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正文完结(二)(第3/4页)

这份杀意,表现得不要再明显,众诸侯看看周宁看看项羽,脸色又是一阵青白变化。

有项羽护在周宁身侧,他们别想打什么劫持周宁脱身的主意,众诸侯只能跪下求饶。

韩信受伤的、定定的看着周宁,不,他不信,他的老师,怎么会!

周宁避开了韩信的视线,虽然她的势力能完全控制殿中的形势,她也有那个实力杀了他们再慢慢收拾残局,但她也并没有露出什么得势反派的嘴脸。

她依旧哀愁的叹着气道:“天下能这么快的安定下来,诸位帮我良多,某……”

见周宁语中似有回转之意,韩信心中一松,众诸侯心中一喜,然而不待他们彻底放下心来,张良起身冷声打断道:“陛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妇人之仁难成大事。”

这!这是一定要杀了他们了!

除了韩信依旧只看着周宁外,其余诸侯愤恨的怒视张良。

张良淡然垂眸直立,半点不拒,他不仅是周朝元老,还是女帝的师兄,是下任皇帝的太傅,帝心、地位皆稳如泰山,所以只有他的话足够有分量动摇群臣,也只有他可以不惧诸侯的仇视。

见张良如此说,其余诸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拿不定主意自己该如何表态。

吕雉可没那么多顾虑,她只看自己小妹的利益得失,而且也不惧得罪了谁,是以她倒比文武大臣还要反应得快些,“底下,当断则断!”

喜不忍的看了看殿内跪着的诸侯们,闭了闭眼,拱手道:“臣认为,太傅说得有理。”

没有什么比和平安定更重要的了,陛下的预判从未出过错,为了周朝能长治久安,只能……对不起众诸侯了。

“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黑作为周宁的铁粉,虽然,但是,黑紧跟着喜表态道:“请陛下以大局为重。”

越来越多的大臣站出来请周宁以大局为重,众诸侯面如死灰,以为今日必定在劫难逃了,韩信的面色也一点点苍白了下去。

造势到如此地步,即便周宁今日杀了众诸侯,她也不会被泼上什么杀功臣的污水。

项羽早就想要起身杀人了,他可不在意什么名声,只是他的手被周宁牵着不放,所以不好动作。

张良的眸子半阖,真是英明神武、算无遗策的大周女帝啊,若……若果真如此,他还是辞官归隐吧。

周宁又叹了一口气,在韩信都几乎绝望之时,她缓缓道:“朕不愿。”

她用了“朕”字,这是要力排众议力保诸侯王?

诸侯们的眼眸一亮,满目期盼感激的看向周宁,心中又有了希望。

周宁将他们的神色收入眼底,缓声感叹道:“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所求不过富贵尊荣,父母喜乐,子孙出息。不如,你们放弃领地兵权,留在咸阳城中,置良田美宅,饮酒作乐,颐养天年。朕愿封赏你们的母亲、妻子为诰命夫人,享有与你们品级相当的品阶,并且同样享有朝廷俸禄,也可参加宫宴,让你们的父母妻子皆因为你们而位分尊荣。”

要想开窗,众人不愿,那就说掀屋顶,事情办起来就要容易得多,但她不仅想要收回诸侯王的领地兵权,还想要趁机提高女子的地位。

让为母为妻者见识到天地广大,并非后院之地只是第一步。

“你们的王位可世袭以庇佑儿女,择儿子或女儿承袭王位皆可,只世袭两世而无立功者,自第三世起每降一爵传之。至于其余子女皆可通过科考入仕,只要你们教导好子女,便不愁他们的前程。”

周宁言词中将儿女并提,甚至提了女子科考,却见满殿大臣皆无反对之色,想来他们把她的一番说辞理解为劝服诸侯王的施恩。

毕竟刀不血刃的收复众诸侯王这么大的好处摆在前头,稍微降低底线,容忍一些平常不能容忍之事,也不算奇怪。

如此削诸侯收兵权与提高女子地位两事,倒是相辅相成了。

周宁接着缓声道:“自此你我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皆安,如此岂不两全?”

女帝力排众议不杀他们,已经让他们心中感激,毕竟,他们此时乃砧板上的鱼肉,哪里有讲条件说不的权利。

又听闻诰命之法,各诸侯心中更是意动,结果没想到除了父母妻子外,陛下连他们的儿女后代的前程都想到了。

那还有什么好不同意的,众诸侯此时心中竟生出了欢喜之意,不过他们并不觉得这很奇怪。

众诸侯皆应了下来,酒宴得以继续进行,张良微微一笑,入席自斟了一杯,遥遥举杯敬周宁,周宁微笑颔首,也饮了一杯。

韩信的面上恢复了血色,抿了抿唇,为自己误会了老师而感到抱歉羞耻,又庆幸自己没有同别的诸侯一般离席跪求,不然,怕是无颜再见老师了。

看出了韩信的不自在,周宁微微一笑移开视线,继续同别的诸侯王说话,诰命夫人之事从方才周宁的话中,他们差不多了解了,只是这科考……

什么时候考,有什么要求,考什么,怎么才算考中,每次得中者几人,以后又是什么前程,这些都是关系子女前程的紧要问题。

周宁说了个大概,三年一考,分门别类考取,具体考什么未定,只是德行兼备,以德为先,所有的考生都要先过了思想政治这一关。

思想政治啊!

黑和叔孙通的眼睛同时一亮,皆是势在必得,望缩了缩脖子,反正他是不想搅合的,陛下派的活,乍一听都挺好,可真真干起来累死个人。

看看此时的黑,应酬着找他搭话的文武大臣满面红光,显然忘记了是谁在各大军营连轴转,累得嗓子嘶哑,像条涸泽里濒死的鱼一样求着自己问药。

再看看叔孙通,挺大年纪的人了,也是忘了教训,又和他那堆儒生凑到一块,显然是要同黑争夺整理思想政治这一科书籍的任务了。

著书立典呀,这样的事,对叔孙通这群儒生而言有致命的吸引力,黑只怕是悬了。

只是,唉,他难道忘了前头是谁着急上火、愁眉苦脸的找到他这里问养护头发胡须的方子吗?

望瞧着黑和叔孙通,破有种得道高僧看着世俗男女沉溺情爱的超脱同情。

毕竟是大婚之日,喝酒饮宴也不会闹得太晚,不过又饮了一刻钟,周宁便宣布散席了。

没人敢闹皇帝的洞房,众臣有序的离场退出,周宁让项羽在前面等自己,而后唤住了韩信。

韩信面对周宁时还是有些不自在,周宁笑道:“旁的诸侯王是在咸阳城吃喝玩乐颐养天年的,只是你却不行。”

为什么?是老师要怪罪惩罚他么?韩信顾不得再尴尬回避,诧异的对上了周宁的视线。

将韩信眼眸深处的忐忑不安收入眼底,周宁笑了笑,一个人青少年时期的事情果然对其影响巨大,如今韩信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军了,可面对她时,还是不自觉的将自己调适到了学生晚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