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番外(十九)(第2/5页)

各个学家的人表示,一定要严惩。

于是他们联名上书,希望可以把家排除于诸子百家之外,不让他们继续参与教导学生启蒙的事情中去。

如今已经有一百一十一岁,却和少年没有什么两样的秦始皇打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哑然失笑。

看来家是发展的真好,不然也不会惹起众怒。

不过,他为什么要取缔家呢?

家明明可以带来那么多的收益。

比如家今年上交的税收,比其他的学家加起来还要多。

虽然家在培养人才上比不上其他学家,可是那也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现在学习文字的人多了,所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冒出来。

现在只有嫌弃人才多的,没有嫌弃人才少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家发展好了,也有各种各样的出版。

很多人都沉浸于的梦幻世界中,减少了一定程度上的犯罪率。

有这么多的好处,傻子才取缔家。

因此秦始皇就当做是没看见似的,毫不犹豫地把联名上书抛之脑后。

另一边,诸子百家们见秦始皇是这样的态度,只能另想办法。

于是老百姓们发现最近的报纸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奇怪文章。

说是奇怪,就是他们看的不太懂。

毕竟文字实在是太玄奥了,单个字体还认得出来,加起来就看不懂了。

只有少数人,才能明白那些文章写的是什么。

其实说白了就是攻讦家的,把家的所有人骂成了狗。

家又不是软柿子,谁来捏都能捏一下的。

不少人合起伙来反击,不求能够获得胜利,只求能够摆明立场。

当然他们不是不想胜利,实际上是因为斗不过。

一个学家和诸子百家相比,实在是太过渺小了。

其实现在家发展壮大,那也是如此。

果不其然,家节节败退。

仿佛在那些人的眼中,家的人就是一坨屎。

家的人气的勃然大怒的同时,处境就像是滔天巨浪中的一叶扁舟,摇摇欲坠。

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在一片骂声中诉说自己的观点,艰难的维持局面。

这件事情越闹越大,越闹越大。

到了最后,普通的老百姓们也听懂了。

其实是老百姓看不懂这些玄奥的文章,请人把文章的中心意思讲了一遍。

在别人的讲述下,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事人最爱的是什么,八卦呀!

于是老百姓们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就连报纸的销售量也大幅度的增加。

甚至有些人为了看懂这些玄奥的文章,不惜低下头向优秀的孩子请教。

与此同时,也有人上书,希望那些人用简单直接的话来描绘自己的观点。

不需要有多么简单,就像是现在的秦朝公文一样,所有识字的人都能够看得懂。

只是老百姓的观点是传不到诸子百家的人的耳朵里的,所以报纸上面的争论还是那样用文言文写就而成。

这个诸子百家,包括家。

他们不是不能用简单的话语写明自己的观点,毕竟他们就是这样发展壮大的。

只是他们的这些文章是写给诸子百家看的,而不是写给老百姓们看的。

于是老百姓们发现,诸子百家还是诸子百家,书写的文章仍然是那样的不清不楚。

事实上这也不怪老百姓们如此评价,因为就连云清流也看不懂。

和普通的老百姓一样,云清流认得到上面的每一个字,却不太清楚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说来也是奇妙,自从云清流那一次突破之后,她在不知不觉中就懂得了很多东西。

比如有一些神奇的法术,又比如可以通晓万物……

云清流相信自己如果回到了几千年后的现代,估计都不用辛辛苦苦的学习英语了。

就像她对秦朝的文字和语言无师自通一样,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花团锦簇、文采斐然的文章也是看不懂的。

反倒是家出版的那些,一如既往的通俗易懂。

云清流喜欢看,非常非常喜欢看。

不然当初也不会成为一个作者,靠这个吃饭。

所以她干脆放弃了报纸上面的文章,依旧雷打不动的让人送来各种各样的。

家和其他诸子百家的争斗闹得沸沸扬扬的。

一时之间居然有传遍天下的错觉。

只是那些诸子百家的人发现,不管他们是不是将家贬低到了尘埃里,家的地位仍然没有动摇。

比如家的出版仍然在进行中;又比如老百姓的购买力仍然放在那里……

即使是几岁大的小孩子,手里也有家出版的儿童连环画。

哭唧唧,这怎么比啊?

诸子百家的人却是不知道,严肃性的文学和娱乐性的文学根本就不是同一类,在各个方面是没法比的。

如果从知识上比较,自然是严肃性文学更好。

可是如果从发行上比较,那么还是娱乐性的文学卖的更好。

所以这两种最好是不要比,一个继续当他的阳春白雪,一个继续玩他的下里巴人。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过去,家的人再没有开口了。

因为他们都被打击惨了,什么有用的都写不出来。

于是报纸上成了一面倒,全部都是批判家的文章。

又过了几天,诸子百家的人也不再开口了。

因为对于老百姓来说,都不吵架了,那还有什么好看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散开了。

没有人捧场,自己这方又赢了,那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按理来说,事情就到此为止。

可是有些人却不这么想,决定改变一个事实。

他们赢了家又怎么样?实际上还不是输了。

虽然在报纸上把人骂得个狗血淋头,然而真实目的却没有达成。

为了达成这个愿望,有识之士聚在一起想办法。

只是他们想了很久很久,仍然没有什么主意。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放下了面子,决定去问一问那些普通老百姓们的想法。

一开始的时候,有些人是不同意的。

只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同意也得同意。

毕竟他们已经调查过了,家的发展和普通的老百姓是脱不了关系的。

一天清晨,几个大男人在吃过早饭之后,聚于一堂。

表情严肃的他们相互对望了很久,慢吞吞的离开了这一个宅子。

半个时辰后,一个普普通通的巷子里,不少人坐在门外晒太阳。

有的说说笑笑,有的拿着报纸,有的喝着清茶,有的快乐玩耍……

一个不配拥有姓名的学子咳嗽了一声,走向了一名正在看着报纸的老大爷。

首先他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然后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老大爷,你在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