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防空洞(第2/2页)

此刻张易霄这么一说,我猛然觉得,此刻我们所处的这条结构严谨,而且还有机关的地道,岂不正是像极了防空洞的结构?

贱嘴显然也明白过来,突然双眼放光,背也不疼了,激动道:“听说防空洞里曾经是用来放武器放粮食的地方,而且有很多防空洞由于被炸塌,所以很多物质都无法转移出来,这地方这么偏僻,没准儿物资什么的都还在,咱们或许可以弄到一两支枪呢?”

我以前也觉得耍枪是件特别帅气的事,但或许是最近半年来枪支见的太多,因此我反而没有贱嘴那样的兴奋感,而是比较冷静的分析道:“要是真有枪,还会等你来捞吗?估计早就被那些和尚处理了,而且这只是咱们的一个猜测,是不是防空洞还吃不准。”

张易霄点了点头,道:“不错,不过如果真是防空洞的话,这地方的出口就肯定不止一个,因为当时为了防止被敌人围困,防空洞的设计,采取的是狡兔三窟的策略,会设计很多隐秘的出入口。”

贱嘴道:“那敢情好,咱们直接从其它出口出去,这样就不怕被和尚逮个正着了。”

这地道十分亢长,也不知通向哪里,如果真要证明它是一个防空洞,就必须找到两个标志性的东西。

第一是居住区,地面上的人们因为抗战而躲到地下,必须会规划出生活居住区,一般这种区域,都会留下一些人类生活过的蛛丝马迹。

第二是物质储备区,一般会设置成隔间,以防止发生火灾等事件,引发连带效应。

这一路上,我们又遇到了两处机关,一处是暗箭,墙壁上有一个个箭孔,只可惜里面的竹剑早烂成了灰,因此什么都射不出来。另一个是‘扎钉’,就是将尖木头扎成一个方方正正的筏子,人躲在后面操控,敌人一进来,筏子就砸下来,将人砸成马蜂窝,只不过那个筏子,同样也烂掉了。

看到此处,我们几乎已经可以认定这是一个防空洞,但与此同时,我想到了一个很不对劲的问题。

张易霄说过,二十一年前,律严寺曾经也毁灭在泥石流中,要知道,律严寺是处于悬崖半空的,如果当时的灾情,连处于半空中的寺庙都受到波及,那么整个清源镇的人,几乎都不可能有生还的几率。

而我们在山外,小文则说,当时还活下来一批人,那批人都是地势比较高,所以幸免于难。

疑点来了,难道他们的地势,比古寺还高?

这显然不可能,那么那批活下来的人,是因为什么原因躲过那场灾难?

我隐隐约约冒出一个想法:他们躲入了这个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