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2/3页)

赵佑楠有了几分醉意,脸有点点红,他手握着酒杯,目光流转在酒杯上,说:“这阮姑娘虽说是阮兄亲妹,但品性却不及阮兄十之一二。我了解阮兄,若他还活着的话,瞧见自己妹妹这般自轻自贱,少不得要打骂。”

“但我毕竟不是她亲兄长,打骂自是不能的。只是如今被逼不得已话说重了,也怕她回家后会一时想不开寻死,反而是辜负了阮兄的嘱托了。”

唐义也是见过阮琴的,虽然当年阮将军战死时他不在身边,但毕竟二人感情摆在这儿呢,既然知道他亲妹妹被赵兄寻回来了,肯定是要去看看的。

不过,唐义也只去长兴坊探望过一回。而且去的时候,也是带着妻子一道去的。

有好几年没见那丫头了,只记得当时被寻回来时不过才十四五的年纪。如今五年过去,想也有二十了吧。

二十岁还不肯议亲,唐义就知道,她心里肯定是在打什么主意。

果然,方才听赵兄说,那丫头是看上了赵兄,竟想给赵兄做妾。

提起这个来,唐义也严肃了很多:“别说你没这个意思,便是有,也不能这样做。阮兄若是还在,他可也不会准自己妹妹给人家做妾的,便是公侯府第也不行。”

“所以我说,阮兄的这个妹妹和阮兄一点都不像。”赵佑楠说。

唐义道:“若不是她长得的确和阮兄有几分像,且阮兄说的手肘处的胎记她也有的话,我都要疑心她是不是阮兄妹妹了。阮兄是个热性情,为人也十分中正纯良,而他这个妹妹……”后面的话唐义没再继续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但意思却表达的很明确。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唐义问。

赵佑楠仰头一口饮尽杯中酒后,说:“不怎么办,只能安插心腹去她身边伺候。另外,在阮将军府周围,也得派人盯着。”

其实赵佑楠有直觉,总觉得这位阮姑娘的执着程度可能会超乎他的想象。

如今能做到的,也只有未雨绸缪了。

唐义笑说:“想你行军打仗时,也没这么烦愁过。如今,倒是栽在了一个小女子手上了?”

赵佑楠不喜欢他开这样的玩笑,他冷肃望过去说:“我和她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关系,你不要这样说。叫你嫂子听到,她会多想。”

“当年也没有?”唐义好奇,“你迎娶嫂子进门前的时候?”他记得那时候的赵二哥还是个情场浪子呢,频繁出入风月场所。

赵佑楠严肃说:“自始至终我都有一直和她保持距离,是她那样想我,我也没有办法。当年的确混账了些,但我这个人也不会浑到连兄弟的妹妹也欺负的地步。我行事间,是有分寸的。”

这一点,唐义是信的。

再说赵二哥当年那样,也未必没有苦衷的。他和他并肩作战十年之久,赵二哥是什么样的人,他心里清楚。

唐义说:“你已经仁至义尽了,阮兄泉下有知。”

阮将军战死时,也从军有近十年了。这些年来的军饷,他都有一直存起来。临终时,银子都是交给了赵佑楠保管,等赵佑楠找到阮琴时,阮将军所有的东西他都是给了阮琴的。

再加上将军府里也有当年阮将军得到的圣上的赏赐,所以如今阮琴认回去后,一应日常开支都是不成问题的。

阮将军也是少年从军,但他情况和唐义又不一样。他家里父母早亡,没人给他张罗早早娶个媳妇。当年他从军其实替的是堂兄的名额,他父母早早就双亡了,他是家中唯一男丁,自然不在从军名单内。

不过他叔叔婶婶舍不得自己儿子,就让他去顶替。并且承诺说,只要他肯,会待他妹妹琴儿如亲女一般。

阮将军当时是信了的,所以就替了堂兄上战场。只是他没想到,他前脚才替堂兄从军,后脚妹妹就被叔婶转手卖了。

叔婶起初是瞒着他的,后来还是同村的一个小兵也加入到北伐大军中偶然遇到他,和他说了这个时,他才知道。

自那之后,军饷再没寄回去过。并且这些年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自己妹妹琴儿。

只可惜,战争还没结束,他还没能腾出空来去找的时候,人就死了。

阮将军未娶,但却有个义子在。当时烽烟四起,战火不熄,多的是失去父母双亲的孤儿。有一个尚在襁褓的婴儿被阮将军捡到了,就收做了义子。

等战争结束后,阮将军的几个副将有特意带着这个义子回其老家阮家村一趟,给这个义子在阮家祠堂上了族谱,就正式成了阮将军的继承人。

也正是因为有这个儿子在,有这一点香火在,阮将军府才一直没被圣上收回。不然的话,阮将军一无后,二又战死了,这座将军府也不会给他留着。

那义子叫阮兴,如今才十岁。他一直知道阮琴的存在,赵佑楠没瞒他。这些年,他逢年过节也有往长兴坊去过,也时常请阮琴回去,只是阮琴一直没肯。

如今阮琴既然认了回去,和阮兴也算是相依为命。要说高兴,肯定还是阮兴最高兴。素日里偌大将军府就他一个主子,不免有些冷清,如今多了个姑姑,自也热闹许多。

其实这也是赵佑楠的意思,阮琴认了回去,和阮兄义子住一起,姑侄二人多少有个伴。这样不好吗?非得一个人冷冷清清住在长兴坊,还打那样的主意。

不过阮琴离开赵家时不算太好看,赵佑楠之后也没再踏足过阮将军府一步。不过过年时阮兴有如往常一样来送年节礼,赵佑楠还与他切磋了武艺。

赵佑楠虽不再去阮将军府,但对阮兴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

试他刀枪棍棒,见他长进不少,他也很高兴。

“不错,再过一两年,你也可以和你唐家兄长一样,能进营历练了。”收起长木仓来,赵佑楠这样说。

阮兴道:“赵叔叔,我觉得我现在也不比唐家兄长差。您瞧等过完年的话我都十一了,您能不能先安排我进去历练历练?”他说,“每回唐家兄长来找我时,说起军营里的生活时都是一脸骄傲,听得我心痒痒的。”

赵佑楠示意随行的小厮把兵器收起来,他则招呼阮兴去一旁坐下边喝茶吃点心边聊天。

“你过了年才十一岁,还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去军营历练是要吃大苦头的,你得平时多吃点,把个子长高点,再养得健壮一点,这样才能进得去。营里也有营里的规矩在,便是我,也不能越了规矩去。”

阮兴说:“我知道,军人是保家卫国的,自然要健壮些才行。我明白了,赵叔叔且放心吧,等我回去后,一定多吃肉多吃饭,争取早早长得有唐家兄长那么高。”

“这样就好。”赵佑楠笑眯眯摸他脑袋,一副慈爱老父亲的表情,“十三岁吧,等你到了十三,叔叔就安排你进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