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3页)

慢慢说。

其实村民对知青是挺不待见的,当然也不是农村人的偏见,而是原本在桃花村那种狭长的地带,地就少,从建国以后就放开了生育权,村里的人膨胀到巨无比多,一下子村里还多了一群从来没有下过地的城里孩子。

试问谁愿意。

要不是上头有政策,这村民都恨不得把知青给赶回城里去。

可现在又不一样了,换了一块地方,现在种地人手不够了,大家又开始对知青没有那么排斥。

但经历了之前那么多年的摩擦,知青们也愿意抱团,你们不是看不起我们吗,我们也没有必要跟你们多来往。

所以方满仓让苏媛媛去当记分员,明明有那么多人知道是陈巧梅的不对,偏偏没人愿意去帮她的忙。

听说赵曼以前也是村里的知青,苏媛媛睁大了一双溜圆的杏眼,惊讶道:“小赵姐姐你也是知青,你是怎么回城里的,哎呀我都要快累死了,以前就不愿意上学,现在觉得种地更辛苦,我爸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把我捞回去。”

这孩子一看就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可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来下乡?

赵曼看了她一眼:“小苏同志。”

苏媛媛探究的目光盯着她看:“嗯?”

赵曼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没啥。”

苏媛媛的眼睛时不时的往她身上打量着,一会儿看看她身上的的确良衬衣,一会儿有看着她推着的自行车。

等她走后,还听见苏媛媛压低了声音问:“小赵姐是怎么嫁出去的啊?”

赵曼知道她嫁出去的事情,多少会带给知青们希望,因为就在一年前,原主也跟苏媛媛一样,充斥着希望能够嫁出去的梦想。

但是她传奇的人生里面有很多机遇,有些东西是靠自己争取来的,但是大部分时候,机遇也很重要。

回到家属区的时候已经下午六点半。

她把卤肉放进饭盒里,用铁通吊到井底,井底温度很低,能放好几天。

赵曼把卤肉从井里捞出来,随便蒸了个米饭,又从家里打了点泡菜出来,就看见大娃二娃三娃三个孩子从家门口经过。

“大娃。”赵曼叫住了他们:“怎么好久没来这里玩了。”

自从这几个孩子的父亲来了,孩子们一般

是在韩昌君那边住,他也尽量不让孩子们打扰到新婚夫妻。

赵曼知道是什么意思,无非是怕影响到他们。

可她也是真的喜欢三个孩子,曾经当自己亲生的孩子们养着的。

她也不知道是孩子们跟她生分了,还是最近忙起来没有空管他们了,感觉都好久没看见他们。

大娃听见妈妈的声音,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出来:“妈妈,你回来了,我昨天晚上过来没看见你人,就在院子里面玩了一会儿,我们还帮蔬菜给浇了水呢,你没看到吗?”

虽然孩子们的爸爸要他们改口不要叫妈妈了,改叫小赵阿姨,可孩子们叫习惯了改不过来。

反正干妈也是妈,赵曼还挺喜欢听他们喊妈妈的。

赵曼随口问:“我就一天没看见你们了吗?”

她最近可真是忙到团团转,见到孩子们好像跟着亲爸住一起,收拾的也没有以前精神了。

不知道小哥三个被韩昌君叮嘱过,少往这边跑打扰人家之类的,除非韩昌君出任务不在家,孩子们都不在这里过夜了。

二娃这孩子贼精,知道爸爸妈妈现在结婚了。

结婚了就要住在一起,干一些羞羞脸的事情。

以后还要再生弟弟。

生了弟弟以后就不会再稀罕你们了左右你们也不是亲生的。

三娃很紧张的盯着妈妈的肚子看。

赵曼自摸了一把:“三娃你看啥呢?”

大娃二娃已经八岁了,半大的孩子有时候懂事有时候不太懂事,三娃才四岁,而且真心真意的那赵曼当自己妈妈的。

听人说他不是赵曼生的,他还哭过还几场。

赵曼听到这些逗孩子的话真的无语,大人们的恶趣味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进步,看见个孩子就要问,你妈不要你了咋办。

你妈生了弟弟不喜欢你了咋办。

亲生的孩子都挺敏感的,更何况是收养的孩子,她就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被人家这样逗的时候,还能笑得出来。

这三个孩子智商都很高,她其实很怕不正确的引导对小大佬们的心里造成不良影响。

她让孩子们进来:“吃晚饭没有?”

平常孩子们都去军区食堂吃。

军区食堂有补贴,大师傅的水平也不错,一锅小炒肉炒得出神入化味道

很好,要不是家里没票赵曼可以天天吃红烧肉。

最近这段时间孩子们都跟着韩昌君去食堂吃,如果赵曼恰好做了他们的早饭,就会过来吃个早饭。

二娃领着三娃站在一起。

赵曼牵着三娃的小手,在他头顶比划了一下三娃的高度,摸了摸他的头:“……”

孩子们摇摇头。

大娃说:“爸爸今天没在单位。”

也不知道去哪了,韩昌君的这个工作就是这么神奇,来无影去无踪的,经常人就不见了,孩子们就跟无头苍蝇一样。

赵曼:“刚好我蒸了米饭,可能有点少,我捞起来再多煮一点米。”

又对大娃说:“去菜地里掐点小青菜洗干净。”

大娃眼睛一亮,时间仿佛回到了几个月前。

爸爸没有回来的时候,妈妈就会站在院子里跟孩子们说:“你去干啥干啥,他去干啥干啥的。”

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不清楚他们家情况的,吐槽赵曼是个懒婆娘,啥活儿都交给孩子们干。

孩子们楞了几秒。

赵曼:“站着干嘛,站着就有饭吃,还是你们回家了有饭吃?”

她凶一点反而有一股子妈味,孩子们马上动了起来。

二娃习惯性去捡鸡蛋,在后院找了一会儿,让他找到了后院里面没捡出来的十几个鸡蛋。

三娃紧紧的跟着赵曼:“我要跟着妈妈。”

跟个小尾巴一样。

赵曼瞬间变成慈爱又护犊子的老母鸡:“三娃什么都不用做。”

二娃认命的说:“我们已经过了让妈妈宠爱的年纪了。”

赵曼开玩笑说:“你清楚你明白就好。”

二娃更忧伤的叹了口气,年龄可真是硬伤,他跟大娃这个年纪到哪里都人嫌狗厌的,没有小三娃命好,讨人喜欢呢。

“那要不你也变小一点。”大娃揶揄他。

二娃没好气的说:“我好不容易长成大孩子,我可不愿意再当小孩子了,妈妈最疼爱的小宝贝还是让咱们三娃当就好。”

他把从后院鸡窝附近捡来的鸡蛋给清点给了一下:“妈妈,一共有十五个鸡蛋,你是不是好几天没有捡过鸡蛋了。”

以前捡鸡蛋是大娃的活,这孩子心细,特别会管家,鸡蛋交给他准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