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养女妹妹(完)二合一(第3/3页)

话中试探意味颇浓。

苏允嫣假装听不出,道:“加上有爹在,生意上的事,且轮不到我呢。”

听到这话,纪氏眼中热切了几分。

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女人家在家相夫教子就行,生意上的事还是交给男人最好。

看到她眼中的急切,苏允嫣笑吟吟道:“胡公子跟我商量聘礼的事,主要是问我想要什么样的首饰。怕送来不合心意,倒手的话就亏了。”

纪氏笑容僵住。很快恢复,勉强笑着问:“胡公子冷冰冰的,竟然这样贴心吗?他从小就会护镖,听说会武的人很容易对人动手……”说到这里消了声,捂住嘴,一副失言的模样。

苏允嫣微微颔首:“是的,他确实喜欢动手。”

纪氏看她似乎不明白,提醒道:“姑娘家身子骨弱,可挨不了他几下。万一他对你动手……咱们一时半会儿也救不了……”

“他敢!”纪父一巴掌拍在桌上,怒气却不是对着胡谨,而是对着纪氏:“你如果想要破坏这门亲事,门儿都没有。你那儿子想入赘,尽管去外头找。我话放在这儿,哪怕这天底下男人都死绝了,我女儿也不会招你儿子入赘。”

纪氏:“……”

谢夫人吓着了:“我是看有清这孩子不错……”

纪父很有些不满她今日带着纪氏上门帮着撮合这门亲事,板着脸道:“夫人,这天底下不错的男人多了,但我只有一个女儿,只需要一个女婿。别的人再好,那也与我不相干。听说尤弟即将添丁,夫人以后还是含饴弄孙,少管闲事的好。”

他一点儿不给情面,纪氏和谢夫人都有些下不来台。

说到底,还是财帛动人心。搁别人家,看到人家姑娘定了亲,是断不会再有心思的。纪氏这是不甘心想要再试一试,万一成了呢?

纪父又看向妹妹,淡然道:“这门亲戚你要是想走,就老实一点。万一你想断亲,我也奉陪。”

纪氏:“……哥哥说到哪里去了?”

纪父摆摆手:“送客!”

纪氏灰头土脸被赶走,心里很是后悔,之前哥哥就不喜欢她,今日之后,兴许只能做普通亲戚了。

谢夫人被向来尊重的继子给撅了回来,有些伤神。回家后还被儿子训了一顿,大意就是少管别人家闲事,这情分都是用一点少一点。这么要紧的东西,当然要用在自家人身上,别拎不清惹人嫌弃。

这都是后话。

把客人送走,纪父很有些不悦,沉声道:“以后除了逢年过节,若她再回来,直接拦在门外,不必来禀了!”

谢夫人那边却是没有再说。打算私底下将给谢家的货物扣下一半,相信过了这一回,谢夫人以后肯定会知道分寸,不会再讨人嫌。

苏允嫣很羡慕纪淑颜能有这样一个父亲,如果不是纪淑荷母女,她身份没有被调换,相信上辈子的她,应该能逍遥顺遂一生。

*

罗子沣和李招序行刑那日,苏允嫣亲自去看了。

私底下,她找人去接了纪淑荷的孩子,远远地送走,这一辈子,他都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

次年,纪淑荷行刑的日子。

这一年中,她很多次都想要见苏允嫣,为此托了许多人。

也有人把话带到苏允嫣面前,她都没去见。假装不知道此事。

今日是纪淑荷最后一程,苏允嫣当然要来送。

刑场上的女子已经不像是纪淑荷了,头发散乱,眼神浑浊,浑身脏污,脸颊瘦削无比。有些疯疯癫癫。

苏允嫣端着一碗饭缓缓上前,送到她面前。

纪淑荷一把拽过,用手抓着狼吞虎咽,期间被噎着了两次。她却也顾不得,哪怕都噎得翻白眼了,也还在往口里塞。得空的时候,还看着苏允嫣。

几口把一碗饭下肚,纪淑荷缓了缓,浑浊的眼神看向苏允嫣:“妹妹,我做了个梦……哈哈哈哈……”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很好笑的事,哈哈大笑着,半晌缓不过来。

但也没笑多久,她很快收了声,看着那边磨刀的刽子手,低声道:“我梦见我和娘成功了,爹没了,没多久你也没了,我和娘守偌大家业过得很好……”

“你在做梦。”苏允嫣语气认真:“你的梦该醒了。”她顿了顿,道:“就算爹没了,你顺利接手生意,家中有李招序和罗子沣这俩忘恩负义的人,日子也过不好!”

纪淑荷瞪大眼:“不可能!我们明明过得很好!”

当真是疯了。

跟一个疯子掰扯,纯粹是浪费唇舌。苏允嫣不欲多说,转身下了刑台。

“其实我嫉妒你!”

身后 ,传来纪淑荷的声音,这一回冷静了些:“你明明是养女,爹却把你和我一视同仁。我很不甘心……没想到,我才是占便宜的那个。要是早知道……”

早知道什么,她却是没机会说了。

苏允嫣背对着刑台,听到身后的动静,眼神微微一偏就看到左右都是喷出的血迹。

她心里的郁气顿时一扫而空。

九月底,纪罗两家大办喜事,两边老爷都很满意,喜事办得热闹无比。

城中纪府老爷纪登的一生简直就像是话本,发妻早逝。他将后宅托付给妾室照管,却发现妾室与人通奸,就连唯一的亲女也是和外面的野男人生的。

任何男人遇上这种事大概都会绝望,谁知峰回路转,家中那个养女就是亲女!

这亲的就是亲的,亲生女儿招赘,不过一年就生下了长孙,之后在他五十岁那年,女儿接手他的生意,一个女流之辈,做生意竟然不输男人,将纪府生意打理得蒸蒸日上。但她只管了十年,就将生意给了儿子,自己又做了别的生意。纪父有生之年,看到纪府后继有人,走时很是高兴。

从那之后,城中各大户人家中从不敢轻视女子。哪怕是女儿,也有许多人当男儿教养。

百多年后,女子做生意,众人已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