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让他们瞧瞧(第2/3页)

全国人民都在关心着这座桥。

海风一吹,律风感觉自己又缓过气来,身上有无限动力可以回到工地继续战斗。

“我们到岸边拍个照。”律风指了指前方,“老师在宝岛那边,都给我拍照发过来了,我们得好好回报情况才是。”

老师发来的视频、语音,律风仔仔细细看完了。

宝岛作为多台风多地震的凄苦地方,哪怕利苏没有正面登陆,也对岛内建筑、道路造成了影响。

幸好这次维护危楼、隐患大桥的建筑公司,派来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技术。

从接手那些破败楼房、偷工减料桥梁开始,他们就以抗击地震、洪水、台风的姿态,全程围好了维修钢管立柱,完全没有遭受到损害。

但是……

宝岛的一些老楼房就惨了,大雨瓢泼而下,墙瓦浸水,受灾情况竟然比台风正面登陆的大陆省市看起来还要悲惨。

殷知礼的语气里,有难过,有高兴。

难过的是见到宝岛无辜民众受灾,政府却拿不出与大陆、南海舰队相媲美的救援队伍。

高兴的是,那座铁灰色大桥依然矗立,连富云县临时搭建的公路桥,都比垮塌的富云桥坚固数十倍。

律风跟殷以乔慢慢说着宝岛的情况。

没等他们走近观景人群,忽然传来一声熟悉的呼喊。

“律工!”

年轻跳跃的声音,是丁鸿达无疑。

可律风前两天刚在新闻直播见过丁鸿达,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穿着t恤、长裤的丁记者,仍旧挂着他的记者证,满脸笑意。

但是他那张脸,苍白粗糙,像极了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一点儿也没律风记忆中的年轻气盛,反而透着狂风肆虐后的沧桑。

“丁记者。”律风略微诧异,“你没休息?”

“休息什么呀。”丁鸿达声音一点儿也不见疲惫,“我们做记者的,台风前、台风后都要冲到最前面,给全国人民带来南海隧道的现场报道!”

也许是他笑意灿烂,也许是他言辞恳切。

被风吹得苍白粗糙的脸颊,都透着朝气蓬勃的血色。

这果然是律风认识的丁鸿达无疑了。

“行。”律风完全认可他的斗志,“既然丁记者想做报道,不如待会我带你们去工地。我跟翁总工申请一下,他肯定同意你们到现场记录台风后的跨海大桥。”

普通的记者,绝对不可能和动员会那天的御用记者一样,随意进入南海隧道建设现场。

然而,律风本能觉得,丁鸿达在台风登陆那刻,声嘶力竭的宣告,不仅融化了他的冷漠,还有瞿飞的暴躁。

有这么一位心系桥梁的记者,一定可以得到翁承先的许可。

果然,丁鸿达听了这话格外高兴。

他苍白粗糙的脸,笑得像朵花儿,连连说“好好好”!

然而,他却没急着催促律风动身,而是招呼着自己同事,拿过了相机。

丁鸿达有性格里天生的腼腆和认真。

他打开相机,伸到律风面前,像分享重大秘密似的,说道:“律工,其实我来打招呼真不是想蹭采访。嘿嘿,我跟同事这几天一直在跨海大桥附近,虽然新闻直播中断了,但是我们手上有最漂亮的桥!”

丁鸿达选出自己最满意的摄影,在律风面前展现出台风之中,惊涛穿桥的震撼景象。

也只有不要命的前线记者,能够捕捉到台风来临时,跨海大桥在风雨浪潮中傲立的画面。

震惊律风的,不仅仅是这一相机的照片。

丁鸿达说:“我们摄影师一直在拍跨海桥的视频。雨水那么大,我们伞都差点撑不住,幸好还是拍了不少能用的视频。”

他骄傲的神情与身旁同样沧桑的摄影师如出一辙。

仿佛生命在台风面前微不足道,重要的是这风雨和桥。

律风被他们的敬业惊得无话可说。

摄影师给他们回看的视频,白浪泛着黄,扬起来比桥还高,几乎是台风来临时最危险的场景。

律风佩服道:“我想,你们的照片、视频放出来,网友肯定把它们安利上头条。”

丁鸿达无比明亮,“可是,我是希望律工你做的视频上头条。”

律风诧异看他。

丁鸿达却真诚无比。

他说:“咱们乌雀山大桥的夜景,美得外国人都在称赞。那台风刮过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矗立不倒的场景,不吓死他们呀!”

记者的热血赤诚,激得律风说不出话来。

好像他们冒着台风,在岸边拍摄录制海浪翻涌的场景,就是为了等他做出一则不惧风雨的跨海大桥视频来。

律风稍稍的悲春伤秋,彻底没了干净。

他心里已经有了无限宏伟激昂的场景,不需要什么人工曲调,只需呼啸的雨声、风声、浪潮声,都能汇聚出一幕惊天动地的乐章。

“好,吓死他们。”律风笑道。

让他们都瞧瞧,这就是中国的桥梁。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利苏台风登陆中国一周后,启程前往菲律宾。

已经抗洪抢险整整十天的菲律宾政府,正在层层清点台风造成的损失。

近百万居民失去了住所,大量难民堆积在避难所。

政府与民众,无比期待中国的援助物资和医疗队伍。

远离灾情的菲律宾首都,议员约马尔正在听国内建筑受损汇报。

“在利苏袭击中垮塌的桥梁共计17座,受损33座,房屋垮塌情况还在统计中,但是数量不会少。以及,您要的——”

汇报的人翻开下一页,声音显然小了许多。

“中国在我国境内建设中的兰西工业园、瀑帕大桥、米书公路,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约马尔视线烦躁地转过来,沉声问道:“不同程度的损害是什么损害?”

“额……”汇报的人尴尬道,“施工警戒牌被吹走了、大桥的建设防护架变形,还有……还有工业园的临时大门——”

“够了!”约马尔锤在桌上,怒不可遏,“中国人的建设工程就没有垮塌、损毁的吗?!”

汇报人脸色惨白,却不得不如实告知。

“约马尔先生,您是清楚中国建设能力的。利苏这样的16级台风,对他们的建筑来说,就像、就像微风拂过。”

“您看,他们那座横跨南海海峡的大桥,直面利苏之后,竟然完好无损。”

“这怎么可能?”约马尔关注南海隧道多时,当然清楚桥梁越长越脆弱。

南海隧道还没建成,两岸长度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公里,应该和树枝一般,风一吹就断了。

可是,它竟然完好无损?!

约马尔心中满是怀疑。

“你确定这不是中国发出来安抚民心的假消息吗?”

“应该不是。”汇报人神情遗憾,语气却止不住惊诧,“因为,他们的电视台放出了台风登陆时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