一点,也可能饱受非议。

“盛国公也一同参与吧。”六皇子不依不饶道,人群内盛国公只好出列,稍一拱手。

宫人们听令,很快便端来了一个装满清水的金盆和一把匕首。

凤帝先在指腹上切了一个口子,在他划开手的时候,那口子并不大,但盛宝筝也不知为何,心微微一颤,似有心疼的情绪。

血滴很快掉入盆中,轮到了盛国公,盛国公是铁骨铮铮的将门出身,在马背上闯下的赫赫战功,一点小伤对他来说根本不疼不痒,他眼都不眨地就划了个口子。

两滴血在盆内,毫不意外的没有动静。

轮到盛宝筝切了,他不是一个怕痛的人,他摔倒了磕破皮都不会吭一声,但你让他对自己下手,他却莫名有些娇气了。

他也知道这所谓的滴血认亲缺乏科学依据,但无奈一直自乱世以来,一直被人奉为圭臬。小狐狸说他是凤帝亲子,可就算是亲父子,按照血型也未必能合血,如果众目睽睽之下,没有融成,那实在太冤枉了。

也不知道凤帝那口吻里的自信从何而来,盛宝筝脸庞泛起忧愁。

因为角度没找好,他那滴血最终掉落盆内时,一不小心跟两滴血都相隔甚远。

六皇子瞪大了双眼,等着看结果,他疯狂的祈祷,希望这野种最好谁的血都无法融起!可上天就像没有听到他的心声,随着时间流逝,少年的那滴血在水内慢慢的游走,凤帝那滴血也在慢慢的靠近,两滴血最终融在了一起。

他如遭雷劈,差点打翻了金盆,脚一软瘫在了地上。

周遭皆是宫人难以掩饰的惊呼声,和山呼海啸一般高呼万岁的声音,没有人再理会他。

这才是真正的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