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3/3页)

陈世文有些无奈地点头,“人各有志,也勉强不得,只是山长非常的生气,可惜了。”

陆家可惜不可惜刘玉真不知道,只是这么一说她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便问道:“外祖母说你如今颇受太子殿下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刘玉真是真的好奇,他区区一个从六品,怎么就在太子跟前显了出来。

论才学,论资历他都及不上翰林院里面的老大人们啊。

说起这个,陈世文苦笑道:“这事很简单,太子殿下是一个好学的人,常常会到翰林院找掌院大人请教,偶尔也会从翰林院的书库中取些书回去。”

“然后一个多月前的某一日,殿下来到了书库寻一本书,但是怎么找都找不到,掌院便将我们喊去问,但那书实在是少见得很,大伙儿都不记得搁在何处了。”

“但我还记得,于是便找了出来。殿下很高兴,夸奖了两句,谁知道这事就这么传开了。如今殿下见我看的书多,偶尔也会询问一二,你生病的第二日便是如此情形,殿下那一日要到翰林院去,大人们虽然不知道殿下会不会传召,但还是将我喊了回去以防万一。”

原来如此,她还以为太子真的看上了寒门出身的陈世文呢。

“那你可得小心着些,”刘玉真不放心地叮嘱,“正所谓伴君如伴虎,你在太子殿下面前可得谨慎行事。”

“知道,”陈世文郑重点头,“我有家室,定会小心谨慎的,况且如今太子殿下只是问我一些书上的事,不打紧。”

“若是将来……”他顿了顿,道:“将来若是有什么差错,我谋个外放也就是了,就是可能要委屈你们了。”

刘玉真握住了他的手,“你心里有数就好,我这几日看着家里来的这许多人,真是吓了一跳,我让桂枝到门房那边瞧了,好些人都送了重礼来。”

“我这几日见的这周太太、富太太以及送这帖子来的陆家,想的都是这一件事吧。”

“世情如此,也怨不得他们。”陈世文淡淡地回道:“你是没有看见徐府门前的人,若是见了你才要 下一跳。”

说起徐府,没两日刘玉真就见到了徐府的人,那送东西来的嬷嬷眉开眼笑,虽然极力绷着张脸,但是嘴角眉间全是笑意。

“我们家三姑娘,也就是太子府上的徐良娣昨日诞下了太子殿下的长子,家里头的老太太、太太们欢喜得很,特让厨房煮了些红鸡蛋,遣老身给交好的人家送些来。”

“也沾沾徐良娣和长孙殿下的喜气。”

徐家三姑娘,徐良娣诞下了太子的长子。刘玉真消化完这句话,望着这个老嬷嬷的目光都带着些不同。

“这可真是一件大喜事。”刘玉真有些矛盾,一方面她为徐家感到高兴,但另一方面她的心中隐隐也有一层忧虑,最后只好道:“恭喜恭喜,嬷嬷回去替我转告老太太,该日再登门拜访。”

那嬷嬷得了上等荷包的赏,喜滋滋地回去了,旁边听着的慧姐儿看到刘玉真送走那嬷嬷后叹了口气,不解地问道:“母亲,您这是怎么了?这不是一件喜事吗?您怎么还叹气呢?”

刘玉真看着虽然能干了许多,但是依旧有些懵懂的慧姐儿,解释道:“这当然是一件喜事,我只是突然想到了太子妃,她是内阁首辅的孙女,板上钉钉将来的皇后娘娘。”

“她以后若是也生了一个儿子,那如今的场景就又要重演一遍了。”

不过这也是将来的事,现在想也太早了些,刘玉真也只是突然有感而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