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全家当神棍的日子2(第2/3页)

“我现在先给孩子招魂。”

花盈婆让二老抱着孩子正坐在香案前,她端起那碗井水,又取了一些香炉里的香灰撒到水里,问清楚孩子的生辰八字后开始招魂。

“荡荡游魂,何处留存三魂早降,七魄来临……今请山神,五道游路将军……天门开,地门开,千里童子送魂来,失魂者……生于……奉请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最后一个字音落,花盈婆手指蘸取碗里的水洒向孩子的天灵盖、左右肩膀、手背、膝盖以及脚心几个位置。

这样念咒洒水的步骤重复了三遍,她又从放在香案上的糯米碗里各抓了一小把糯米,用她带来的纱布袋装好,然后将系紧的袋子擦拭孩子的五窍。

“呼——”

做完这些,花盈婆像是散了大功一样,脸上冒出了薄薄一层虚汗。

“魂招回来了,让孩子睡一觉就好。”

花盈婆摆摆手,让老汉把孩子带回房间里去。

“招魂只是最简单的步骤,这块石头不还回去,石头的主人随时都会把孩子的魂叫走。”

花盈婆十分严肃地对老太婆说道,“所以我得把这块石头带回去,借着这块石头留下来的失主的气息与他通灵,石头的主人很凶,我没有把握他会简单收回这块石头,之后我与他很有可能会发生一场恶战,届时即便有黄仙相助,我也会元气大伤。”

“那可怎么办啊?”

老太婆心想,花娘娘要是不能把那恶鬼赶跑,对方岂不是时不时就要找上她的孙女子。

“花娘娘你可要帮帮我们啊,我们绝对不会让你吃亏,这样吧,我再加二十块钱和一只鸡给你补身子怎么样?”

老太婆主动提出了加价。

“这……”

花盈婆有些犹豫。

“罢了罢了,看在你真心敬重黄仙的份上,我就帮你这一次吧。”

花盈婆指着堂屋上几幅泛黄的保家仙图像,最终还是无奈地答应了。

她眼底的笑意,遮掩的极好。

最后老太婆急匆匆地回屋拿了七十块钱过来,至于承诺的两只鸡和一只鸭还有五份糕饼她明天再一块拿过去。

“孩子失了魂,醒来后身子骨会比平时更虚弱,记得给他弄点滋补的东西。”

花盈婆拿着钱,叮嘱了两句后就离开了。

原本围绕在男孩身边的那团阴云见花盈婆拿着黑石离开后瞬间变得狂暴了,在一阵乱窜后它们似乎做出了选择,抛下了床上的孩子,选择跟在花盈婆身后离开。

没一会儿,小男孩身边的灰气就变得微不可见了。

“老婆子你快来看看,咱孙女子的脸色是不是变好了。”

房间里的老汉欣喜地叫道,老太婆还心疼自己许出去的钱物呢,听到老伴的呼喊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迈着小碎步冲到了孙女子的卧室。

“是好了,是好了!”

老太太欣喜地用手背掖了掖孙子的额头,原本有些烫的体温好像也降下去了。

“这花娘娘可真神了,明个儿送东西过去的时候咱们再添两个肉罐头吧,花娘娘家的闺女可爱吃了。”

还能有什么东西比自家子孙性命更重要呢,老太婆也不心疼钱了,还准备多加点东西,这样一来,花娘娘在帮她孙子驱除邪祟的时候也能更用心些。

“应该的,应该的。”

老头不断念叨,今天晚上发生的一幕幕都让他大开眼界,以后他再也不说村里女人相信啥子神婆是发神经了。

这花娘娘,可真神哩!

******

“哈哈,又赚了七十块钱,还得了几只鸡鸭,明天就杀一只给宝煲汤喝。”

花盈婆借着月光数着手里的钞票,七十块钱有十块的面值,也五块两块一块的小面值,捏起来厚厚一沓呢。

她用舌头舔了舔手指,边走边数起了钞票,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跟在她身后,试探着想要钻入她体内的那团黑气。

没错,这个将两个老人甚至绝大多数当地人糊得一愣一愣的花娘娘根本就没有什么与黄大仙通神的能力,她只是一个靠小聪明坑蒙拐骗的神棍罢了。

当年她在小阳岗活不下去了,干脆扎进了深山里面,她的养父是猎户,她跟着对方也学了一些打猎的本事。

那几年,她在山里靠树皮草根生活,偶尔抓到一些小动物,怕人发现也只敢生吃,好几次,她都差点因为误入野兽的地盘而丧命。

盛无坤是她在山上认识的,别人都以为盛无坤是她七八年的时候从外面带回来的,其实早在那之前,他们已经开始了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生活。

他们这里是山地,最高的那座山有近2600米,恐怕当地最年长的人都忘了,那座山上曾经有一个道观,在战乱四起的年代,道观里所有的青壮年都下山援军了,只留老人躲在了山中,开始避世。

下山的孩子都没有回家,老人也一个个死去,直到四八年的某一天,一个大着肚子的女人跑到了深山里,敲响了那座封闭了多年的道观的大门。

那个时候,道观里只剩下最后一个老人,而那个女人在叩响门环后就没了气息,老道人甚至还没来得及问她叫什么名字。

盛无坤是老道剖开女尸的肚子取出来的孩子,也是他命大,那样孱弱的身子靠老道喂的一些米粥活了下来,从此在道观里和老道相依为命。

老道告诉他,山下在打仗,到处都在死人,他的那些师兄下山救世十多年了,一个都没有回来,也不知道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还属不属于他们自己。

在道观里的那几年,老道教他认字,还准备传授他道法,可惜没等他入门,老道就寿终正寝了,又逢旱灾,他和老道开垦的几亩地都没了收成,盛无坤狠狠心,干脆收好老道留给他的一些东西,离开了道观。

因为老道从来没有带他走过下山的路,盛无坤很快迷失了方向,从那座山走到了另一座山的深处,两个孩子就这样在深山里相遇。

盛无坤从花盈婆的嘴里得知战争已经胜利了,至于他的那些师兄们为什么没有回来,或许是因为路远,或许是因为他们喜欢上了世俗的生活,又或许……

他知道前两者的可能性极低,再怎么远的路,不至于一点音信都没有。

在深山里,花盈婆给盛无坤讲山下的事,盛无坤用老道留给他的那些书教花盈婆认字,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了。

可总在深山里住着也不是一件好事,山里没有布料、没有鞋子,这里只有很多威胁他们性命的猛兽。

在旱灾过去的第一年,花盈婆看着漫山抽芽的树枝以及被雨水重新填满的山涧,她知道,他们下山的时机到了。

村里人以为被黄鼠狼叼走的家畜是花盈婆和盛无坤偷走的,他俩在山上因躲避猛兽练就的灵活身手足以让他们不着痕迹地做到这一点。