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4页)

“后面的内容呢?”黛玉瞪着一双漂亮的含露目,不敢置信地看着林柳,“姐姐,你将后面的内容藏起来是不是?这个妻子没有钱了,可该怎么去看病呢?她丈夫有没有及时回来?妻子有没有得到救治?”

林柳摊手:“你鹤年哥哥就写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后面的故事发展。你若是不信,将那信封翻过来,瞧瞧上面的字便知道了。”

黛玉听完,立刻翻开信封。

然后……

“我要写信给鹤年哥哥,哪儿有写故事写到一半,就直接送来给人看的?勾得人挠心挠肺,只怕晚上也睡不好了。”说着就要起身回自己的房间写信,走了两步路,她突然意识到什么,转头看向林柳,眼神哀怨,“姐姐,你之前都看过一遍了,知道鹤年哥哥坑人,怎么还将话本儿给我瞧?我原以为姐姐是个好的,没想到那心拿出来,也是黑的。”

林柳再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黛玉扑到林柳身上,伸手在她身上捶了几下:“都说为老不尊,姐姐还没老,也开始不尊了。”

说完哼了一声,一把抓起鹤年的故事就转身跑出了林柳的屋子。

林柳愣了会儿,又笑了起来。

连黛玉都对鹤年的故事念念不忘,林柳原本还有些拿不准,如今也彻底安心了。

……

拉拢文人的计划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粮食与布匹上的生意在鹿岁的经营下,也蒸蒸日上,每日的营销额都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额度。

也不知道鹿岁怎么做的,反正到了后面,不但鹿岁自己那个做高端布料的铺子声名远播,京城里的不少贵妇人都穿上了用鹿岁铺子里的布料做的衣服,就连林柳交给鹿岁的粮食与布匹生意,也都红红火火,在老百姓口中有了自己的名字。

当林柳从忠顺王妃的口中,听到了鹿岁那个铺子的名字,并见她用一种微微有些自豪的语气,说起自己让丫鬟在林柳的铺子外面排了好几的队才抢到心仪的布料时,她的心情那是相当的复杂。

林柳为了打探忠顺王妃对那铺子是什么态度,还刻意踩一捧一,说那铺子的布料再好看,再奢华,也万万比不得江宁织造供应的那些布料精美,不如内务府出来的布料奢华……

然后忠顺王妃就生气了。

这位王妃与林家接触许久,一直是个好脾气的贵妇人,平日就算是被世乐郡主欺负到头上了,都不会眨一下眼睛的,如今却为了别人的铺子,险些与林柳吵了起来……

林柳:“……”她家鹿岁这不是开了个连锁布庄,这是在发展邪、教吧?疯了吗忠顺王妃?

而且还不只是忠顺王妃,等到林柳回神,环视一周,竟发现自己参加的每一场宴会,每一个成婚的夫人与没成婚的姑娘们谈论得最火热的话题,永远是鹿岁的铺子又出了什么花纹的布料,这种花纹一套有多少种,每一种的差别是什么,更适合用来做什么款式的衣服,哪几种布料搭配起来最漂亮……

林柳:“……”我只是一两个月没有出来参加宴会,怎么瞧着好像是错过了一整个世界一样?

黛玉见到姐姐茫然的样子,赶紧走到她旁边,笑着解释:“姐姐许久不曾出门,许是不知道,兄长已经将他的铺子开到了京城。”

“之前还做了许多活动,还特意请了江南最优秀的绣娘做了几身衣服挂在店门口,因为飘飘若仙,精美绝伦,很快就在京城风靡起来,很受给为夫人小姐的喜欢。”

说完黛玉小声道,“我许多小姐妹瞧着兄长铺子里的布料喜欢,却根本抢不过那些夫人,私底下好一通埋怨呢。我都不好意思告诉她们,那铺子是鹿岁哥哥的。”

林柳:“……”夸张了啊,就是现代那些奢侈品的品牌粉,也都没有这些夫人姑娘们热情好吧?

她觉得夸张,黛玉却半点儿不这么觉得。

她抿唇笑了笑,一脸的与有荣焉:“姐姐你看看在场这些夫人们身上穿的衣服,泰半都是用的兄长铺子里的布料呢。剩下小部分,衣服的披帛、腰带等装饰也都是用的兄长的布料,再不济,手帕总得是用兄长布庄里的布料,若是身上一点儿没有,只怕要被笑话呢。”

林柳转头看向黛玉:“我记得你向来喜欢独一无二,怎么如今听着倒是不介意与这么多人穿用同一种布料了?”

黛玉掩唇失笑:“姐姐糊涂了?兄长哪次送回家的布料不是自己绘制,独一无二的?”

林柳:“……”

她再去打听,最后愣是发现,鹿岁这小子哪儿是在卖布料啊,这完全就是将布料做成了集卡游戏——

那布庄每个月都会做出十多种新款布料不说,每种布料还分门别类,因细节、颜色等不同而又细分了几十种,每一种都价值昂贵,有几款格外漂亮的还会限量购买;

每个月月末还会出几款鹿岁亲手绘制的布料搞赠送;

还有消费到了一定额度可以抽奖,奖品则是之前几个月限量发售,已经断货了的布料;

可以说,若是有人想要收集齐所有的布料,每个月在布庄里花掉的银子必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林柳:每次听到鹿岁这小子在生意上的种种操作,总让她怀疑自己与鹿岁两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穿越者。这脑子,就算是去了现代,也绝对可以在商场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

哪怕是见多了现代各种营销手段的林柳,也不禁为鹿岁赚钱的法子而感到惊叹。

却不想鹿岁觉得这样赚钱太慢(林柳:……),于是又拿钱开了一系列首饰与胭脂水粉的铺子,种种操作如上,最后连胭脂色号、功能细分都被鹿岁这小子给搞出来了。

不过半年,鹿岁的首饰与胭脂水粉的铺子便搭着布庄的东风,直接起飞,将这些有钱人的银子赚了个盆满钵满。

就在林柳觉得,这已经是鹿岁的极限时,他突然来信告诉了林柳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弟弟的铺子太受欢迎,引得无数夫人小姐追捧。但布庄内的许多布料首饰并胭脂水粉等都是限量的,许多夫人小姐为了得到铺子里那些已经断货的商品,于是找到弟弟,想要与我做交易。”

“弟弟推辞不过,又不敢真的收钱,担心得罪了这些夫人小姐;又不敢不收钱,担心被人说行贿受贿,于是一番商量之后,决定请夫人小姐们拿粮食来换。”

“粮食也不要多的,只要价值够金银首饰的三分之二就行。”

“夫人小姐们觉得弟弟大方懂事,于是纷纷将家里的粮食搬到了布庄,又被转移到了粮仓。”

林柳:“……”没想到还有这么个意外之喜。

不光是生意顺利,在鹿岁的操作下,鹤年刚刚顶着笔名发售的话本儿也成功在江南掀起热潮,引来无数人的唾骂与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