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上山(第2/2页)

其实在两宋时期,龙虎山还未有如此威望,与茅山、阁皂二宗并称“三山符箓”,宋室对三宗的礼遇几乎不分轩轾,三宗的势力也在伯仲之间,茅山宗还常常略胜一筹;且彼此都是平等的,并无隶属关系。从张陵起,其子孙虽代代被称为“天师”,但那只是教徒对其尊称,朝廷从未正式承认,连最尊崇道教的宋真宗和徽宗,也仅赐张陵子孙以“先生”称号,加封第三十代孙张继先为虚靖先生等。然而至蒙古人入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蒙古贵族以武力威震欧亚,入主中原后,为了笼络人心和奴化中原百姓,不得不笼络道教。

蒙古人早期大力扶植的是全真道,进据江南后,深感势力影响过于强大,便转向扶植张陵后嗣主领的龙虎宗,而对全真道采取适当限制。张陵子孙世居江南,他们信奉的天师道、龙虎宗源远流长,在江南地区有较大的影响。蒙古族又世奉萨满教,也较易接受道教的符箓派。因此在元世祖统一江南后,张陵后嗣及其龙虎宗特受荣宠。

从至元十三年世祖召见张陵第三十六代孙张宗演起,直到元末第四十一代张正言止,代代被封为天师、真人,或大真人,并受命掌领江南道教。以朝廷名义封张陵子孙为“天师”并命其掌领江南诸路道教。

天师封号尊贵,掌领江南诸路道教又是很大的实权,张陵子孙获此荣宠,立即身价百倍,在众多符箓道派中,显得十分突出和显要。诸如江南地区各级道官的任命,各派宫观的赐额,各派之间矛盾的解决,以及各派有重大事务须向元室请示等,都须首先报告天师,或请天师转达。如此一来,历代天师自然成为江南诸符箓派的首领。

林麒不懂得这些,就觉得这龙虎山上的一座座的道观壮观无比,眼花缭乱之际,竟然有些看不过来,张青山将林麒带到自己住处,让他安心等待,他先去点个卯,回来就陪林麒去找周颠。

张青山走了,只剩下林麒有些恍惚,就要见到周颠了,如今可变样了?可会原谅自己?见到周颠,该说什么?思前想后,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