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第2/2页)

没有盐了,刚才出去想买上点,结果看见供销社人山人海的全是人,这可咋整?”

现在八月间,晚上降温了可白天还是很热,孙来娣这段时间辛苦瘦下来一圈,刚从外面回来喘着粗气。

“怎么一回事?”赵曼问:“我听说粮店都是人,怎么供销社也都是人?”

她倒是见过前世的人爆抢板蓝根,盐,口罩,抢啥的都有可没见过这世的人也这么狂野。

话说计划经济时代,不是要有票证才能买的么,这些人到底是在家里囤了多少票?

其实他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唐城这边有一个大农场,可除了大农场跟唐城纺织厂,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一切的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东部城市西部的城市运。

书里面的小老二,就是靠着往西部城市倒腾商品,一火车皮一火车皮的往西部拉,拉完了商品的火车皮,回去的时候又拉走一车车的煤。

在那个年代谁能在铁路上批到条子要到一张通往东部列车的火车票,人生就躺赢等着暴富了。

“供销社、卫生所、粮店、菜市场里面全是人,你自己看看就知道啦,抢什么的都有,大家都说唐山大地震,天就要塌下来了,什么都要抢一点备在家里,赵曼你有文化你跟我说说,咱们这里会地震吗,会没有粮食吃吗,我听我奶说解放前海原地震,除了海原县就没有一个活人,所以咱们这里也是可能地震的对吧。”

赵曼收回了心思,跟孙来娣耐心的解释地震的原理。

知道这场地震基本上不会造成天塌地陷,孙来娣也放心了:“说起来可真是惨,咱以后可别住楼房,你说住在楼房里面好几层,万一楼塌了连刨都不好刨,还是咱们平房好,要是地真的晃起来,咱马上跑还来得及。”

“不过嫂子你也不用跟人家一样听风就是雨,总而言之咱们新区也不至于缺东西缺到那样,等过几天,东西从外面运进来了,大家就知道抢东西是多愚蠢的事情了。”

“说起来我就来气,孟来香家里抢走了五斤盐,也不知道买那么多盐她准备做什么,咸死她算了!”孙来娣还在跟孟来香生着气。

赵曼想了想自家好像这些东西从来不缺,原因是她也从

不像孙来娣这么抠门,用一点买一点。

转身从屋里拿出来一包盐给到孙来娣:“多大的事情,明儿我打个电话去市里面问问,看看应急的物资缺不缺,也跟供销社那边说一声,有那种一次性买几斤盐的,还是要控制一下。”

孙来娣还恨恨的说:“就该这样,买盐都要买那么多,不是缺德是什么!”

赵曼想着也是,现在的人可是解放前过日子过怕了的,危机感极强,分分钟觉得会粮食飞涨,好在新社会新国家新气象,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粮食危机。

所有的危机都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

借到了盐,孙来娣总算是有材料可以做饭,扭着屁股回去给孩子们准备晚饭去了。

略一寻思,赵曼觉得还是要给新区做个地震预警急救的宣传。

然后把这个事情跟韩昌君商量了一下。

没想到韩昌君也觉得可行:“你提的这个办法好,咱们有空在广播里面广播一下,现在也基本上察觉不到余震了,但是难保后续还有新的灾情产生,到了年底咱们这里干燥,比如说防火防盗这些宣传也一并做起来。”

说完赵曼也觉得好,转身跟孙来娣商量防火防盗防地震的宣传去了。

从收完玉米到种植冬小麦,中间有一段空闲时间,刚好新区说要搞宣传,村里的人也挺感兴趣的,于是搭了个戏台子,表演起来小品。

大娃负责写剧本,把抗震救灾的事件也写进去,防火防盗的事情也写进去,这事儿过了再半个月,新区几乎所有的人都了解了地震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快到年底家里要注意防火防盗之类的。

大娃写的剧本很好,把比较生涩的记忆点融合到了剧本里面。

再让人演戏演出来,比如说遇到地震应该往哪里躲啦,怎么感知地震啦,天干物燥小心走火啦,打雷的时候千万别站在树底下啦。

最后看过戏的人基本上都能说的出“天干物燥要防火,打雷别往树下躲”这些话。

不光村民喜欢这种宣传方式,有见过听过的还把新区演戏宣传的形式报告到了唐城,专门申请了一笔经费,奖励写剧本、表演的这些人,大娃还因此再一次拿到了二十块钱的剧本写作费用,现在

人家的小金库里面真存了不少钱。

韩昌君不管孩子们这些,鼓励大娃把钱存着。

赵曼就开玩笑说留着以后娶媳妇儿用,大娃羞得硬要把钱塞给她,让她买新衣裳穿。

赵曼说:“等这事儿过去了,妈带着你们几个去唐城给你们买新衣裳,你自己挣的钱你自己随便花。”

大娃就已经想好了要买些什么东西了。

“妈,别人都说我们的戏编的好,你夸夸我哥呗。”二娃说。

“夸你哥,关你什么事?”赵曼心说这孩子八成是想要要吃的,所以来邀功,孩子们的心思你可千万别猜。

“跟我没有关系是没错,可是妈妈,快到了秋天贴秋膘的时候,咱们在草原上养了一年的兔子是不是也可以打了?”二娃问。

“兔子?”赵曼可不记得自己在草原上有养兔子。

“就是就是,年初的时候说不让打的兔子,现在草原上又有老多了,王金问我能不能打兔子。”

“可打兔子的事情干嘛问我,这事儿可是你周爸他们政府给下的命令,要管的可是他们新区政府。”

“可人家说周爸不在,问你就行,你才是咱们新区的老太后,大家都听你的。”二娃说。

“你说啥?”赵曼简直不敢相信这话是从自家孩子嘴里说出来的,这都是什么人在孩子们面前嚼耳根。

她其实知道好多人,以前村里的那些懒人像方文海,陈巧梅这种,现在分了地沾不到旁人的便宜了,到处跟人吐槽说现在新区做主的不是人民,不是政府,而是那个整天在周主任背后出谋划策的赵曼,她就是垂帘听政的老太后。

“来来来,我的乖儿子,你就跟妈妈好好说说,是谁跟你说起来这事儿的,又是谁跟你说妈妈是个老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