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因为新学校还没建好, 所以这些孩子都是在镇上临时的学校里面上课。

这些临时学校都是以前的办公室,仓库以及荒废的厂房修整出来的。环境可称不上好。但是也能将就。

睡觉的地方倒是临时盖出来的平方宿舍。一个宿舍睡十个孩子。

而且还是那种大通铺。

宿舍这边有请的镇上的老阿姨当生活老师,负责烧水和日常生活中指导孩子。

孩子们还没来, 这些生活老师就把热水烧好了。

边烧水边道,“这么多孩子要来念书, 听说还免学费,吃住都不要钱。这可得花多少钱啊。咱县里可真舍得。”

“听说是市里领导要求的。这钱都是找人贷款的呢。”

“哎哟, 这以后怎么还啊。”

“反正肯定不是让咱还。这也是好事, 钱不也给孩子们花了吗?咱家几个孩子都送来了。”

“政府这么舍得花钱, 看来学知识真是很重要呀, 要不然也不能花这么多钱。跟着政府走准没错,以后还是得送孩子们来上学。”

过了一会儿, 孩子们就都来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入了分配好的宿舍。

砖瓦房的宿舍, 干净明亮的室内环境,都让这些孩子觉得新奇极了。

在他们看来,这里的环境可要比家里的环境好多了。

那些收拾出来的大通铺宿舍,都比家里阴冷潮湿的土房子要好多了。

分配好了住宿的地方和上课的地方,学校又给他们发了书。

好些孩子都是第一次拿到课本, 哪怕是以前在村小学里面上过课的, 也没拿过课本。

这会儿拿到手里, 都高兴的不得了。

这在他们眼里,就是属于他们的礼物。

他们长这么大,都没收到过这么贵重的东西。

“孩子们,课本是我们最好的伙伴, 大家都要爱惜它。它会让你们学到知识, 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

“不要撕扯, 不要乱写乱画。以后上课前, 我都要检查你们的课本使用情况的。”

“当然,如果做笔记是允许的。”

老师们在上面讲着,孩子们坐在下面小心翼翼翻着课本,看着里面的图画,不认识的文字和字母,心里又兴奋又新奇。

这会儿已经完全忘了来之前的那种忐忑了。

发放课本之后,学校没有急着给他们上课,而是开始培训他们如何做手工。

因为这以后就是他们为自己挣学费的手艺了。

吃住,棉被,课本,上学……这些可都是要钱的。

不可能提供给孩子们。

边州没有这样的条件来支持这些。苏青玉也不想这些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想法。

哪怕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好的。

这些手工就很适合。

每天工作两个小时,他们创造的效益足够这些开支的支撑。他们自己也能赚点工钱回去给家里补贴家用,保证家里让他们长期在这里念书。

可能孩子们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了,知道是要来这里干活赚钱的,所以还算乖巧。

哪怕是平时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在这种氛围里面,也很是乖巧。

老师们拿着橡皮筋和毛线示范着,教他们如何将毛线编在橡皮筋上面,编成扎头发的头绳。

还有些是学着穿手串。

稍微大点的孩子,则学着织毛手套之类的。

等他们学会做这些之后,以后每天放学就要工作两个小时。

这些东西做出来,就会先在边州市内销售,余下的也会运送到省城等地进行批发销售。

这些小商品都是日常所需,物美价廉,所以不担心销量问题。

孩子们学习手工的时候,苏青玉也亲自来下面的镇上临时学校视察。

看看开学的情况如何。

她还见到了吴楚华夫妻两人,就是之前在青山五小担任老师和校长的那位知青。

吴楚华如今也是在镇上这临时学校担任校长。

这学校里面可不再仅仅只是二十多学生了,而是分了两百多学生。

开学这两天可忙坏了,但是辛苦却又兴奋着。

看到苏青玉来了,他激动不已,感谢苏青玉为青山农村教育的支持。

苏青玉笑道,“要说支持,还是你们这些扎根农村搞教育的同志支持的最多。没你们的付出,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师资力量。现在学生们入学了,你们的担子更重了。”

“比以前好多了,这里什么都有。以前学生少,可是什么都缺。我们很知足了。”

“等过几天大家熟悉了之后,就会选出班干部来,有班干部帮忙管理学生,工作会更好做。”

苏青玉笑着点头,“孩子们的安全问题也要注意。他们离开家里来这边,什么都不熟悉。”

“我们是规定住读的孩子不能随便出门,要出门也需要打报告才行。十岁以下的孩子打报告也是不能随便出去的。”

苏青玉见他们都有安排,十分满意,鼓励道,“困难只是暂时的,等新学校修好了,统一管理会更好一些。”

吴楚华高兴的点头。

苏青玉很欣赏他这种精神,特意叮嘱他,“你和你爱人也要坚持学习,虽然没参加高考,但是边州也支持教室再教育,现在也要自考,我希望你们也能够追求进步。争取以后还是要有大学学历。咱乡镇小学也是要按照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是不是?”

苏青玉这番话都是给吴楚华一个提醒了。

他之前就忙着孩子的教育问题,每天操心孩子辍学。加上当时在山里信息闭塞,确实也不了解这些。

现在苏青玉一提醒,他也如同找到了未来的方向一般,顿时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十年前刚下乡的时候那样,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的时候。

“苏市长,我会努力追求进步的。谢谢您!”

苏青玉道,“我也是希望你能够进步,然后带着其他年轻老师进步。你们这些教师对边州的未来影响很大啊。这里的学生,可都是边州未来建设的接班人。”

吴楚华顿时感觉责任重大,却也感受到了这位苏市长对他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我明白了,苏市长。”

苏青玉笑着点头。

她也是确实想提拔这位吴楚华。

边州教育系统确实很缺人才。从外面调也不大现实。

能够自己培养当然更好。

能够这么多年扎根农村搞教育,不放弃那些学生,她对吴楚华的品性很信任。

这能力再培养培养也是可以的。

看完孩子的学习环境,等孩子们开饭的时候,苏青玉又去看了大家的伙食。

吃的杂粮混大米煮的米饭。几片肥肉顿一大锅的青菜。

孩子们吃的喷香,似乎大锅饭吃的就是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