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4页)

“慧姐儿,你这个字写错了,”刘玉真指了指板上的一个笔画较多的字,道:“你再把这个字仔细瞧瞧,这里头是有一个点的,莫要忘了。”

慧姐儿脸一红,低头细看了起来。

刘玉真安慰地摸了摸她的头,然后对那庄头说:“免礼,冯庄头坐,桂枝看坐、上茶。”

桂枝很快端了热茶来。

“多谢姑娘,多谢姑娘!”冯庄头连忙站起身来谢过,然后也不敢坐实了,凝神听刘玉真说话。

刘玉真随意开口:“如今快要秋收了,庄子上可好?今年收成如何?”

“回姑娘话,”冯庄头胸有成竹地回道:“如今庄子上的田地都种了稻子和芝麻,今年风调雨顺约莫能比去年多收一成,稻子过些日子便能收了,芝麻倒还绿着,约莫要再等个把月。”

刘玉真点头,“那就还是依着府里头往年的例,新稻子收回来后就把前年的卖了,只留下去年和今年的。至于芝麻今年收回来后你先榨个三五石的送到家里来,再挑些好种子一并送来,另外今年的芝麻油先不要往外卖,听我吩咐。”

冯庄头老实地点头,“姑娘放心,待芝麻收回来后就给您送来!”

“嗯,那新建的榨油坊如今如何了?”刘玉真又问。

说到这个冯庄头的声音顿时就小了,“好着呢,小的每天都要去瞧一回,不过庄子附近的村落少有人种芝麻,所以,所以没挣上什么银子,这快一年了也才两百来个铜板,倒是芝麻酱攒了些。”

“不碍事,”刘玉真从来没指望那个榨油坊能够给她挣钱,允许附近村子的人去榨油也是为了不让油坊闲下来生锈罢了,所以一点都不生气,“我记得如今那油坊是你大儿子管着?”

“是是是,”冯庄头一凛,谨慎回道:“那小子如今每天早晚各去一回油坊,按照姑娘您的吩咐将里里外外都扫一遍,家伙什半月煮一回,其他时候就跟着小的下地。”

“很好,”刘玉真对这个情况很满意,道:“你回去告诉他,让他用黄豆试着榨一榨油,若榨出油来我赏他。”

“黄,黄豆?”冯庄头有几分不敢置信,“姑娘您说的可是做豆腐使的黄豆?这,那能榨出油来?!”

“对,我记得庄子上是有黄豆的?”在刘玉真的印象当中她的这个庄子是在田埂上种过黄豆的,那些种不了稻子和芝麻的劣等田也种了黄豆。

因为这东西到处都有人种所以年初那会她想卖都卖不出去,只好让他们建了间屋子做豆腐坊,每日做几板豆腐自吃以及换给附近的乡邻。

所以冯庄头对庄子上剩下的黄豆数量是很清晰的,想也不想就回答道:“姑娘说得对,庄子上是还有大半库房的黄豆,这做豆腐用的黄豆不多,每日出去卖豆腐换来的黄豆就够使了。 ”

“很好,”刘玉真不懂得怎么榨油,但芝麻和黄豆都是植物想来流程都差不多,于是强调道:“那你回去就吩咐他,不管是蒸的还是煮的,只要能用黄豆榨出油来,我重重有赏!”

“诶,诶,小的回去就吩咐他,就吩咐他。”一听到赏钱,冯庄头眉开眼笑。

“还有一件事,”刘玉真示意桂枝把东西给他,问道:“你可认识这个?”

冯庄头下了半辈子地,一下子就认出来了,道:“这是胡菜?这胡菜庄子上也是种的,收了稻子之后把胡菜种子洒在地上,就长出这黄花来,这胡菜可以煮着吃也可以肥地,春耕前把这胡菜埋地里,肥着呢。”

胡菜,也就是油菜花了,康哥儿之前经常给她摘,她也是突然想起来这个能榨油。“那庄子上可有这胡菜种子?有多少?”

“约莫够种十亩地的,”冯庄头想了想回道,说完生怕刘玉真怪罪又解释道:“这胡菜花开得长久,种子要六月才能收,春耕可等不及,所以每年就只能留一小块地。”

冯庄头能留十亩地的种子还是因为这东西能肥田,不然也就只种一小片当菜吃。

刘玉真得了十亩地种子也很满意了,又问:“那若今年收完稻子再种上这胡菜,来年能收多少种子?”

冯庄头惊讶,小声问道:“姑娘您要种这胡菜?可是种了胡菜来年春耕可是不成了的。”

春耕哪有榨油重要,她又不缺那几亩地的米吃。

“按我说的做,把这胡菜种子都种上,再从其他村子里换些,明天春天的时候也不要埋到地里就让他们长。”刘玉真强调了一遍,“我要的是种子,收好了种子就晒干,然后来回我。”

庄仆和佃户不同,佃户是租了主人家的地,但是种什么是自己做主的,只要按时交租子就行,但是庄仆不一样,庄仆就和签了死契的下人差不多,所以庄子上种什么是主人家做主的。

如今刘玉真非要种满胡菜冯庄头反抗不得,好在春耕没了还有秋耕,勤快些总不会饿肚子,只得诺诺回道:“谨遵姑娘吩咐。”

冯庄头愁眉苦脸地出去了,慧姐儿又抬起头来,脆生生问道:“做豆腐的黄豆,能榨出油来吗?”

“能的,不过是少些罢了,比不上芝麻出的油多。”刘玉真按照前世的经验回答她。

她虽然不知道具体能出多少,但是依照前世在超市见过的油的种类,很明显黄豆、油菜、葵花籽、茶籽、橄榄等等都能榨出油来,或多或少的区别罢了。

事实上看到那么多的种子、果实都能够榨油,不同的品种还有不同功效,简直让人怀疑所有的种子都可以榨油。

慧姐儿半信半疑地点头。

“好了,小孩子不要想这些,”刘玉真见她改好了之前写错的那个字,笑道:“今日冯庄头来送了奶粉来,我让桂枝给你煮一碗好不好?”虽然奶粉温水冲效果才最好,但是古代卫生条件不达标,还是用煮的保险。

“什么是奶粉?”慧姐儿又问。

“奶粉就是水牛奶熬煮做成的粉末,我小时候常吃呢,吃了对身体好,长得高。”凑近了她小声道:“你看我是不是比桂枝她们要高?桂枝比我还大一岁呢。”

慧姐儿看看她,又看看捧着个罐子走来的桂枝,一个坐着一个站着瞧不出来,于是她想了想,认真点头,“母亲高。”

刘玉真笑,低头看了看这次送来的奶粉和干酪,让桂枝拿到厨房了,叮嘱道:“让顾厨娘做些姜汁煮在里头,去去味,再加几颗枣。这干酪也许久没吃了,让她也做些点心来。”

桂枝点头,盖好这瓷罐子出门去了。

很快,顾厨娘便做好送了来,她是北方出生的对如何整治那干酪很有一手,制出来的点心奶香浓郁,不但两个孩子停不了嘴就连刘玉真都没忍住吃撑了,夜里在被窝里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